謝宏新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湖北 孝感 432100)
高職口腔醫學生臨床實習階段困境及對策
謝宏新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湖北 孝感 432100)
通過對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實習學生、帶教教師展開調研,了解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學生臨床實習現狀,分析學生臨床實習陷入困境的原因,就附屬醫院建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實習教學醫院共建、實習學生管理等方面提出相應對策,以期提高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學生臨床實習效果。
高職;口腔醫學;臨床實習
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在經過兩年校內學習后進入醫院,以實習醫生身份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臨床實習,通過臨床綜合訓練,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掌握口腔臨床常用的診療技能和操作規程,具備對常見、多發疾病初步診治能力,并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為畢業后獨立開展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1]。臨床實習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過程,實習效果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口腔臨床工作對動手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并且大量的專業操作只有通過長期的訓練和規范的實踐才能掌握。因此,教學醫院應選擇具有一定規模的??漆t院或二甲以上綜合醫院,而且口腔科要有優良的師資、先進的設備、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一定的就診患者,才能滿足口腔臨床教學需要。然而,調研發現,一些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陷入了困境,嚴重影響了實習效果,也給實習醫院帶來較多困擾。本文對此進行了調研,以期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為了解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實習質量,2012—2013年,筆者分別對湖北兩所高職院??谇会t學專業2009級、2010級實習結束的382名學生分批進行了交流座談,并讓學生填寫自制的等級評定表,共收回322份。學生實習結束后,同期走訪26家協議實習醫院,訪談參與臨床帶教的醫生117人,聽取學生實習期的綜合表現,并讓帶教教師填寫等級評定表,共收回有效評定表113份。按很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4個等級進行評定,滿意率為選擇“很滿意”與“滿意”的人數除以總人數,其結果代表對實習學生或實習效果的認可度。將兩類評定表整理歸檔,結果見表1、表2。分析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將整改措施反饋給帶教教師和學生,并研究下一步如何合理地開展理論與實踐教學,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從表1、2可以看出,實習學生對臨床實習各項結果滿意率較低,反映出實習效果不佳;同時,帶教教師對學生實習綜合情況滿意率也不高,表明實習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師生滿意率均不高,體現出學生實習階段陷入了困境,如不找出原因,及時化解,將嚴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聲譽。
表1 實習學生對臨床實習情況的評價(n=322)
表2 帶教教師對學生實習綜合情況的評價(n=113)
2.1高職院校自身缺乏較成熟的專科教學醫院,缺乏與實習相銜接的臨床見習
由于擴招,高職醫學專業招生持續升溫,學?;A設施,實驗、實習條件難以同步改善,特別是自身缺乏成熟的大型附屬醫院,給臨床見習、實習帶來極大困難,不得不將社會醫療機構作為教學醫院,以完成臨床見習、實習。這種模式客觀上為醫學院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醫學教育規模擴展與臨床教學資源匱乏的矛盾,教學醫院也在與醫學院校合作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價值和美譽度。但由于這些教學醫院帶教教師往往缺乏較強的帶教能力、動力與責任心,給學生臨床實習帶來負面影響。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實踐性強,臨床實踐中對操作的熟練性和規范性要求較高,必然對實習帶教教師要求也高,而絕大多數綜合醫療機構口腔科規模小,技術力量相較其他科室薄弱,帶教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培訓,缺乏實踐教學的相關經驗,導致學生難以完成規定的實習項目。此外,學生缺乏與實習相銜接的臨床見習,對工作崗位不熟悉,實習后,對工作環境感到陌生,對臨床工作流程不了解,需要很長時間調整和適應。
2.2 帶教教師能力與責任心不強
雖然實習教學醫院與醫學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承擔了一定的教學任務,但實際上,在以醫療服務為主要工作任務的環境下,整個醫院難以形成真正的教育教學氛圍,從領導到員工,教學觀念、教學意識淡薄。教學對醫院而言只是一個附帶任務,對教學質量缺乏有效的監督,沒有視其為一種責任或者職責[2]。因此,對教學軟硬件的建設和管理均落后于醫療服務,教師教學意識淡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再之,教學醫院口腔科大多規模偏小,設備材料更新慢,部分醫院所開展的業務甚至落后于高職口腔醫學專業的實習計劃項目。同時,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帶教工作在很多醫院成為一種義務性工作,與醫務人員的績效考核沒有掛鉤,缺乏約束和考核機制。
