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慶
(廣州市綠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前進, 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更大,對業主方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戰。近些年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許多企業經濟效益降低,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促使企業在項目成本管理方面必須進行改革, 便于通過降低工程成本達到提升企業效益的目的。盡管制定了許多成本管理的措施,但仍存在諸多漏洞,沒有達到既定效果。
成本管理需要全員參與。 業主方不能簡單的認為,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只是施工方的責任, 只要把好最后的成本核算工作即可。隨著我國建筑領域內的市場經濟化,建設工程的成本管理已經成為業主方、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三方面的共同管理,其中業主方的成本管理工作已成為主導工作, 業主方要清醒地認識自身的管理直接關系著工程質量。
建設項目的成本管理直接關系到建設工程的經濟效益,需貫穿于項目的整個過程。但是由于成本管理制度上不夠完善,缺乏成本管理的相關專業人員,工程各個階段的成本預算、工程變更的成本核算、施工監管上存在諸多問題,使得工程成本遠遠超過預算。特別在是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中,容易發生工程量的變更,成本管理難度較大。
業主方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聘用的人員專業素質不過硬,許多人員濫竽充數,使成本管理效率極其低下。 比如配置的管理人員不懂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無法與施工人員進行溝通,不能對建設工程進行有效控制,給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帶來不利影響。業主方由于管理制度上的混亂,造成相關管理人員的權責不夠明確,許多管理工作可能出現重復,降低了管理效率。 管理信息上不能快速交換,管理人員相互推卸責任,難以調動積極性,使項目成本管理工作難以展開。 比如施工過程中,業主方的管理人員由于缺乏責任心,長期不在施工現場,無法對施工現場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業主方在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 一方面不相信監理單位,沒完全授權監理單位, 另一方面業主方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大包大攬,大事小事一手抓,不僅加重業主方管理工作量,而且降低了成本管理效率。 有些業主方繞過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進行現場監督,僅僅將施工方作為自身在施工現場的代表,利用監理費用要求監理方完全按照建設方要求進行工作, 造成監理方的監理工作達不到公平公正的效果,失去了監理工作的意義。因為建設方沒有賦予監理方相關權利, 使得監理方的職責不夠明確,監理方工作不能順利展開,成為了業主方的傳聲筒,只是簡單地將業主方的要求傳達給施工方, 同時將施工方的要求傳達給業主方,監理方的工作僅僅只是傳話而已,未能充分發揮監理方的作用。
建設項目工程的管理工作,最終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證建設工程的質量。在保證建設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業主方采用各種合理科學的管理措施,對建設工程的進度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但是業主方在建設工程的進度控制實際管理上,仍存在著諸多漏洞,比如業主方為節約成本,不顧實際施工環境及條件, 對施工方提出不合理的加快工程進度的要求, 這樣極容易引發質量安全事故, 反而不容易控制工程進度,達不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施工前的準備階段,對施工場地的征地、拆遷工作安排不夠合理,拖延建設工程的進度,許多問題沒能得到解決,影響后期施工,增大了施工成本的支出。 由于施工過程中,工程實際施工與設計不相符,需要變更工程量,很可能使得工程量增大,加大了施工方的施工難度,不僅對建設工程的整體進度產生不利影響,而且相應增大工程成本。
業主方必須制定符合建設工程要求的、具有實際操作性的人事成本管理制度,而且落實到位。對相關管理人員的選擇必須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并從制度上明確相關管理人員的權責,防止管理工作的重復、管理人員不到位等現象,提升成本管理效率。同時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教育,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比如成本核算人員專業素養必須達到相關要求, 做到相關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提升成本管理效率。
有效的成本管理關系著建設工程最終的經濟效益。 針對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應結合工程實際制定詳細、合理的成本管理計劃,明確相關成本管理人員的責任。管理人員應編制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明確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目標,做到資金利用的最優化。同時加大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加強施工階段的成本預算工作,降低建設工程的成本。
編制嚴密的合同,防止施工方由于工期緊等各種理由進行各種索賠。 所以,在合同中要明確合理的施工工期、工程材料價格標準、工程量變更標準等信息。 強化材料成本管理,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取得比較滿意的材料價格。 大力實施材料報價機制,施工方要將材料的各種信息及時通報業主方,比如材料用量、時間、價格等,并共同制定合理的材料進場計劃。相互監督,防止材料流通環節出現紕漏, 做到材料用量與施工現場材料最優價格的有效結合,有效控制建設工程成本。 同時關注新型材料,在嚴把質量關的基礎上, 盡量選擇成本低、 符合建設工程要求的材料。 施工過程簽證是業主方與施工方經過商定,寫在合同內的確定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費用、經濟索賠等的憑證。 現今,許多施工現場內的簽證制度沒有嚴格執行,工程成本核算不夠準確,造成業主方不小的損失。 所以,業主方要強化簽證管理工作,施工人員必須積極配合,按照合同要求執行相關程序、管理制度,保證簽證內容與實際情況相匹配。
業主方是建設工程成本管理的總組織者,在整個管理工作中居于主導地位, 業主方的成本管理成效將對建設工程的經濟效益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在未來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必須從法律和制度上進行規范,結合相關成功的管理經驗,依據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更好地為建設工程成本管理服務,從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1]陳錦勝,王峰.淺談建設業主如何做好工程項目管理[J].科學與財富,2010(9).
[2] 謝旭東. 淺談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J]. 山西建筑,2007,33(8):257-258.
[3]楊洪麗,東培裴.淺談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