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紅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 100102)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多見于中老年人,是以膝關節骨及軟骨的退行性變繼發骨質增生的慢性關節疾病,臨床上以膝關節疼痛、變形和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并且癥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加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病率和患病率較高。目前除少數患者因進行性加重或嚴重功能障礙需要手術治療外,大多數患者可通過藥物、物理因子和運動療法等綜合康復方法得到有效治療。
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6月,采用微波配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15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疼痛明顯患者300人,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68例;年齡40~70歲。
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采用微波配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治療組),另一組采用一般針灸治療(對照組)。
兩組病例間性別、年齡、病程、病情輕重、證候等各項指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采用美國風濕病學會1995年制定的診斷標準:①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②X線片示骨贅形成。③關節液檢查符合骨性關節炎。④年齡≥38歲。⑤晨僵≤30min。⑥有骨摩擦音。⑦有骨性膨大。滿足①+②條或①+③+⑤+⑥條,或①+④+⑤+⑥條,或①+⑥+⑦條,或①+④+⑦條者可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評價標準:采用視覺模擬評分系統(VAS評分):患者根據自身疼痛程度在0~10中挑選一個數字代表疼痛程度。0分:無痛;3分以下:有輕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漸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影響食欲,影響睡眠。
納入標準[1]:具有上述典型癥狀,VAS評分≥4分且自愿接受治療者,可作為試驗病例納入。
病例排除標準[2]:①年齡40歲以下或70歲以上。②合并心血管、肺、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③VAS評分<4分者。

表1 兩組病例一般資料對比(例)
兩組病例一般資料對比顯示兩組性別、疼痛程度等各項指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年齡對比(例)
兩組病例一般資料對比顯示兩組年齡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體重指數對比
兩組病例一般資料對比顯示兩組體重指數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①采用日本進口微波治療儀,輸出功率1~200W。根據治療需要選擇適當的輻射器置于膝關節周圍,調整輸出功率,以患者有溫熱感為度,每次15min,每日1次。②繼而用北京本奧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BA2008-Ⅲ型離子導入機,在病變部位用中藥離子導入。選用當歸15g,紅花10g,乳香15g,沒藥15g,艾葉15g,伸筋草20g,杜仲20g,雞血藤25g,路路通10g。加水2 500 ml,水煎濃縮至800 ml備用。取藥液浸濕藥墊,將藥墊敷貼于患處,每次通電30min,每日1次。
對照組:采用一般針灸治療,每日1次。疼痛劇烈時可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
上述治療方法7d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3d,均治療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在治療過程中,不得使用其他藥物或治療方法。
療效判定標準[2]:臨床痊愈:疼痛等癥狀消失,VAS評分減少≥95%;顯效: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70%<VAS評分減少<95%;有效:疼痛等癥狀有所減輕,30%<VAS評分減少<70%;無效:疼痛等癥狀無改變,VAS評分減少<30%。
兩組病例一般資料對比見表1、2、3。
兩組病例總體療效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病例總體療效比較
兩組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總有效率差異明顯(P<0.05),治療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病率和患病率較高,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這一問題也越顯突出。國內有關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率的報道:上海市閔行區報道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率51.79%[3],汕頭澄海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率10.7%[4],北京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率11.1%[5]。年齡增大、女性及體重超重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在很多相關研究有報道[6]。
骨關節炎屬于中醫學“痹證”范疇,臨床稱為“骨痹”。《內經》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歷節痛,不可屈伸”,近似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特點。《證治準繩》記載的“上下腿細,唯膝為大,形如鶴膝”的“鶴膝風”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后期膝部腫大、股脛萎縮的特點頗為相似。對于“骨痹”的病因,《證治準繩》認為膝痛“有風,有寒,有閃挫,有瘀血,有痰積,皆實也,腎虛其本也”,其病機如《正體類要》序中所述“肢體傷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由于長期損傷積累或外傷導致關節積血,瘀而化熱,濕熱相持,使關節發熱脹痛,筋肉拘攣,關節活動受限,形成急性滑膜炎,嚴重者使關節變形,如不及時處理,可發生滑膜增厚、關節內粘連和軟骨變性破壞,致使關節局部氣滯血瘀,內有濕熱瘀血痹阻,外有寒濕之邪膠裹,內外相雜,病機錯綜復雜,病勢纏綿,給治療帶來麻煩。
針對本病復雜的病機,采用微波配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中藥離子導入選用紅花、當歸活血化瘀;乳香、沒藥消腫止痛;艾葉、伸筋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止痛;杜仲補肝腎、強筋骨;雞血藤、路路通養血活血、逐經絡之滯。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消腫止痛之效,因此無論對急性期還是慢性恢復期的患者均有較好的療效。
微波治療具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采用微波適量的局部照射,提高局部生物體的新陳代謝,誘導產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如增強血液循環、加強代謝、增強免疫能力等,達到解痙鎮痛、抗炎脫敏、促進生長等作用。臨床應用表明,它對關節炎、神經痛、扭傷、久治不愈的面神經炎、肩周炎等癥具有較好療效[7]。簡單說它可以穿透人體組織內部,在被照射的部位從表面到深部,表現出局部組織溫度上升,改善和增加膝關節周圍組織血液供應,促進關節及周圍慢性炎癥反應的恢復,達到消炎鎮痛、恢復關節功能作用。由于微波是高頻電磁場,治療組所用的中藥組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中藥煎液在離子導入機的作用下更可增進藥物的滲透及機體對藥物的吸收,使藥物最大限度地發揮療效。故微波配合中藥離子導入比普通的針灸、口服中藥等具有更好的療效及治療依從性。
另外,在治療期間還要注意:①以靜養為主,不要進行登山、負重行走或其他劇烈運動。②要適度做關節屈伸活動,可防止股四頭肌等肌肉萎縮,可增強關節的穩定性,也有利于組織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從而增加組織營養及代謝過程,并可提高免疫系統功能,利于炎癥的消除及滲出物的吸收。③注意保暖,避受風寒濕邪,以免內外之邪相引,加重病情。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 .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3.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3]顧明士,楊軍,金哲峰,等.社區中老年人膝骨關節炎發病趨勢的分析[J].中醫藥臨床雜志,2005,17(3):246.
[4]曾慶馀,黃少弼,肖征宇,等.癥狀性骨關節炎的臨床和流行病探討[J].中華內科雜志,1995,34(2):88-90.
[5]余衛,徐苓,秦明偉.北京市城區老年人膝關節骨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與美國白種人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和X線比較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39(1):67-71.
[6]王偉,王坤正,黨小謙,等.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發病的相關因素[J].中國臨床康復,2006,44(10):15-18.
[7]張和華,王晴,袁軍.微波治療儀的研究和應用新進展[J].中國醫學裝備,2009,3(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