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廣
(濟鋼集團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山東濟南 250101)
經濟與管理
濟鋼發展鋼材深加工產業的探索
李梅廣
(濟鋼集團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山東濟南 250101)
當前鋼材深加工產業存在材料型深加工、營銷型深加工、產業型深加工3種發展模式。濟鋼現階段鋼材深加工產業規模較小,產品檔次較低。提出了濟鋼未來鋼材深加工產業應該在資源整合、延伸產業鏈的基礎上,重點開拓產業型深加工、發展新興產業中的高端裝備等領域。
鋼材深加工;發展模式;資源;產業鏈
當前鋼鐵冶金行業產能過剩,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發展鋼材深加工是我國鋼鐵行業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實現由制造商向服務商轉型發展的重要產業。對濟鋼而言,是促進濟鋼調結構、轉方式、減量提質、產業增效的一個重要平臺和載體。經過20余年的發展,濟鋼己經基本形成了鋼板配送剪切、鋼結構、冷彎型鋼、復合板等鋼材深加工產業。濟鋼鋼材深加工業務起步雖然較早,但從目前情況看,與國內外鋼鐵企業相比產業規模較小,產品檔次較低。濟鋼應依托現有產業優勢,不斷擴大規模,提高產品附加值,做大做強鋼材深加工產業,帶動主業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
鋼材深加工是指對來自鋼鐵企業各種鋼鐵產品(板、管、型、線)做進一步的加工而制成各種終端制造業(建筑、汽車、船舶、電器等)所需的零(構)件的工藝過程[1]。鋼材深加工以產業鏈的延伸深度可分以下3類:材料型深加工、營銷型深加工、產業型深加工[2]。
材料型深加工:產品深度加工后仍屬于原材料性質,是鋼鐵產品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鋼廠都在重點發展,普通產品不斷有過剩危機,抗風險能力較弱,需要生產差異化、特色化產品,走高端路線。如鋼鐵材料中涂鍍層處理、高精密棒材等。
營銷型深加工:加工模式是服務用戶的一系列業務,是連接鋼鐵與最終用戶的增值鏈。國內寶鋼、武鋼及海外鋼企等已完成網絡布局,購并整合將是未來大勢所趨,可與下游企業成立戰略聯盟或通過參股或并購進行綁定。如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等。
產業型深加工:通過加工產品介入以鋼材為主要原材料的獨立產業,是鋼材應用產業鏈中的一環。特點是抗風險能力較強,發展突破難度較大,可針對新興產業等領域尋找機會突破。如鋼結構、金屬制品、緊固件、汽車零部件等。
世界發達國家鋼材的綜合深加工比可達50%以上,其中線材達60%、棒材達40%、管材達30%、板材達70%左右。國外鋼鐵企業一般采取自辦企業模式和參股企業模式來參與鋼材深加工。自辦企業模式是鋼企對于一個深加工領域或行業經過了長期的資金技術投入和市場培育,一旦形成就幾乎成為壟斷性的行業。如蒂森克虜伯公司的蒂森電梯和汽車零部件的銷售超過了鋼鐵的銷售額。我國一般鋼材的深加工比僅為10%~15%,企業的規模、技術水平、產品附加值都不高。國內做的好的企業,如寶鋼獨有的制罐技術、武鋼激光拼焊、首鋼的汽車零部件、邢鋼線材加工等,都值得借鑒。
當前,濟鋼從事鋼材深加工業務的子公司有十幾家,其中冶建公司、標準件廠、鐵合金廠、水文公司、商貿公司5家單位均是利用濟鋼的廢次材進行加工或簡單的鋼板切割下料,受原材料檔次限制,產品檔次較低,規模也有限。復合板公司和鋼結構公司這兩個公司建成投產近10 a來,產品規模和檔次一直沒有實現質的提高。冷彎型鋼公司和山東嘯創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產品檔次和規模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但由于投產時間較短,加上目前鋼材市場的持續低迷,效益情況還需要時間來驗證。濟鋼鋼材深加工主要由子公司和合資公司主導,具體業務涉及鋼材下料剪切配送、鋼結構、冷彎型鋼、復合板等眾多領域,但都沒有發展壯大和附加值較高具有獨占性的產品,存在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加工能力分散,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產業。多數子公司都涉及鋼材深加工業務,但規模小、布局分散、科研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同一目標市場競爭激烈;針對同一有限資源重復投資建設,造成無序競爭,原材料不足;利用正品鋼材、面向高端目標市場的深加工業務少,利用廢次材、面向低端目標市場的深加工業務多。
2)原料缺乏高端及特色差異化產品。當前,鋼材深加工領域附加值較高的產品主要集中于汽車、航天軍工、核電、鐵路等相關的配套領域。濟鋼產品以中厚板為主,并且高端及特色差異化產品較少,冷熱軋薄板產品定位低端,因此造成深加工產品市場競爭激烈,附加值較低。
3)加工產品覆蓋面窄,無法滿足客戶一站式需求。鋼材深加工行業面對的是大量零散的用戶,需求產品往往生產數量少、品種規格多,生產組織復雜。而濟鋼現有的生產條件生產覆蓋的規格不全,難以滿足客戶的多種規格需求,無法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造成產品利潤降低及客戶穩定性差。
4)機制不靈活,管理乏力。目前國內鋼材深加工產業是以民營企業為主,濟鋼相對民營企業機制不靈活。
4.1 整合資源
當前濟鋼部分子公司雖然都涉及鋼材深加工業務,但科研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建議整合各子公司深加工方面資源,成立金屬公司,達到產銷研一體化。另外,為了滿足客戶的一站式服務的需求,濟鋼可以探索與其他鋼材深加工企業實現戰略合作的模式,實現產品的配套,完善產品系列。
