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強 尹海秋 劉廣星 何志偉 周開江
(1.曲阜中醫藥學校,山東 曲阜273100 2.山東省曲阜市第二人民醫院 3.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4.山東省曲阜市人民醫院)
2014年3月,我們應用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骨質疏松癥患者57例,并設對照組進行觀察,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收集病例均符合納入標準。共納入患者57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的激素治療方案完全按照納入標準的要求,治療組加服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對照組加用針灸、按摩等綜合療法。治療組29例,女18人,男11人;年齡19~69歲,平均(37.36±18.47)歲;病 程37~181d,平均病程(134.43±10.78)d。對照組28例,女16人,男12人;年齡22~71歲,平均(38.42±16.82)歲;病程46~185d,平均病程(129.68±11.32)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病程差別均無統計學意義。
兩組在常規激素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以中藥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對照組配合針灸、按摩等綜合療法。
治療組:應用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主要成分: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當歸、秦艽、牛膝、杜仲等。本藥為湯劑,日服1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
對照組:除西醫治療外,加用碳酸鈣D3片、針灸、按摩等綜合治療。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顯效:疼痛完全消失,骨密度檢査顯示骨質密度增加;有效:疼痛明顯緩解,骨密度檢査未見骨質密度下降;無效:和治療前相比較,各方面均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表
骨質疏松癥系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一組以骨強度受損、骨折危險增加為特征的骨骼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特點為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骨皮質變薄,海綿骨骨小梁數目及大小均減少,髓腔增寬,骨骼荷載能力減弱,從而產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1]。
骨質疏松癥在中醫學中,根據其病機及臨床證候,歸屬于中醫學中的“骨痿”“骨痹”“骨枯”“腎虛”“腎精不足”等范疇。中醫認為,腎藏精,腎主骨生髓。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腎密切相關。研究表明,中醫藥對于預防激素導致的骨質疏松癥具有明確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根據腎主骨、補腎溫陽可推動氣血運行、活血化瘀使骨脈復通、精血滋養等理論,開展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配合激素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相關臨床研究,為預防骨質疏松癥提供客觀指標,以便制定骨質疏松防治適宜技術方案,開拓中西醫結合防治骨質疏松的新途徑。
本觀察結果顯示,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配合激素治療骨質疏松總有效率達89.6%,而激素配合針灸、按摩等綜合療法總有效率達42.8%。兩組比較,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配合激素治療骨質疏松能夠有效減輕疼痛,取得了理想的臨床療效。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