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慶
(武漢大學法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我國體育法學研究萌芽于20世紀80年代,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它研究的重心之一就是體育法律制度。遺憾的是,時至今日我們并沒有看到一部全面研究中國體育法律制度及其法律適用的體育法學論著出現,散見于體育法學教材中的體育法律制度只是膚淺的介紹,充其量只能滿足科普的需要,與全面和深入研究相去甚遠。讓人倍受鼓舞的是,康均心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最近的一本新書《SPORTS LAW IN CHINA》的出版面世很好的彌補了上述遺憾??到淌谑俏錆h大學法學院體育法專業的博士生導師,他在體育競技沖突的刑事解決機制領域多有著述,尤其在研究反興奮劑和體育競技沖突解決領域成果突出,并且這些成果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正是看重康教授在學術上的造詣和涵養,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邀請康教授撰寫《SPORTS LAW IN CHINA》,讓他承擔國際合作項目:“國際法律大百科全書——中國體育法部分”,在前期研究積累的基礎上,經過兩年多的精心準備和辛勤撰寫,康教授的研究成果“SPORTS LAW IN CHINA”于2012年底在荷蘭出版面世。該書是多卷本國際法律大百科全書中的一卷,它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國對體育法制建設到體育法治建設的歷程。該書重點研究了:(1)中國體育法律制度演進的路徑;(2)中國體育法律制度對人權保障的興起與逐步同步保障;(3)中國體育在后奧運時代競技體育沖突與群眾體育沖突的解決;(4)中國體育法學的研究隊伍建設過程與研究內容的歷變。
一部學術專著有合理、恰當的體例編排可以使其內容得到更清晰更有條理的展現。我認為該書的體例編排是科學的,與其他學術專著不同,本書的體例表現為兩個特點即全面性和重點突出。具體來說,(1)全面性方面。通常認為,專題論述中講求緊扣一個主題層層推進、循序展開,思維縝密、娓娓道來,突出研究重心、問題集中、深度論述,這些是一部優秀學術專著的邏輯常態。該書共計四部分,集中論述了中國體育法及其法學的產生、中國現行體育法律文件、體育領域相關的法律問題和中國體育法學研究隊伍的成長道路。該書的獨特之處在于整體內容全面的基礎上具體章節論述的全面,如該書第二部分全面解構了中國現行體育法律文件,具體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中國現行體育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中國現行體育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和中國體育現行地方性法規,如此之全面,可謂是“一書在手、應有盡有”。更為可喜的是,書中對這些法律規范進行了客觀評價,比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的缺陷及修改都做了詳述,直擊體育法研究的熱點問題,學術參考價值極高;(2)重點突出方面。該書四部分內容中著墨最濃的部分是對體育領域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它是本書的核心所在,更是本書的特色和精華所在。在本部分的論述中,以問題為中心、以法律部門為框架,全面論述了體育民商事、體育刑法、體育行政法、體育經濟法和體育程序法的相關法律問題。這一部分是對于體育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綜述和作者的觀點展示,能有這樣大篇幅的集中、客觀論述,沒有對該領域研究的深度認識和長期的學術積淀是難以觸及的,事實上,就本部分而言它已經彌補了國內體育法研究的空白。
評價一本書的好壞除了看體例編排或邏輯結構外,還要看它的價值。當然,學術專著價值的評價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讀者的教育背景、視角和讀書期待等方面的不同,對學術作品的判斷標準也有所不同,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本書出版面世以后幾個同窗好友爭相閱讀此書,閱讀完以后交流讀書心得時,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見解,雖然觀點不盡相同,但其中的兩點體會是相同的,大家普遍認為:首先,該書具有學術開創價值。