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杰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佳木斯154007)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增大,高職院校擔負起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使命。高職院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擴大學校規模。我國大多數職業教育學校是國家投資建立,在我國事業單位預算體制下,國家投入的資金已不能滿足學校的發展。在學校資金缺口增大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學校的發展需求及資金鏈不斷裂,在國家信貸環境便利的情況下,借款逐步增多,來緩解資金供需矛盾,從而加大了高職院校面臨的債務風險。
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過程中,長期以來各級財政投入不足,成為了制約高職學院發展的重要因素。以黑龍江省某高職學院為例,國家對教育的投入,除了維持學校正常運行的經費保障處,其余的用于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現代化實訓條件等的投入較少。國家對某實驗室撥付專項資金用于建設,要求學校自籌資金1:1配套,由于該學校屬行業辦學,省財政很難進行配套撥付,在地方財政資金也很緊張的情況下,學校配套資金很難到位。再加上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師資水平,聘請企業的能工巧匠講授實踐課程,大量引進操作技能較高的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從而加大了辦學成本。高職院校在國家及地方財政投入不足的情況下,為了適應較高的辦學成本,保證正常的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融資或貸款,從而加大了高職院校的負債風險。職業院校不是單純的商業機構,各級政府只有增加對學校的投入,才能減輕高職院校的債務風險和資金壓力。
我國有些高職院校是原來的專科學校根據職業教育的精神改制的,有些是原中專學校升為高職院校,有些是根據新教育改革形式若干所學校合并而成的,有些是陸續新成立的。有些學校的歷史非常悠久,有些學校剛剛建校。各學校之間規模、占地面積、教學基礎設施等參差不齊。有些學校為了提高知名度,不斷擴充學校的占地面積,投入大量資金搞基建;有的學校過度追求在校生數量,大量引進高素質教師;有的學校認為應抓住國家對高職教育的扶持力度,辦出特色等等。這其中有些高職院校的擴張過程沒有從實際出發,缺乏科學的計劃和可行性研究,擴張的過程中造成了對資金的需求沒有合適的途徑,加之地方政府投入不足,高職院校只能把對資金的需求寄托到了銀行、租賃公司等信貸部門,通過銀行貸款及商業貸款來滿足對資金的需求,從而加大了高職院校的債務風險。
美國的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世界金融市場帶來了較大的沖擊,次貸危機是新經濟時代的產物。我國金融機構的信貸融資便利度在國際排名越來越高,也就意味著我國企業在金融機構越來越容易獲取信貸融資、信貸融資成本越低。
高職院校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我國金融機構信貸融資便利度較高的情況下,把目光轉向了銀行、融資租賃公司等信貸領域。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說,高職院校有財政撥款及固定的學費收入等,現金流較穩定,到期償還款項的能力比較強,各級政府的擔保和支持,因此,各信貸機構的信貸政策對高職院校較寬松,對高職院校的財務情況進行研究的深度不夠,貸款后對高職院校的財務狀況缺乏必要的跟蹤,多種因素導致高職院校債務危機的產生。
1.加強研究。我國在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問題上研究較少,尤其在教育財政投入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方面的研究更少。從財政投入對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教育的投入對消費經濟學的影響較大,增加財政投入,會通過生產及再生產科學技術對經濟的持續、長遠發展有著保障作用。財政對學校的投入加大,可以適當減輕人們的教育支出負擔,從而增強社會人的消費信心,促進居民消費,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2.健全法律。雖然國家先后出臺了有關教育財政投入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但是,一些教育財政投入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實并不到位,沒有建立起對各級政府教育財政投入的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健全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確保有關教育財政投入的法律法規落到實處。
1.資產置換。從我國現行的法律來看,大部分職業院校的資產是屬于國家所有的,職業院校沒有權力處理國有資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職業院校閑置的資產并不能發揮經濟效益,而且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成本。如果通過置換的方式,來優化學校資源配置,提高學校資源的使用效益,也能緩解職業院校在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高職院校可以利用老校區的區位優勢,將舊校區或部分分散的校區進行轉讓,也可將閑置的資產進行置換,將設備進行出租等。可見,資產置換是職業院校資源整合,拓寬融資渠道的有效途徑之一。
2.融資租賃。融資租賃相當于“借雞下蛋、賣蛋買雞”,被稱為“第二大金融工具”。近年來,這種以“融物”形式“融資”的金融手段,對解決高職院校的建設發展需要和資金短缺的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由于資金緊缺,大量的改善教學設施的資金缺口難于彌補。融資租賃限制性條款較少,手續更為簡便。購置資產的速度更快、更靈活;對設備能及時更新換代,避免了設備的過時、陳舊風險;租金的支付額可以靈活分布在各個租期內,可以減少近期內的資金流出,緩解資金緊缺之壓力。融資租賃可以給高職院校帶來能按自己需要選定的適當資產,同時又可以解決資金上的困難。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提高警覺性,樹立風險觀念,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1.對貸款項目的可能性加強分析。高職院校應對學校貸款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主要從學校的信譽、業務狀況、發展潛力、償債能力進行評估,分析學校對借款的承受能力、使用借款的配套能力以及借款的償還能力。第一步,項目初評。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計劃進度、建設條件、項止審批等條件進行可生性分析。第二步,對項目進行經濟性分析,主要是對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測算。分析項目投入后為學校創造的效益及經濟增長點等。第三步,對學校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預測學校學費及各種收入的總額,計算總收入中用于償還債款的比例,進一步分析學校的償債能力,為貸款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第四步,預測貸款風險度。利用財務管理的方法,計算項目的凈現值、內部報酬率、折現率,分析影響貸款風險的主要因素,從而全面評價貸款的可行性。
2.加強貸款資金的管理。職業院校是事業單位,實行部門預算,貸款的資金應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把有限的資金供給最需要的地方。這猶如將寶貴的血液輸送至心臟,使心臟能夠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保障資金調度和資源配置。對已經到位的貸款資金,要實行專款專用原則,保證貸款資金用在可行性分析的項目上。貸款資金要根據項目的進度按時到位,防止貸款不能及時到位影響項目的進度,也避免貸款集中造成資金閑置,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職業院校還應利用貸款種類進行恰當的組合,從而優化貸款結構,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在貸款資金使用的過程中,應實行嚴格的會計核算及資金監管,防止資金流失,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貸款項目或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還應該對其使用效益進行分析和評價,以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總之,由于種種原因,當前,高職院校面臨著嚴重的債務問題,我們要正視存在的問題,探討化解債務危機的措施,從而促進我省高職院校的發展。
[1]楊懷偉.安徽省屬高校債務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0.
[2]羅序斌,鄭克強.中部地區地方高校債務風險化解的思路與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11,(05).
[3]蔣哲,黃祖平.高校債務風險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