4.2 建立靈活管理機制
為了在與民企競爭中占得先機,需在生產經營上建立靈活的管理機制,采取投資、合資、合作、兼并擴張、參股等多種運作模式。對于有穩定下游客戶資源、效益可觀、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可通過直接投資或與其他相關企業合作來進行;對于市場變化大的小型項目,以場地、設備、優惠政策等進行招股或參股,可有效規避風險,有利于企業靈活發展。
4.3 延伸產業鏈
合理定位濟鋼產品特色,積極和下游客戶建立戰略聯盟或以參股形式拓展營銷型深加工模式。1)利用船板種類齊全的優勢建立船板加工配送中心。對船廠所需材料進行調配,并先期進行噴丸、涂漆、剪切加工。這樣有利于船廠減少場地、資金占用,實現零庫存,也有利于鋼廠生產組織、合理安排計劃。2)成立專用車基地配送中心。通過對山東及濟南周邊專用車等企業進行調研,發現這些廠家都有鋼板加工配送的需求,可以此為依托建立專用車板材深加工和零部件供應基地。
4.4 依托產業型深加工開拓新市場
積極開展產業型深加工。當前,中國制造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國家大力發展城鎮化的政策為鋼廠發展產業型深加工提供了契機。濟鋼可首先在具有原料優勢的鋼結構、復合板制品等領域重點突破。通過產業鏈延伸來支持鋼鐵主業的進一步發展,最大限度地追求正協同,減小或避免負協同。
1)鋼結構。鋼結構件除用于建筑業外,還廣泛應用于各種建設工程,如橋梁、地鐵與礦山坑道支架、石油平臺支架、高速公路護欄等[3]。因鋼結構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容易修復和回收利用、可節約資源和符合環境保護政策等優勢,獲得國家大力扶持發展。如當前國家大力提倡的住宅產業化項目便是發展鋼結構產業的契機之一。
2)復合板:濟鋼產不銹鋼復合板在化工、冶金、石油等設備領域已有所應用,因其成本較低、替代性強,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濟鋼可根據下游不銹鋼設備用戶需求,開發特色差異化產品,如復合板型鋼、復合板罐車、復合板管道等,在復合板領域獲得較大發展。
4.5 發展高端裝備制造
當前,普通的鋼材深加工行業預計在2~3 a內將會面臨過剩風險,因此濟鋼不僅要做有特色、差異化的深加工產品,更要進一步延伸到終端制造產品領域。依托重機公司等子公司制造基礎,開發新型高端制造裝備,如軍工改裝車輛、新型礦山設備、垃圾處理裝備、文化娛樂設施等產業領域,增強抗風險能力。
4.6 發展新興產業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各國都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產生一大批新興的工業領域及建立新的營銷型深加工產業聯盟。建議對新能源汽車底盤、太陽能支架、風電軸承環、生物質能源設備、海洋鉆井平臺、海上風電設備等方面的用鋼新需求進行深入調研,尋求深加工良機。
[1]陳其安,丁波.鋼材深加工和技術延伸[D].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技術部,2012.
[2]杜文杰.完善鋼材深加工產業鏈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3):276.
[3]張樹堂,周積智.應重視發展鋼材深度加工領域[J].山東冶金,2006,28(3):17-20.
Exploration on Developing Steel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in J inan Steel
LI Meiguang
(The Planning Department of Jin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Jinan 250101,China)
In the current,there are three kind of development model for steel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included materials,marketing and industrial deep processing.Steel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in Jinan Steel is a smaller scale and low product class now.The steel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in Jinan Steel needs to mainly develop industrial steel deep processing and to develop top equipment in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chain.
steel deep processing;development model;resource;industrial chain
F426.31
:B
:1004-4620(2014)01-0065-02
2013-01-17
李梅廣,男,1976年生,2006年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材料學專業,碩士。現為濟鋼發展規劃部工程師,從事戰略管理及新興產業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