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衛清
教師教學品質和學生學習品質的現狀研究
顧衛清
(江蘇省蘇州吳江盛澤中學,江蘇蘇州215228)
教師與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一對矛盾共同體,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品質相輔相成。本文作者對當前高中數學教師教學品質和學生學習品質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并簡要論述了提升師生教與學的品質策略方法。
高中數學;教學品質;學習品質;現狀研究
教師與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一對矛盾共同體,二者之間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托,通過交流互動、情感交流的觀念碰撞、辨析探討等方面進行呈現。教育學指出,學生要在教師優良教學品質渲染下,在教師有效教學實踐指引下,形成和樹立良好的學習品質,通過“教學互補”“學教合一”等雙邊互動,實現“教學相長”“教學共贏”的目標要求。如何培養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品質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長期實踐“工程”。此項課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筆者通過對教師教學理論素養、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方式實施以及教學活動效能等方面的研析,發現當前高中數學教師教學品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受教育層次高,但教學理論素養低。高中數學教師都是經過高等院校的深造和培養,理應具有較高的教學理論素養和教學理念層次。但筆者發現,部分高中數學任課教師教學理論層次較低,對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或教學模式認知少,比較“膚淺”“淺顯”,在“數學說課”“課堂點評”“教研探析”等方面有所體現。如在“三角函數的正弦公式”說課教學中,個別高中數學對三角函數正弦公式的“發展進化史”認識和掌握的極少,對其大概過程也不能基本了解。二是教學資料涉獵多,但實際教學運用少。“取長補短”“借鑒提升”,是教師所應具備的教學品質。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研究過程中,雖然認真學習閱讀相關的教學參考和經驗資料,從中掌握和領悟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能將“書本知識”轉化為“教學舉措”。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對高中生自主學習、數學思維等方面功效顯著,部分高中教師通過查閱相關教學資料,對“嘗試教學法”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了解,存在“怕煩、怕難”思想,運用較少。三是課改意義認識深,但滲透理念要求淺。部分高中數學教師經過新課改系統培訓,深刻感知認識了課改的深遠意義,但受高考升學率的影響,新課改的理念及相關要求,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滲透的較少,基本維持原有的教學現狀,將學習成績放在主要位置,不想變、不愿變。四是重視課堂教學,但輕視課余反思整改。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十分重視課堂45分鐘的教學活動,采用各種有效教學方式,想方設法鍛煉和提升高中生的學習能力,但忽視課余時間的教學,反思查找課堂教學不足,找尋高效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技能素養。
近年來,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對比分析、數據分析、觀摩探究等活動,發現高中生數學學習品質現狀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高中生知識素養整體發展不平衡。由于高中生個體之間的差距性,導致高中生在分析、解答問題過程中,表現出解析技能水平的差異性,加之高中生個體之間智力、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性,導致高中生群體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同時,由于部分高中數學教師教學未能體現“層次性”,致使“兩極分化”現象更加顯著。二是高中生學習能動性不高。高中生在學習活動中,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等三座“大山”壓迫,處于高強度、高態勢、高運轉的緊張學習氛圍中,內在情感受到抑制,被動應付參與學習活動。三是高中生數學學習技能素養不高。由于部分教師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枯燥教學方式,學生不能獲得實踐探析時機、缺少教師科學指導,對解題方略不甚了解,學習技能素養不能得到顯著鍛煉和提升。四是高中生缺乏勇于創新的精神。創新精神是高中生數學學習品質的重要內容,學習數學,貴在創新,貴在求特。但部分高中生面對疑難復雜問題,表現出畏懼、畏難情感,面對困惑或阻礙時,習慣于“戛然而止”,等待別人的“援助”,而不愿轉換思維角度、改變思維途徑,從其他渠道解決問題。
就教師而言,培養教師教學品質應從三方面進行著手:一是認真研閱教學理論著作。“學生有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缸水”。深厚知識素養“功底”,是高中數學教師教學品質的內在“保證”。在平時生活、工作、學習活動中,教師應加強自身教學素養的積淀和培養,認真研閱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參考資料和理論著作,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體會感悟,準確把握高效教學的深刻內容、有效教學的理念精髓,做好讀書筆記,將教參資料要點精髓、教學實踐心得感悟等記錄下來,逐步積淀深厚的教學理論素養。二是精心設置并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技能、教學水平是教師教學品質的外在表現。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采用精細化、系統化教學活動,培養和提升自身教學品質。緊扣課改要求、教學要義、主體實際,滲透學習能力培養目標,開展師生互動的教與學實踐活動。如在“三角函數的圖像性質”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教學白板運用于該節課教學之中,通過直觀、形象、動態的教學畫面,向學生展示三角函數的圖像性質,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學“科技元素”“現代氣息”,加深參與互動進程。又如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課堂練習教學中,教師設置案例時,抓住學習對象層次差異特性,滲透因材施教教學原則,采用分層式教學手段,向不同類型學生設置練習案例,在講解過程中,滲透主體性原則,采用探究性、合作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學生獨立探究、合作探析基礎上,開展練習解析活動。三是養成認真反思整改的教學習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也是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應樹立反思整改的良好習慣,在課余時間,認真思考查找自身在教學活動進程中的不足,并能根據教學要求,選擇和確立正確的教學舉措,從而樹立更為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
就學生而言,培養學生學習品質應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態。建立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基礎上“愛其科”;設置良好教學情境,通過現實生活案例、趣味數學問題、數學家軼事、現代科技手段等形式,貼近情感“發展區”,生成能動情感。如在向量的坐標公式、三角函數公式的應用、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等教學中,設置“一個人從時速為3.5公里每小時的河邊游向對岸,應沿著多少度”的生活性問題;“某一艘貨輪需要進出港口與港口的深淺度與時間的關系”現實生活問題;“數學家高斯采用簡便方法計算出1到50的結果”數學家軼事等,從而增強學習潛能。二是培養深厚堅實的知識素養。教師要強化對數學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內涵,準確掌握數學知識內容;學生要認真閱讀課外數學書籍,通過多種渠道學習掌握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數學知識內容。三是培養科學高效的學習技能。高中數學教師應重視學生實踐活動的鍛煉,培養數學學習技能。在新知教學中,采用“先學后教、當堂練習”的洋思教學法,提供自主學習實踐的時機,強化先學過程指導,重視教學效能提升。在案例教學中,采用多樣性教學方式,將合作探析、討論分析、思維創新等融入其中,培養良好數學學習技能。四是培養高尚優秀的學習情操。數學品質的重要因素包括學習情操。教師應借助于教學活動,運用積極評價、實踐訓練、案例教學等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學習、勇于探究、敢于創新、善于反思的數學學習情操。
顧衛清(1981-),男,江蘇人,本科,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