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福
摘 要 語文教學新理念要求“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是現代語文教學的發展方向。教師應全面貫徹新的教學理念,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模式中,平等的表達觀點,獲得新知,這樣才更有助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參與
在語文教學新理念的感召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已經成為現代語文教學的趨勢。語文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心理水平,鉆研教材,精心備課,積極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盡情展示自己,自由而平等的表達觀點,吐露思想,這樣才能更加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創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語文教師要徹底改變過去的高高在上的姿態,要平等對待學生,真誠的信任學生。教師要換位思考,要嘗試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且還要嘗試以不同學生的視角,從多個方面來考慮學生的認知感受。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他們的見解,對于學生正確、合理觀點,教師要積極回應并給于激勵,對錯誤的觀點,也要以鼓勵為主,啟發引導學生繼續探索。教師要努力創建健康積極的、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創建一種愉快、寬松、公平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敢于和樂于參與課堂的活動,師生之間的交流才能順暢而真誠,才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從而讓課堂教學更加富于活力和吸引力。教師要積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學會控制情緒,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學生,上好每一堂課。教師要努力讓學生們意識到:我是這節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我參與的課堂才是精彩的。要使那些有學習后進的學困生認識到,在這樣的課堂上沒有人瞧不起他們,他們也可以獲得成功。要讓有不好學習習慣的學生認識到:只要他們能夠改正錯誤,老師和同學就會會寬容他們。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讓學生以教學主體的地位參與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要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加平等、更加民主、更加快樂和自由。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班上的全體學生都可以自信的面對語文知識,自覺、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前提,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求教師真正的給予學生以理解與信任,創建自由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
二、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課堂的能力
要想持續的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進一步的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語文教師就必須切實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能力。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多方入手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從而讓學生切實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教育引導學生能夠進行條理清晰的思維,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讓正確的思考方式和良好的語言的表述能力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在語文課堂提問方面,教師要精心挑選,精心設計,從環環相扣的問答中,讓學生體驗追尋真知的快樂,讓小學生在問答中學會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善于引導學生,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慢慢學會思考問題的正確方法,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啟發和鼓勵小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覺學習,一邊學習一邊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為積極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語文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三、積極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有利于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感,只要語文教師善于挖掘這些因素并加以充分利用,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兒童對學習過程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學生拓寬眼界、獲取知識、豐富內心活動的強大推動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緊緊吸引學生的關注,讓小學生在濃郁的興趣中進行學習,從而培養起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抓住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歡聽故事、喜歡表演、喜歡朗誦詩詞的特點,要有意識的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些故事會、小節目、小游戲等課堂情境,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然后讓學生互相評價,互相討論,在合作與探究中完成對新知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工具,借助其聲情并茂,畫面如身臨其境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聲、畫中暢游,在快樂中學習,并把這種多媒體技術帶來的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轉化為認知興趣。總之,語文教師要牢牢把握學生的興趣所在,在激發、調動學生興趣的過程中,促進、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參與課堂教學,必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努力教會學生參與課堂的方法
讓小學生參與語文課堂教學,學生成了教學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主演”已經成了學生,而語文教師則成了名副其實的“導演”。學生參與教學的語文課堂,師生是雙向互動合作與互相探討的平等關系。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手段,積極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教師還教會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語文老師要鼓勵小學生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樣成愛讀書、愛觀察、愛問為什么的好習慣。要鼓勵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質疑和提問,培養他們善于抓住重點、在討論中獲得知識的習慣,只有形成了習慣,他們才會在以后的教學中自然而然的參與課堂教學,這樣才更有助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基隆著.《論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信度與效度》
[2]教育部編寫.《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3]全國中語會青年教師研究中心編.《于漪語文教育藝術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