大家都知道,國外的體育法學研究相對比較成熟,除了具有良好的法治環境外,還緣于它們具有體育法的研究隊伍和研究機構,當然也與高質量的學術專著不斷面世有關,因此在國內外的學術交流中,我們總是單方面吸收外國體育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于拿不出相關的英文研究成果,單方面“互動”的痕跡很重,客觀而言,達不到雙向交流的效果??到淌谶@本全英文專著——《SPORTS LAW IN CHINA》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種交流模式,全英文落墨為國外學者全面深入了解中國體育法律制度及其研究現狀開辟了道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毋容置疑,該書是具有開創性的;其次,該書具有實用價值。理論和實踐結合是很多專著追求的目標,因為只有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才更能體現著作的實用價值,“一個從來沒有在實踐中應用的理論是無用的理論”,但是要想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是不容易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該書更具實用價值。與其他體育法研究不同,該書根據我國體育法的效力層次進行分類研究,給國內外讀者展示了一個不同效力等級、結構完整、體例科學的中國體育法律制度體系,這樣的劃分方法會讓讀者感到一目了然,對于法律的了解和適用都大有益處。具體來說,該書中第二部分全面解構了中國現行體育法律文件,而第三部分歸納體育領域相關的法律問題,第三部分實踐正是對第二部分中國現行體育法律法規的直接運用,兩者邏輯對照良好、相得益彰,為體育法律法規的應用提供參考,不僅能滿足讀者對法律知識了解的需要,而且能滿足法律實務工作者實踐工作需要,不得不說,這是該書的其中一個亮點所在。
事實上,作為中國第一家設立體育法學專業博士點的法學院所,武漢大學法學院是一直致力于體育法學的研究,被學界譽為中國體育法學學術研究的重地,在老一輩法學家韓德培先生的關心下,體育法學逐漸成長為新型的法學學科。武漢大學法學院體育法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法與人權、體育仲裁、體育與刑法等。經過數年的學術耕墾,從珞珈山走出的體育法學者已經逐步在學界站穩了腳跟,武漢大學法學院也已經成為中國有影響的體育法研究基地。一批體育法學術著作的相繼問世大大拓展了體育法的研究領域,一些學術專著已經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些專著還填補了國內外研究的空白,該書就是其中的典范。該書由荷蘭Wolters Kluwer出版社出版發行。該出版社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其出版的圖書、期刊一向以高品質著稱,備受國內外專家和學者的信賴和贊譽,出版社選擇該書進行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該書的價值。該書是一本研究中國體育法的英文著作,就本人對中國體育法研究的了解,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一本研究中國體育法的外文著作,作為中國第一部體育法學的英文書籍,它對于推動世界對認知中國體育法制建設到體育法治建設的歷程以及中外體育法學術交流都將具有重大意義。
任何一本書不可能適合全部讀者,它都有自己適合的閱讀對象。我認為,該書的閱讀對象也不是漫無邊際的,它是有一定范圍的。個人認為,該書適合于對體育法有興趣的大眾讀友,做普法之用;適合于體育專業的學生和競技體育相關從業者,作知法之用;適合于致力于體育法研究的學者,可利研究之便;適用于致力于了解和研究中國體育法的外國讀者,做交流之用。當然,本書也是體育院、系和法學院所體育法學教學特別是專業英語教學中的難得的教材。體育院、系和法學院所肩負著培養體育教師、體育管理、法學研究和實務人才的重任,應當對學生加強體育法制宣傳和教育工作,合理使用該書,培養他們的法制意識、研究和實務能力,使之在工作中不但能自覺地依法辦事,而且能運用法律處理體育糾紛問題。另外,運用該書也對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大有益處。
眾所周知,一部學術專著無論多么出眾,都不無瑕疵。該書是全英文著作,對于一些英語閱讀能力欠缺的讀者來說,研讀該書是會存在困難的,如果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改善文字編排結構,出版一部中英文對照版本將會為讀者閱讀提供方便,期待新版本的出版。上面只是自己的愚見,本人對該書的些許評價充其量是該書的“學術快餐”,以饗讀者?!禨PORTS LAW IN CHINA》不知我是否誤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