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洪
對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能力培養的思考
劉加洪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常青初中,江蘇如皋226535)
強化學生自主能力培養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任務,教師在教學設計以及具體教學環節要充分體現這樣的目標要求,重點抓住課前預習、課堂探究以及課外拓展三個重要環節。在課前預習環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預習習慣的培養以及預習技巧的指導,在課堂探究環節要體現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自主開展思考與合作探究,在課后拓展環節重在發揮學生自主活動的促進和補充、完善功能,讓初中語文教學處處體現對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要求。
初中語文;自主能力培養;分析研究
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忽視學生課前學習環節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初中語文教學應當是一個立體化的過程,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也應當包涵課前環節。筆者在教學中以強化預習指導為抓手,培養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自主思考以及自主總結等方面的能力。首先,筆者對學生進行了語文預習指導,要求學生解決基礎內容,為課堂教學節約時間,向學生介紹“讀、思、做”三步預習法,教會學生高效地開展語文預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例如在《社戲》教學中,除了解決字詞內容之外,筆者鼓勵學生搜集浙江紹興地區社戲的一些民俗風情,對照預習思考題對教材內容進行初步熟悉,有了這樣的預習基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難度將明顯降低。其次,筆者指導學生在預習中學會總結、提煉與創新,一方面將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總結出來,提高課堂學習的針對程度,另一方面要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技巧以及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創新預習方法,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預習成效,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自主能力。抓住了課前預習環節的指導,就等于抓住了整個教學的良好開局,讓學生做好精心準備開展語文課堂學習活動。充分的課前預習活動是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每一位教師都應當重視預習環節的作用,強調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前有效開展預習,以自己的努力實現對學習內容的初步熟悉以及重難點的篩選、提煉,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將所要完成的目標任務設置為思考題,不再對學生進行灌輸教學,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生開展學習與研究活動。對照思考題,學生首先要進行獨立的思考,自己的思維高速運轉起來,在這一環節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我的叔叔于勒》教學時,筆者要求學生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誰。學生相互探究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每一位學生都要進行學習成果的闡述,還須要針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辨析,以作深度剖析。小組之內交流之后,各個小組之間開展匯報交流活動。學生間的討論爭辯非常積極,交流時發生了分歧:有的認為是菲利普夫婦,有的認為是于勒,還有的認為是作品中的“我”。對于這樣的情形,筆者沒有妄下結論,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才是最重要的。有一組是這樣陳述菲利普夫婦為文章主人公,因為小說詳寫了“我”的父母對于于勒態度的變化,菲利普夫婦是主要表演者,他們的表現將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刻畫得惟妙惟肖。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適時開展點撥,小說的主旨往往是通過主要人物的活動體現出來的。通過這個問題的討論,筆者還讓學生明白探討小說的主人公時應扣住小說的情節、構思、人物和主題。這樣能幫助學生保持思維的正確性與深入性,從而為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奠定良好基礎。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共同合作,依靠自主的學習活動突破學習重點與難點,圓滿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思維啟發與難點啟迪的重要作用,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初中語文教學要強調收放結合,教師有效掌控整個語文課堂,在“放”的環節充分放手,讓學生去開展學習研究,在相互交流中完善答案,但是在“收”的環節要及時介入,重點針對學生在語文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進行針對性的點撥與引導,從而幫助學生順利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提高他們的學習技巧水平,實現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強化學生自主能力培養應當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整個流程之中,教師在教學設計與組織的各個環節要高度重視,實現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有效融合。
課外活動資源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應當將課外活動資源統籌兼顧起來,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工作,并將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向這一環節有機滲透。筆者在語文課外活動的組織中側重于發揮指導作用,主要環節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如在語文課外興趣組織的活動計劃安排、活動內容選擇方面,完全由學生自行設計和制定,教師在方向與原則上把關,不涉及具體的操作層面。學生可以結合本興趣小組成員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薄弱環節確定活動的重點,將課外興趣活動與語文學習拾遺補缺結合起來,根據大家的掌握實際狀況確定進度安排,及時進行調整以適應實際需求。例如針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足的狀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組織開展閱讀分析興趣小組活動,一方面吸納這一方面學習存在難度的學生加入進來,另一方面制定了閱讀分析研究的線路圖,大量開展閱讀并進行相互交流研究,提煉出不同類型文章閱讀分析的技巧,這對于提高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具有積極的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以點撥和引導來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筆者還指導學生定期對興趣小組活動成效進行討論與評估,有針對性的制定下一階段的活動計劃安排。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強化學生自主能力培養,要緊扣重點環節,不搞花架子。有些教師習慣將學生自主學習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實際上所提出的一些問題要么沒有深度,要么數量偏少,不能與整個語文教學目標的實施同步,結果導致學生雖然在認真研究與合作學習,實際上這樣的問題根本就沒有研究的價值,這樣的自主探究活動就陷入了高投入低產出的境地。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注重教學的實效性,既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實際效果,在教學設計與組織環節充分體現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1]吳大明.自主學習方式嘗試[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02).
[2]朱玉梅.語言學習中的自主學習[J].外語學刊,2007(05).
[3]范靜.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04).
[4]宋建通.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與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
[5]楊仕慧.以人為本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1(08).
[6]楊建俊.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6).
劉加洪(1975-),男,江蘇如皋人,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