2.3 人才培養模式落后,專業實踐不足
高職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相對高職其他專業而言,既有相同的職業教育特點,又有其特殊的教育規律。一些高職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落后,教學內容的實用性、針對性不強;辦學實力不強,缺乏有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及實訓條件,學生實踐技能訓練少,缺乏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導致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差。同時,實習醫院教學制度不健全,帶教教師由于擔心醫療糾紛,往往不敢讓學生動手;也有些帶教教師因工作繁忙,無暇指導實習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實習操作機會越來越少。
2.4 學生學習能力與自制力較差
實習學生普遍自覺學習意識不強,缺乏主動學習精神。學生在醫院實習期間,遠離教師和父母,學習完全依靠個人的自覺性。走訪得知,有部分學生紀律意識差,經常遲到、曠工,難以管理,嚴重影響了學校及實習學生的形象,也導致帶教教師缺乏帶教動力和信心,影響了學校在社會上的聲譽。
3.1 改善教學條件,建設附屬醫院
高職院校附屬教學醫院是醫藥衛生類學科持續健康發展的可靠保障,是培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重要基地;附屬教學醫院是學校的一張名片,由于直接服務社會,必將成為獲得社會對學校、對人才培養質量認可的重要載體。設備優良、技術精湛的附屬醫院,讓臨床醫師、專職教師實現崗位互動,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人才培養工作,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同時,方便學生學習階段的實訓及見習,盡早認識自己的崗位工作,激發學習動機。一些國內學者認為,口腔醫學教育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以仿頭模型為手段,加強臨床實習前操作訓練,使學生的操作更貼近臨床實際,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3]。
3.2 更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設置、教學方法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提倡“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崗位、反復接觸臨床”理念,在課程設置上體現口腔專業教育全程化的特色;探索“兩綜合、兩遞進、兩轉變”的實踐教學模式,即把單項基礎技能訓練與臨床綜合技能訓練相結合,單項專業課程學習與綜合專業課程學習相結合,循序漸進地完成單項技能訓練向綜合技能訓練的遞進、單項專業課程學習向綜合專業課程學習的遞進;實踐教學始終圍繞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開展。在實驗條件上,增加投入,完善實訓設施,保證實訓效果,重視臨床見習,大幅度增加口腔專業課時,主要用于操作技能訓練、臨床見習、臨床病例討論等,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知識綜合分析、判斷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4]。完善監督與考評機制,引入多元化人才培養質量考評辦法,考評結果結合實習單位、用人單位、學生家長意見,尤其注重社會評價。
3.3 加強與實習醫院聯系,主動培訓,提高帶教教師教學能力
學校加強與實習醫院的聯系,邀請臨床一線專業人員參加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聽取醫務人員的合理化建議,鼓勵他們全程參與臨床教學。此外,學校還要定期舉辦醫院教學研討會,針對臨床教學和實習帶教中存在、發現及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專項研討;通過師生交流的形式,解決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實現校院雙贏。
3.4 加強對實習學生的管理
學生實習前,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講解實習注意事項,細化各項流程,強調實習紀律,簽訂責任書,指定實習負責人。學校組織專人定期到各教學醫院巡回,及時與醫院教學管理機構及帶教教師溝通,組織學生座談,了解其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嚴肅處理違紀學生,對師生雙方的意見和建議相互反饋,共同促進,共同提高。
[1]張少華,黎祺,陳建剛,等.三年制口腔醫學專業設置基本標準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4):5-6.
[2]郭躍偉,白國強.地方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師資培訓新體系構建的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6):1112-1114.
[3]謝廣平,孟祥勇.基于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的口腔修復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34(1):113-115.
[4]周勤,劉慶國,韓銀淑.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課程新體系的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4):145-146.
G424.4
A
1671-1246(2014)17-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