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臨 之
日前參加石化聯合會一個 “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才意識到 “十三五”已經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前所未有。世界經濟增長格局、國際產業分工、全球投資貿易規則、能源資源版圖、地緣政治環境等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如何在 “十二五”如期完成預定的規劃指標?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更好地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這個行業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石化行業應該站在哪一個角度來思考 “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問題,現在提出來一點都不早。
首先,我們要全面回顧和梳理 “十二五”規劃的執行情況,把十二五規劃中一些重要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看看哪些重點項目哪些完成了哪些沒完成。特別是要把 “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情況作一個統計分析。特別是一些能耗高的行業,要分析節能減排的情況、差距。每個細分行業還有哪些改革紅利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還要站在改革的視角上,分析石油和化工行業目前所處的位置,搞清楚石油和化工行業還有的比較優勢。比如說,中國化工行業目前在世界上排行老大,這個大就是優勢。以前化工行業是短缺行業,而現在什么產品都過剩。要分析產能過剩的因果關系和解決之策。行業目前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是在編制 “十三五”規劃時重點研究的課題。
再有,在我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加劇的條件下,如何更好地實現創新驅動,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是 “十三五”規劃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比如,新型煤化工的發展是建立在先進技術處在世界的領先地位。由于煤化工的發展使我們國家原料結構發生了變化,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我們的煤化工發展都是大投資,那么對未來化工發展帶來了沖擊和帶動作用有哪些?對煤化工的發展趨勢怎么看?做一個什么樣評價?要認真加以研究。
另外,對于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等問題,“十三五”需要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我們行業發展這么多年了,已經融合了很多關鍵技術,才使我們的行業向前發展。現在要在項目技術上能夠得到支撐,而且可以很快就上去。裝置的大型化提升了我們的發展,但是也帶來了一些不能回避的問題。像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問題、行業面臨生態文明、節能減排的壓力大的問題,以及處理好存量和增量的關系問題等,都要在編制“十三五”規劃時認真考慮,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