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黑龍江東方學院,哈爾濱 150086)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及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學生輔導員教師的隊伍建設得到我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輔導員教師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直接引導者和教育者,其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實踐、思想等。因此,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部門相繼出臺了高校輔導員教師隊伍建設綱要、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從而加快了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的開展。總之,在新時代發展下,用科學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大學生輔導員的角色學習和角色建設,使輔導員隊伍建設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質量的需要,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角色學習是在特定的社會互動中掌握角色的行為規范、權利與義務、態度與情感、知識與技能的過程。角色學習可以讓角色扮演者更加符合社會的期望,從而提高角色效果。角色學習的內容是由角色的種類、技能所決定的,一般而言,角色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角色的權利義務、行為規范等。大學輔導員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實踐者,其工作內容與一般的大學教師存在很大的不同。大學輔導員負責大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協助學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是大學第一線的管理工作人員。作為輔導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充分發揮領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發揮個人優勢,從而促進班級積極健康地發展。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高校的辦學理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輔導員角色定位已經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需要對輔導員角色的認識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大學輔導員也是大學教師,需要不斷進行學習、不斷研究,通過不斷的學習研究,才能提高教育水平。大學輔導員需要研究不同階段、不同時代學生的特點,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從而為開展工作提供幫助。同時,通過不斷的學習研究,可以提高大學輔導員的管理水平與自身素質。
角色建設是指社會或組織引導個體按照社會期望與要求,加強自身擔當角色所具有的意識、規范、形象、機制及方法等方面的建設,并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角色建設是對角色行為規范的制定、完善,角色建設的內容就是對社會角色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從而提高角色的工作能力。大學輔導員的角色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我國大學輔導員制度已經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角色規范,其主要內容包括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管理工作等。輔導員在工作中需要幫助學生建立多方位的學生信息管理體系,讓學生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第二,培養大學輔導員的角色意識。大學輔導員需要強化其角色意識,通過強化角色意識,自覺執行角色規范,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大學輔導員應形成角色意識,認識到自己所擔當的社會責任,并通過角色行為規范指導自己的行為。
角色學習和角色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兩個基本點,都是角色規律化的基礎,通過角色的學習可以為角色建設提供最為先進的理論依據。所以,在校大學生的健康發展、能力提高、修養的提高要求高校輔導員教師要不斷進行角色學習和角色建設。高校輔導員角色學習包括對輔導員工作的義務、規范、權利等方面的內容,而角色的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制定相關的角色規范,從而不斷強化輔導員的服務意識。從唯物角度來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學習是角色建設的基礎,只有讓輔導員不斷進行角色學習,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角色建設,同時,大學角色的不斷建設,又可以促進輔導員更好地進行角色義務,不斷增強輔導員的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只有通過角色學習,才能為大學輔導員的角色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大學輔導員的角色學習與角色建設相互交叉,并不存在明顯的界限。大學輔導員角色學習的關鍵是增強大學生的角色意識,而大學輔導員的角色建設過程,本身又是一個角色學習的過程。大學輔導員角色意識的增強必須通過角色學習來逐漸培養和強化,大學輔導員通過角色學習內化為角色行為規范的過程,其本質也是增強其角色意識的過程。因此,大學輔導員的角色學習、角色建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大學輔導員作為大學管理的基層實踐者,對大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大學輔導員制度完善勢必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大學輔導員是學生日常事務的管理者,是學生生活的指導者,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分析了大學輔導員的角色學習和角色建設的內容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認為角色學習和角色建設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正確認識兩者的關系,才能真正推動我國大學輔導員隊伍的發展。
[1] 范惠瑩.高校輔導員角色維度探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25-26.
[2] 魏義梅.論高校輔導員角色自我覺知[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2):81-83.
[3] 靳玉軍,李曉娟.高校輔導員近30年來的角色演變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0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