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靜,祁麗芬
(臨澤縣婦幼保健站,甘肅 臨澤 734200)
中藥調理結合心理干預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效果研究
趙文靜,祁麗芬
(臨澤縣婦幼保健站,甘肅 臨澤 734200)
目的 調查應用中藥調理結合心理干預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128例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64例,A組實施中藥調理及心理干預治療,B組實施單純性激素治療。結果 治療后,A組血E2水平明顯升高,血FSH、LH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B組治療前后無顯著性差異。SCL-90評分,A組治療前后有顯著性差異,B組治療前后無顯著性差異。結論 中藥調理結合心理干預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效果優于單純性激素治療。
圍絕經期綜合征;中藥調理;心理干預
圍絕經期是指女性從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的生理轉化時期,婦女在這一時期會出現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癥候群,如月經紊亂、情志異常、潮熱汗出、眩暈耳鳴、心悸失眠等,中醫學稱之為“經斷前后諸征”,西醫學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1]。
隨機選擇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站更年期門診或婦科門診就診的40~56歲婦女128例,平均年齡(48.13± 4.91)歲,有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既往無精神病病史,無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史。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中藥調理結合心理干預組(A組)與單純性激素治療組(B組),每組64例。對調查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兩組年齡、癥狀及健康狀況等基本條件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根據兩組不同程度的潮熱汗出、泌尿生殖癥狀及精神神經癥狀,A組實施中藥調理及心理干預治療,B組實施單純性激素治療。
2.1 中藥調理法
應用自擬更年調理方:I號方主治:烘熱、汗出、口干心煩,怕冷怕熱,情緒急躁,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舌質暗紅,脈弦細(方藥:黃芩10 g,黃連6 g,當歸15 g,川芎6 g,赤芍12 g,生地15 g,女貞子20 g,旱蓮草20 g,桑葉6 g,菊花10 g,腎陽不足加仙茅10 g,仙靈脾10 g,補骨脂10 g);II號方主治:月經紊亂,或崩中漏下、多少不定(方藥:菟絲子30 g,白芍15 g,當歸30 g,黃精30 g,山藥20 g,云苓15 g,荊芥穗3 g,柴胡6 g,女貞子15 g,旱蓮草15 g)。
服用方法:每日1劑,加水濃煎成約300 ml,早晚分兩次服,10~15天為1個療程,視病情緩解程度,治療2~3個療程不等。
2.2 心理干預
包括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及自我心理保健宣教。具體方法:提供優雅、溫馨、安全的咨詢環境,態度和藹、誠懇、友好,面對面交談,采用共同參與模式,取得患者信任,在交談中多用安慰、鼓勵性語言,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圍絕經期女性的生理變化,引導她們正視現實,糾正諸如“絕經即絕欲”等錯誤觀念,重返健康心理。治療后定期隨訪,隨時掌握患者心理及軀體癥狀變化,對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和表揚,對心理障礙改善不明顯者,幫助分析、尋找原因。此外,在日常宣教中提倡婦女做到以下幾點:(1)保持平衡心態,樂觀處世;(2)靜心養心,保持健康的心理行為方式;(3)積極處理各種人際關系;(4)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合理安排娛樂項目;(5)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2.3 單純性激素治療
(1)對尚未絕經的患者,口服0.625 mg結合雌激素片(倍美力),每日1次,口服10天后,口服8 mg醋酸甲羥孕酮,每日1次,總療程為21天;(2)對絕經兩年以上的患者,口服0.625 mg結合雌激素片(倍美力)和2 mg醋酸甲羥孕酮,每日1次,總療程為21天。已閉經者先用醋酸甲羥孕酮7~10天,從出現撤退出血的第5天起開始周期治療,無出血者從停藥的第10天起服藥[2]。治療前常規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治療期間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乳腺檢查,B超監測子宮內膜變化,并且與用藥前進行比較。
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軟件、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兩組治療前后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3.1 激素水平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比較(±s)
組別 PRL(ng/L)A組B組例數 時間 E2(ng/L)29.70±12.650 116.34±37.200 30.50±11.480 88.78±27.250 64 64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FSH(IU/L)75.23±12.35 40.52±17.23 77.65±11.23 59.41±15.16 LH(IU/L)74.12±20.33 40.09±10.68 71.21±19.24 55.63±16.33 6.42±1.12 6.95±2.86 6.03±1.09 5.96±2.05
兩組E2及FSH無顯著性差異;A組治療后血E2水平明顯升高,血FSH、LH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1)。B組治療后血E2水平較治療前有所升高,血FSH、LH水平有所降低,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
3.2 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CL-90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CL-90評分比較(±s,分)
組別 治療后A組B組例數 治療前64 64 45.26±7.85 44.79±8.23 18.28±3.69 38.25±6.98
兩組治療前SCL-90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A組治療前后差異有顯著性(P<0.01),B組治療前后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果表明,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存在障礙,通過中藥調理結合心理干預,心理和精神癥狀顯著改善。
4.1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在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過渡時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改變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候群。以往認為圍絕經期綜合征是一種雌激素缺乏性疾病,近年來,據有關文獻報道[2],其與神經內分泌變化、免疫功能改變、心理社會因素有關,認為雌激素、孕激素的替代治療能夠有效改善部分軀體癥狀,但不能有效改善抑郁等情緒問題,且存在一定風險[3]。
4.2 中藥調理
中醫認為圍絕經期綜合征系絕經前后腎氣漸衰,天葵將竭,沖任脈虧損,精血不足,臟腑失于濡養,陰陽失調所致,腎虛為致病之本,腎及心肝陰虛火旺為主要病機。滋陰補腎,溫腎壯陽的中藥治療可調補陰陽,調整內分泌失調,保持機體各方面相對平衡,減輕或緩解圍絕經期癥狀,且無明顯毒副作用,療效確切、持久。
4.3 中藥調理結合心理干預
中藥調理結合心理干預療法越來越受到醫務人員的關注,期望可以通過傳統醫學調理及心理干預來改善圍絕經期癥狀,從而避免長期使用性激素治療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3]。
[1]尤昭玲.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2]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3]楊淑臻,楊志麗.圍絕經期綜合癥激素替代療法的利與弊[J].交流園地,2008(7):174.
R246.3
B
1671-1246(2014)17-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