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忠華
小學生日記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郁忠華
(江蘇省南通市濱海園區海晏小學,江蘇南通226334)
日記與人的成長密切相關,日記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一個健康成長的小學生會對日記情有獨鐘,本文作者從自身小學教學實際得出了“小學生日記的‘記’成長路徑的‘長’”之結論。
學生日記;促進生長;策略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顯得越來越關注。人們也在探索新形勢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途徑模式甚至是具體的方式方法。人們大都對學生日記還是比較青睞的,因為日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中的作用越來越是明顯。然而,在日常實際教學中,日記并不被學生所“寵愛”,再加之一般語文老師對學生日記的實際操作簡單粗糙,在某些意義上因日記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我們如何去實現學生日記的正能量,讓學生能夠喜好于日記,讓日記煥發出自由、輕松、快樂的光芒,筆者在平時做出這樣幾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的日記也一樣,小學生沒有豐富的素材怎么可以記“日記”?小學生沒有其開闊的思維,其日記怎能在意義上深刻得起來?于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豐富小學生的生活,拓展小學生的思路可以為學生日記助一臂之力。應當說小學生現在的學習渠道還是比較開闊的,但最大的問題是學生的生活卻變得嚴重枯燥乏味起來。這是為什么?是我們關注了學生的學習,卻很少去關注學生的生活,很少去關注新發展時期小學生的精神需求。要想讓學生去進行比較理想的“日記”,作為語文老師要去當好學生生活豐富、思路拓展的有心人、熱心人、操心人、細心人。只有這樣才能為解決無話可言、無事可寫之難,形成學生“炊”出一篇篇聲情并茂日記的良好基礎。對豐富學生生活拓展學生思路我們要做的方面比較多,但最根本的當是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站在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角度去進行思考。必須努力挖掘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資源,尤其是學習資源。小學語文教材可以說是姹紫嫣紅的園圃,讓學生去創新閱讀感悟,讓學生與文本的作者、編者對話,讓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拓展學生思路的極為有效的辦法。譬如,我們學習《青藏高原一株柳》,就可以建立這樣的對話框,一是讓學生和青藏高原一株柳去進行對話,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在學生初步感悟的基礎上,盡情地用自己的語言暢談自己對這柳樹的見解。這個時候的學生肯定是情感勃發,對柳樹欽佩、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一切都在自己的表白中。尤其能夠生發這樣的情感: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作為我們一個個學生,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肯定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必須應對所遇到的一切逆境,才可以具備強大的生命力,堅強地生活下去。二是讓學生與作者去對話,感知作者能夠妙筆生花地寫出作品的功夫,沒有留心觀察,抓住不了事物的特點,不去進行豐富的想象,是肯定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作品的。三是讓學生與其他作品進行對話,自古以來,柳樹與文學藝術就有著不解之緣,讓學生去涉獵諸多與“柳”相關的文化,學生可以得到更為豐富的感悟。
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對學生而言是解決了日記的內容問題,因為從相關意義上講,學生的生活如泉源,那學生的日記就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但學生的日記,尤其是小學生的日記需要解決一個興致的問題。在平時的小學生日記中,作為一般老師是沒有去很理想地解決這個問題的,一般都是比較強行的要求,都是讓學生動彈不得毫無任何日記自主權的要求。小學生一個個都被“按著雞頭啄米”,開展一個活動,即讓學生去“日記”,要求學生幾天一篇日記,要求學生的日記要達到多長的篇幅。如此的強行要求小學生是不能去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純粹是一種應付。小學生的日記多但不可能去妙筆生花,也不可呈現自己的真實感受。以為要求小學生記“日記”,必須讓學生形成這樣的初步而又簡單的理念,實現這樣的理念也應當是學生所十分喜好的,那就是讓學生在內容、形式、時間、篇幅上都不拘一格。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解決學生“日記”的興致問題,讓學生在自然興致的基礎上“日記”,逐步形成學生日記的興趣盎然。譬如在平時學生的日記中不作統一的內容要求,只是對學生提出一定意義上的內容選擇要求,節假日后的旅行日記,活動結束后的活動日記,閱讀后的感想日記,事件發生后的啟發日記,親朋間的感情日記,家庭瑣事中的突發記事日記等。如此內容的選擇,利于學生日記的文思汩汩而出,奔騰不息。
學生有了日記的興致,甚至是比較熱情的興致,那著實可以讓學生寫出一篇篇文情兼美的日記來。但我們也必須看到的現實是,小學生的生活之源也不可能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更有可能形成枯竭的趨勢。怎樣讓小學生也能夠繼續去“日記”,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讓筆者感到比較重要的辦法是讓學生去進行豐富的想象,在學習和廣泛的生活環境中,在諸多的活動中激發一個個小學生的智慧,讓他們也能夠去產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想象力和頓悟感。創新創造性的理念比較現實地告訴我們,小學生有創新創造的潛能,小學生也完全可能或者就完全是想象的天才,更為可喜的是一個個學生都是新鮮事物的追崇者,也都可以成為新鮮事物的追崇者。因此,我們可以將引導學生想象和創新創造思維的視角投向孩子的心理需求,從小學生也極為注目時尚的角度著手。我們一個個小學生的現在都有一個共同的趨勢,他們十分喜好卡通人物,我們不妨來個順水推舟,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也從中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并讓學生據此獲得諸多靈感。在平時,筆者注意投其學生所好,讓學生在卡通人物上作一些豐富聯想的文章。小學生還真是不可估量,其想象力的豐富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在平時教師還注意投其所好,在學生中極力去實施一些繪本日記的實踐和思考,小學生的興趣也是比較濃烈的,而且體現出一定意義上的創新效果。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和需要將一些人物和景物進行一定意義上的夸張描寫,并同時付諸于一定的語言描述,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小學生能夠依托并茂的圖文去表達自己的心聲。小學生的日記其創造力也是十分豐富的,尤其體現得比較理想的是一個個學生且能夠在豐富想象的基礎上去寫出不少的童話日記出來,更有甚者還能夠寫出一定意義的神話日記來,不少學生則從馬良的神筆受到一定意義的啟發,希望獲取能夠代替自己思維的“神腦”,雖然不可能,但小學生是否因為自己的負擔過重,而產生頗具諷刺意味的創造性想法呢。
總而言之,日記是透視孩子心靈的窗戶,是培養孩子寫作能力的金鑰匙,更是形成孩子身心健康的金鑰匙,同時也是我們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金鑰匙。新時期下,要持久孩子的日記熱情,提升孩子的日記質量,應當說沒有固定的模式,學生的地盤完全應當去讓他們自己做主,但美麗學生日記的面容,讓學生感到有趣好玩,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愛上它,并迎來日記教學的幸福春天是需要我們上下而求索的。
郁忠華((1982-),男,江蘇南通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