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航
(九江學院 外語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5)
高校商務英語教育的發展也順應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對高端復合型英語人才的需求,符合高校英語專業改革的精神,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各個高校也都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然而,從目前各高校開設的商務英語專業來看,高校英語專業的專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明確,影響到高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效果。專業定位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缺乏規劃性和系統性,而科學務實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是非常必要而有積極意義的。在對商務英語教育教學的探索實踐中,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決而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ESP理論與商務英語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縮寫,被稱作“專門用途英語”或“特殊用途英語”。ESP理論有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其一,ESP學習者均為成年人;其二,ESP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把英語作為一種手段或工具,以便進一步進行專業學習,或者是更有效地完成各項工作。理論上,ESP課程是語言課程,如同EGP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課程一樣有各項語言技能的要求,但它卻有著自身獨有的語言文體特征。課程設計過程中,對語言技能的掌握程度,對原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完成交際任務及需要何種策略等方面,應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
對商務英語的界定,學術界一直各持己見,其意見難以統一。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商務英語是在ESP理論背景下提出的,必須在ESP的大背景下來認識。這是因為商務英語具有ESP各個領域重要的共性。商務英語是商務環境中應用的英語,是一種特別的語體,是ESP的一個分支,因此對其研究必然遵循ESP的理論框架,其中ESP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為商務英語課程設置和教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二﹑基于ESP理論的商務英語課程構建原則
ESP的使用是帶有特定內容的,是有明顯目的的,是有意義的語言活動。因此,ESP教學要求,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特定目標為導向,其課程設置和教學都必須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同時以學習者特殊的學習要求為前提,以特定的學科、職業和實踐活動相關聯的內容和主題為教學資源, 體現服務學科基本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活動, 并研究適合于這些實踐活動的語言特點的課程。
需求分析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目標需求,即分析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目的動機和使用英語的情況;另一層是學習需求,即分析學習者為了在將來的學習或工作中有效地交際必須掌握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也有學者把需求分析分成目前情景分析和目標情景分析前者指對學習者現有的語言程度,以及對下一階段學習的期待進行分析;后者指學習者未來工作的環境對他們的要求,以及學習者對待這種需求所持態度的分析。其實,需求分析指通過內省﹑訪談﹑觀察和問卷等手段對需求進行研究的技術和方法,起源于ESP發展階段中的目標情景分析階段,它是ESP的出發點和中心,是ESP的靈魂和精髓。在ESP教學領域,需求分析是確保ESP教學效果的先決條件,是外語課程設計和實施教學的基礎步驟。在商務英語領域所需要的英語語言技能比其他 ESP分支所需要的語言技能更難以預測,因此需求分析對于商務英語課程設置顯得尤為重要。具體而言,需求分析在這里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期望什么,必須或應該學習什么。談到需求,就要提及市場。迅速發展、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給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學校輸出的是特殊產品—人才,辦學的成功與否要通過市場來檢驗,人才的培養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學生就業率已經成為評估高等學校辦學的一項重要指標。目前商務英語培養的人才主要是實用型人才,他們必須有較為豐富的商務知識和較強的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商務英語教學要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而對不斷變化的人才市場,培養人才的學校還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這種能力體現在及時、不斷地完善課程體系方面。
目前人才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的需求有兩種:一是應聘者進入單位后能獨立處理進出口報關﹑涉外文秘﹑涉外營銷等業務;二是以前有過相關工作經驗的人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有近70%工作在外貿公司、物流公司和企業的進出口崗位上,外貿業務實務、事業信函、外貿單證等方面的知識是他們最常用的;與之相關的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國際物流、國際金融等方面的知識是他們業務工作的支撐。但學校里所教給他們的上述知識,無論在數量還是在深度上,都與實際需要相距甚遠,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現階段,課程設置多以理論知識的教學為主,實踐課程為輔。承擔實踐課教學任務的教師,也很少能深入一線,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組織和指導,及時解答實踐中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排疑解難。現在高校普遍片面強調期末考試成績,無形中弱化了實踐課的意義。這與該學科面向市場需求、注重社會需要的特性是相背離的。
1.以學生為本
