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華 馬劍飛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DN)臨床療效和優勢。 方法90例早期DN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兩組均予常規西醫基礎治療,觀察組同時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指標及不良反應。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89%,顯著低于觀察組(93.33%)(P<0.05);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紅蛋白(GHbA1)、尿微量白蛋白(UAER)水平較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5.56%與1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7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98-03
DN是糖尿病微血管非常嚴重的一種并發癥,為終末期腎病的最為主要的誘因[1]。目前DN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晰,也尚無有效的藥物阻止其發生與惡化等。因此,應加強對早期DN進行有效治療,本研究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90例早期D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的肝、心及造血系統等疾病者;有精神病或者精神病史者;產婦及過敏體質者。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齡53~75歲,平均(68.6±10.3)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19±0.15)年;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病程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方案均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全過程跟蹤。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健康宣教,積極、有效地進行飲食控制,采用運動療法,肌注胰島素,起始用量為(0.3~0.5)U/kg,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最大用量達(0.8~1.0)U/kg,直到血糖達標為止,其標準為FPG<7.0mmol/L,2hPG<8.0mmoL。以及阿卡波糖50mg嚼碎吞服,每日3次,早、中、晚餐口服進行降糖治療,氟伐他汀40mg/次,1次/d降血脂,口服纈沙坦80mg,1次/d;降尿蛋白排泄等治療[5]。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包括:桑葚子12g、枸杞子15g、覆盆子15g、仙靈脾12g、白芍15g、旱蓮草15g、丹皮20g、女貞子15g、菟絲子20g、熟首烏20g,水煎1000mL,1劑/d,分早晚2次服用。療程2周。
1.3 療效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完全緩解:24h UAER保持正常水平,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顯效:24h UAER減少≥40%,且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24h UAER減少量<40%,且患者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無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及處理,計量及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與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對照組完全緩解、顯效及有效例數分別為10例、12例及9例,臨床總有效率達68.89%(31/45);觀察組完全緩解、顯效及有效例數分別為18例、19例及5例,臨床總有效率達93.33%(42/45)。兩組療效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029,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對比分析
由表1可知,兩組治療前后FPG、2hPG、Scr、GHbA1、UAER水平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治療后FPG、2hPG、Scr及UAER水平差異也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分析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x2=1.973,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因此該病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7]。糖尿病對患者產生的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該病具有多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嚴重地威脅了人類的健康。對早期DN患者進行診斷與采取及時的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臨床價值,由于早期DN多無癥狀或者癥狀并不顯著,很容易漏診。如果及時地對其加以治療,那么能夠有效地延緩病程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如果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將會使得病情加重,而逐漸發展成為腎衰竭,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應該對DN患者進行早期診斷[8]。
DN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消渴病日久出現的水腫、脹滿、吐逆、腎消以及關格等病癥與DN的臨床表現非常類似[9]。如《圣濟總錄》中有記載“消渴……此病久不愈,能為水腫癰疽之病。”《仁齋直指方》中有記載“消渴……甚而水氣浸漬,溢于肌膚,則脹為腫滿。”《雜病源流犀燭》中有記載“有消渴后身腫者,有消渴面目足膝腫而小便少者。”上述記載均指出消渴病日久會出現水腫及脹滿等癥。對于該病的發病機制,歷代名醫名家各有論述,現在已統一認為是“本虛標實”。本研究主要采用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DN患者,一般情況下,該病初始多數以燥熱為主,病程長者,陰虛與燥熱互見,病久則以陰虛為主。按照中醫辨證治療的原則,早期DN是以腎虛為本,燥熱以及血盛為目標,自擬的滋腎固精涼血保腎藥方恰恰是針對其發病特征,下消日久,陰損而腎虛,因此以滋補腎陰以及固精縮尿治其本,佐以涼血清熱。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FPG、2hPG、Scr、GHbA1、UAER水平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與許漢明等[9]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顯著,與西醫基礎治療方法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郭家安,王紅燕.益氣養陰補腎活血方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3,28(9):1348-1349.
[2] 瞿偉,李靖.中醫為主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26例[J].河南中醫,2009,29(9):880-881.
[3] 李春桂,苗桂珍,朱學敏.益氣養陰清熱活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33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9,31(8):1133-1135.
[4] 劉秀萍,李建民.糖尿病腎病病機演變規律初探[J].中醫學報,2010,25(4):672-673.
[5] 劉瑞杰,周麗麗.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52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31(7):26-27.
[6] 馬健,張麗麗,李永華.中醫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進展[J].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8,25(1):16-18.
[7] 燕經堂.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2):36-37.
[8] 李淑彥,宋維明,楊露梅.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0,8(7):77-78.
[9] 許漢明.滋腎固精涼血方聯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2):68-70.
