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趙化軍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分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中職生學習主動性調查與思考
劉小平,趙化軍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分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影響中職生學習的因素很多,主動性是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對學生的專業選擇、學習方法、學業態度和網絡使用等方面的調查和分析,發現學生有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的愿望,但主觀努力不夠。因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找回自信、樹立信心;其次要更新觀念,幫助學生成人、成才;再次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中職生;學習主動性;專業選擇;學業態度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對象主要是經過普通高中篩選后的初中畢業生,他們是應試教育的失意者,大多懷著復雜的心情來到中職學校學習。為此,中職教師要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為提高中職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我們對中職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1.1 調查對象與時間
本次調查對象為某校2011級全體學生,調查時間為第二學年的第一個月。
1.2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專業的選擇及相關問題,學習方法,學業態度(含學習的主動性、學業的關注度)和網絡的使用等幾個方面。
1.3 資料搜集方法
調查按計分冊號,采用系統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1/3的學生,用問卷調查形式搜集所需要的資料。本次調查共發放和回收調查表322份,其中有效問卷318份。
2.1 專業相關問題
首先,從專業選擇上看,近70%的學生所學專業是由父母或親戚選定的,不到1/4的是由自己確定的。這一方面反映學生選擇專業時是被動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依賴性。但是經過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81.8%)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見表1、表2)。
其次,從對職業崗位要求的了解程度來看,近2/3的學生比較了解,超過1/3的學生不了解或不想了解。說明雖然部分學生喜歡本專業,但有一定的盲目性(見表3)。
再次,從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來看,約70%的學生對半數以上內容有學習興趣,對所學知識是樂于接受的(見表4)。

表1 專業選擇情況

表2 對所學專業喜歡情況

表3 對未來職業崗位要求的了解程度

表4 對本專業課程內容學習興趣狀況
2.2 學習相關問題
學習的計劃性只調查了3個方面(見表5),分別是每周學習是否有計劃、課前是否預習、課后是否復習。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0.1%的學生有每周學習計劃,58.5%的學生偶爾做學習計劃,有31.4%的學生很少或從未做過學習計劃。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情況更差一些,只有很少的學生經常開展,部分學生偶爾為之或從未做過。一方面反映學生的學習依賴性強,對學習專業知識所做的主觀努力不夠;另一方面說明大部分學生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當。

表5 學習的計劃性[n(%)]
學習主動性調查內容包括當學習遇到困難是否會向老師或同學尋求幫助,當成績不好時是否會改變學習方法和參加第二課堂活動3個方面(見表6)。調查顯示,只有21.1%的學生在學習遇到困難時會經常尋求幫助;在成績不好時,只有18.9%的學生會嘗試改變學習方法;只有10.7%的學生經常參加由學校組織的第二課堂活動。這一方面說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愿望還不夠強烈,遇到困難存在逃避的心理;另一方面反映學生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堆積問題,導致學習困難越來越大,最后放棄學習。

表6 學習的主動性[n(%)]
對學業成績的關注度調查了兩個方面:一是關心學習成績。調查表明,64.8%的學生經常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二是談論學習成績。主動和父母或親友談及自己學習成績的學生占29.6%,有45.3%的學生會偶爾談到學習成績情況。
對課堂教學的關注度是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中所涉及的名人趣事或臨床教學案例來反映的,有30.5%的學生能關注到這一內容,這一比例與主動和父母或親友談及學習成績是相吻合的。15.4%的學生很少或從未關注課堂教學(見表7)。

表7 對學業的關注[n(%)]
網絡的使用調查了3個項目,分別是每周使用網絡的時間、是否利用網絡查閱專業相關知識和網絡使用中查閱專業知識所占時間的比例。有73.3%的學生平均每周使用網絡在6小時以內。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有15.1%的學生經常查閱與專業有關的知識,近半數的學生偶爾為之。從使用時間上來看,有1/3的學生用近30%的上網時間查閱專業知識(見表8~10)。

表8 平均每周使用網絡的時間

表9 利用網絡查閱專業知識情況

表10 使用網絡時用于查閱專業知識所占時間的比例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比較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主觀愿望還是想學有所長。但客觀上不想面對困難,努力還不夠,可能是不想努力,亦或是不知道如何努力。
與普通高中生“上大學、做白領、成大師”等一系列美好的遠景相比,中職生顯得更加務實。當前,中職教育的社會認知度較低,直接抑制了學生要求上進的動力。
依據本次調查情況,中職學校急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1 幫助學生找回自信,樹立信心
中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給學生以足夠的尊重,要把“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到學校生活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進而樹立生活的信心。其次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布置一些適宜的工作任務,及時肯定學生每一個小的進步,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愉悅,感受融入班集體的快樂[1],幫助學生找回自信。
3.2 更新觀念,幫助學生成人、成才
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多樣化的人才觀[2],在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適時約束學生的不規范行為,使其逐步過渡到自覺規范自身行為,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和社會的有用之才。
3.3 授人以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要特別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從學生的認知策略、知識遷移、記憶策略、學習效果、學習品質等方面,采用符合學生特點的、直觀的、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習效率[2]。要根據職業教育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模式,根據課程內容的認知規律教會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同學生一起克服所面臨的學習困難。同時,可利用學生喜歡使用互聯網的特點,適度布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案例、小報告,要求學生在網上收集有關素材,然后在課堂上集中討論,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長,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1]王貴云,胡克祖.中職學生學習態度探析[J].中等職業教育,2012(10):16-19.
[2]陳東林.醫藥高職生學習狀況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7):119-120.
G526.5
B
1671-1246(2014)01-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