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靜敏
民營企業如何實現新的跨越
文/王靜敏
民營企業能不能打造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升級版,決定著行業發展的前途和方向;在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中,民營企業能不能再創新優勢、實現新跨越,決定著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支柱產業的地位和作用。在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進入提質增效、加快轉型關鍵之時,民營企業在激發行業經濟活力中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只有改革、升級才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為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改革創新,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以市場、資源的集約和生態環保為支撐,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動力。
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要深刻認識增長速度放緩的客觀性和必然性,改變長期以來在高速增長條件下形成的企業發展理念,站在打造石油和化工升級版的高度、以更寬廣的視野來謀劃企業的發展戰略。
一是要認真研究、及時調整企業的發展模式。通過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管理變革,提高資源整合能力,強化企業管控和風險管理,積極培育優良的企業文化,向社會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加快企業從量變向質變的轉化,提高企業發展的質量與效益,利用民營企業的自身特點和經營優勢,努力打造各自的轉型升級版。
二是要認真審視、科學優化企業的經營模式。我感到,民營企業在中速增長的經濟環境下,要向習慣于長期低速增長的歐美企業學習。他們依靠的不是要投入和市場擴張,而是企業內部生產與服務的滲透與融合,依靠技術創新和管理提升,使生產、研發、采購、儲存、物流、營銷、服務、融資等,都成為產品價值的重要來源,價值鏈越長,增加值越高,使企業從速度增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投入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三是要克服“等、靠、要”的心理。從我們聯合會的調研情況看,大多數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對增速放緩是比較理性的,不贊成為實現短期目標而采取大規模刺激政策。但也有不少企業懷有“等、靠、要”的心理,希望再次依靠政府的刺激政策走出困境,這種判斷是危險的。應該看到,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既有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退出、世界經濟低迷的原因,也是中央宏觀經濟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所以把“十二五”年均增長率定為7%,就是為了給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形成倒逼機制,給產業升級留出足夠的空間。我們必須對經濟轉型的緊迫性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克服無所作為的“等、靠、要”心理,重新審視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增長模式。
民營企業要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優化升級。
“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方略,也是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改革發展的主旋律。必須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優化資源配置,淘汰落后產能,通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石油和化工企業,提升中國在全球石化市場的話語權。
一是要努力化解結構性產能過剩。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石油和化學工業的供需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產能過剩對行業的影響進一步凸顯,許多產品銷售疲軟、價格下滑,企業效益銳減,甚至全行業陷入虧損。前幾天聯合會發布了一份《石化行業產能過剩預警報告》,問題的嚴重性令人堪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如果現在不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將來付出的代價必然更大”。民營企業必須堅持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結構調整的重點,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主動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堅決遏制產能的盲目擴張。
二是要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在石油和化學工業中舉足經重,加快推進其轉型升級是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要充分利用當前國際市場低迷的現狀,轉變傳統增量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強化需求導向,加快推進兼并重組,有效整合內部資源,盡快從傳統產品制造商向綜合服務提供商轉變。要鼓勵民營企業跨國發展,支持傳統產業集群式“走出去”。要加大信息化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和管理決策效率,增強民營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三是要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今世界,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就是爭奪未來發展的主動權。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要順勢而為,把握政策導向、借助政策支持,結合現有產業特征、技術儲備、研發優勢、市場需求等實際,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爭取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高端專用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節能環保等方面有大的作為。但切忌盲目跟風,一擁而上。
四是要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科技創新是生產力發展的首要因素,創新驅動是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要在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上舍得投入。我們聯合會將圍繞重大創新需求搞好服務,做好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的協調、組織,爭取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同時做好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的申報協調,組建一批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進一步完善行業科技獎勵制度,推進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裝備技術交流和推廣。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有什么成果、有那些需求、需要什么幫助,都可以和我們聯系,大家共同努力,真正發揮技術創新在行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民營企業要加強安全環保,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霧霾的出現就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要緊繃節能環保、安全生產這根弦,為治理環境污染做出應有的貢獻。要積極參加聯合會倡導的責任關懷活動,認真組織培訓,搞好自我評估,爭創責任關懷先進企業和優秀個人。要積極參與“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今年我們將擴大產品發布范圍,增加指標發布數量,提出能效提升路線圖。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搞好資源綜合利用,推進企業清潔生產。以綠色低碳作為創新發展的基本要求,配合全社會打好環境治理的攻堅戰。
化工生產是一個高危的過程,具有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風險,安全生產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行業自身形象的大事,必須作為首要問題來抓。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強化安全生產措施,保障企業員工與社會公眾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堅決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
民營企業要加強知名品牌和企業形象建設。
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和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是提升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軟實力、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名牌企業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形象,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可以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大大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
一是要加快制定品牌發展戰略。在國際知名品牌研究機構每年頒發的全球品牌100強中,還沒有一個來自中國的品牌。我們要奮起直追,把品牌建設提升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通過研發核心技術,改進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搞好售后服務等,不斷提升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要加強商標、商號的注冊和企業商譽的保護,積極推進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注冊與宣傳。
二是要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強化企業的正面形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石化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既要突出自身的個性,也要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建立具有多樣性、包容性特點的開放性創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加強社會責任文化建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共塑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良好形象,共享石化產業的現代文明,共建環境友好的美麗中國。
三是要高度重視合規經營。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違規經營是第一大風險。要在全行業牢固樹立“合規促發展,合規創價值,違規是風險”的理念。我們的民營企業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認真履行合同制度,嚴格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堅決抵制商業賄賂。做到人人講合規、處處顯合規,鑄牢企業發展的基石。
(作者單位:石化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