以學生為本,適應學生需求是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需求是雙向的,一是市場和崗位客體方面的需求,一是學習主體的內在需求。社會、市場和未來的工作場景以及學習主體等因素,影響和制約著需求的變化和發展。盡管有許多參照因素,但各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社會需求與本土化選擇相結合,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在培養口徑上,根據所處的社會環境的需求和變化及學生個性與特長的發展,設置多個相關專業課程群,供學生自由選擇。這種培養方式有利于打破原有培養模式狹隘的知識結構,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順應人才市場的需求。而且,這種語言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融合在相當程度上擴展了學生的職業發展平臺,使他們能夠依托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在語言交流的平臺和專業領域里發揮專業優勢并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國際商務英語以培養學生的國際商務能力為目的,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交叉性和復合性。在設計課程時,我們應特別強調目標崗位能力的培養,要以“學科本位”為基礎,以“能力本位”為導向,重點培養具體的專業能力。在考慮到學科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同時,以學生獲得目標市場和崗位所需求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為目的。
2.強調實踐性
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應用學科,它主要圍繞國際貿易中的各實踐環節展開,因此,該課程的教學必須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對外貿業務活動的感性認識,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環節。要實現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校企結合、工學結合是較為有效的模式,具體做法包括學工交替式、項目驅動式、訂單培養式等,通過實踐商務知識要把學生培養成英語語言功底扎實,熟悉商務知識和技巧并具有跨文化交際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的高素質英語人才,通過這種途徑,可以彌補學校資源不足的缺點。
1.浸泡教學模式
商務英語教學應以英語為載體,教材以引進英語原版教材為主,使學生能更多地接受商務英語語言的輸入,提高語言輸出的效率。這種“浸泡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證明是有效的。蔡云教授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商務英語學院推行全英教學的實驗中證實,學生在英語課程學時減少,專業學時增加的情況下,專業英語四、八級的考試成績遠遠高于全國各類高等院校,在各外語院校中也名列前茅,這與商務課程的“浸泡”密切相關。此外,以英語為載體的商務專業課的學生往往要求用英語撰寫專業課論文或寫報告,這種結合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商務英語寫作能力的機會往往在其他英語課上很難得到訓練。學期論文和商務報告等形式的寫作牽涉信息面廣,篇幅長,文體有特色,通過這樣的寫作不僅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同時還能加強學生英語寫作的技巧鍛煉,提高英語寫能力。
2.突出交際法的教學模式
商務英語教學強調語言的輸出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其表現形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在輸入一定相關的新的語言和專業知識之外,注重以意義為中心的活動,創造師生互動的仿真情境,在交際、合作、協商的關系中,師生共處于語言交際的教學環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用語言完成或解決各種現實工作中的任務和問題,最終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和工作能力。在現有的外語教學法中交際法通常被普遍運用于ESP教學中,并目被認為是ESP教學較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法。在教學中學生的語言綜合技能需要強化,并在強化的同時,突出聽說技能的訓練。隨著國際商貿的發展和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對外商貿范圍不斷擴大、交往更加頻繁,而口頭交流就是重要的交際形式。因此,學生的交際能力的訓練更顯得迫切和重要。
3.中外教師聯合授課模式
提升商務英語師資水平商務英語學科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師資問題,目前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是從英語專業跨轉到商務英語專業,有的是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經管類院校教師轉行,還有一部分就是有國外學習和留學經歷的商科老師。整體來看,師資水平有待提高。利用外籍教師,尤其是具有一定商科知識的外教聯合授課,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師整體水平。ESP理論要求商務英語教學活動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學習者在商務環境下英語語言的使用能力。外籍教師純正的語言表達加上中方教師精準的商務講解使中外教師聯合授課的這種模式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通過啟發﹑講解﹑視頻﹑討論﹑模擬商務等方式促進了學習者對商務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中外教師聯合授課無論是對中國老師還是外籍教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商務英語課程教師既需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同時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商務知識和實踐經驗,還要二者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要力求保持任課教師隊伍以及合作的穩定性,從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商務英語師資隊伍。
商務英語教學作為ESP教學的一個分支,它的發展是時代的需要。在商務英語的課程改革中,課程設計者和教學者應首先培養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并對“教”與“學”的關系有清晰的認知。商務英語教學應與時俱進,不斷深化改革,調整和完善課程設置,鞏固和提高師資隊伍建設, 推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科地位。
[1]李雯艷.關于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4).
[2]陸偉成.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設計原則、程序及教學指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3]阮績智.ESP需求分析理論框架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9).
[4]孫翠蘭.國際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5]修志華.ESP理論下的中外教師商務英語課程聯合授課模式探索[J].岱宗學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