(收稿日期:2013-11-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DN)臨床療效和優勢。 方法90例早期DN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兩組均予常規西醫基礎治療,觀察組同時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指標及不良反應。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89%,顯著低于觀察組(93.33%)(P<0.05);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紅蛋白(GHbA1)、尿微量白蛋白(UAER)水平較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5.56%與1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7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98-03
DN是糖尿病微血管非常嚴重的一種并發癥,為終末期腎病的最為主要的誘因[1]。目前DN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晰,也尚無有效的藥物阻止其發生與惡化等。因此,應加強對早期DN進行有效治療,本研究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90例早期D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的肝、心及造血系統等疾病者;有精神病或者精神病史者;產婦及過敏體質者。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齡53~75歲,平均(68.6±10.3)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19±0.15)年;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病程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方案均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全過程跟蹤。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健康宣教,積極、有效地進行飲食控制,采用運動療法,肌注胰島素,起始用量為(0.3~0.5)U/kg,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最大用量達(0.8~1.0)U/kg,直到血糖達標為止,其標準為FPG<7.0mmol/L,2hPG<8.0mmoL。以及阿卡波糖50mg嚼碎吞服,每日3次,早、中、晚餐口服進行降糖治療,氟伐他汀40mg/次,1次/d降血脂,口服纈沙坦80mg,1次/d;降尿蛋白排泄等治療[5]。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包括:桑葚子12g、枸杞子15g、覆盆子15g、仙靈脾12g、白芍15g、旱蓮草15g、丹皮20g、女貞子15g、菟絲子20g、熟首烏20g,水煎1000mL,1劑/d,分早晚2次服用。療程2周。
1.3 療效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完全緩解:24h UAER保持正常水平,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顯效:24h UAER減少≥40%,且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24h UAER減少量<40%,且患者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無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及處理,計量及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與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對照組完全緩解、顯效及有效例數分別為10例、12例及9例,臨床總有效率達68.89%(31/45);觀察組完全緩解、顯效及有效例數分別為18例、19例及5例,臨床總有效率達93.33%(42/45)。兩組療效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029,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對比分析
由表1可知,兩組治療前后FPG、2hPG、Scr、GHbA1、UAER水平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治療后FPG、2hPG、Scr及UAER水平差異也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分析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x2=1.973,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因此該病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7]。糖尿病對患者產生的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該病具有多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嚴重地威脅了人類的健康。對早期DN患者進行診斷與采取及時的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臨床價值,由于早期DN多無癥狀或者癥狀并不顯著,很容易漏診。如果及時地對其加以治療,那么能夠有效地延緩病程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如果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將會使得病情加重,而逐漸發展成為腎衰竭,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應該對DN患者進行早期診斷[8]。
DN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消渴病日久出現的水腫、脹滿、吐逆、腎消以及關格等病癥與DN的臨床表現非常類似[9]。如《圣濟總錄》中有記載“消渴……此病久不愈,能為水腫癰疽之病。”《仁齋直指方》中有記載“消渴……甚而水氣浸漬,溢于肌膚,則脹為腫滿。”《雜病源流犀燭》中有記載“有消渴后身腫者,有消渴面目足膝腫而小便少者。”上述記載均指出消渴病日久會出現水腫及脹滿等癥。對于該病的發病機制,歷代名醫名家各有論述,現在已統一認為是“本虛標實”。本研究主要采用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DN患者,一般情況下,該病初始多數以燥熱為主,病程長者,陰虛與燥熱互見,病久則以陰虛為主。按照中醫辨證治療的原則,早期DN是以腎虛為本,燥熱以及血盛為目標,自擬的滋腎固精涼血保腎藥方恰恰是針對其發病特征,下消日久,陰損而腎虛,因此以滋補腎陰以及固精縮尿治其本,佐以涼血清熱。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FPG、2hPG、Scr、GHbA1、UAER水平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與許漢明等[9]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顯著,與西醫基礎治療方法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郭家安,王紅燕.益氣養陰補腎活血方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3,28(9):1348-1349.
[2] 瞿偉,李靖.中醫為主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26例[J].河南中醫,2009,29(9):880-881.
[3] 李春桂,苗桂珍,朱學敏.益氣養陰清熱活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33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9,31(8):1133-1135.
[4] 劉秀萍,李建民.糖尿病腎病病機演變規律初探[J].中醫學報,2010,25(4):672-673.
[5] 劉瑞杰,周麗麗.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52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31(7):26-27.
[6] 馬健,張麗麗,李永華.中醫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進展[J].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8,25(1):16-18.
[7] 燕經堂.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2):36-37.
[8] 李淑彥,宋維明,楊露梅.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0,8(7):77-78.
[9] 許漢明.滋腎固精涼血方聯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2):68-70.
(收稿日期:2013-11-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DN)臨床療效和優勢。 方法90例早期DN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兩組均予常規西醫基礎治療,觀察組同時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指標及不良反應。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89%,顯著低于觀察組(93.33%)(P<0.05);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紅蛋白(GHbA1)、尿微量白蛋白(UAER)水平較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5.56%與1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7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98-03
DN是糖尿病微血管非常嚴重的一種并發癥,為終末期腎病的最為主要的誘因[1]。目前DN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晰,也尚無有效的藥物阻止其發生與惡化等。因此,應加強對早期DN進行有效治療,本研究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90例早期D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的肝、心及造血系統等疾病者;有精神病或者精神病史者;產婦及過敏體質者。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齡53~75歲,平均(68.6±10.3)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19±0.15)年;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病程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方案均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全過程跟蹤。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健康宣教,積極、有效地進行飲食控制,采用運動療法,肌注胰島素,起始用量為(0.3~0.5)U/kg,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最大用量達(0.8~1.0)U/kg,直到血糖達標為止,其標準為FPG<7.0mmol/L,2hPG<8.0mmoL。以及阿卡波糖50mg嚼碎吞服,每日3次,早、中、晚餐口服進行降糖治療,氟伐他汀40mg/次,1次/d降血脂,口服纈沙坦80mg,1次/d;降尿蛋白排泄等治療[5]。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包括:桑葚子12g、枸杞子15g、覆盆子15g、仙靈脾12g、白芍15g、旱蓮草15g、丹皮20g、女貞子15g、菟絲子20g、熟首烏20g,水煎1000mL,1劑/d,分早晚2次服用。療程2周。
1.3 療效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完全緩解:24h UAER保持正常水平,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顯效:24h UAER減少≥40%,且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24h UAER減少量<40%,且患者腎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無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及處理,計量及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與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對照組完全緩解、顯效及有效例數分別為10例、12例及9例,臨床總有效率達68.89%(31/45);觀察組完全緩解、顯效及有效例數分別為18例、19例及5例,臨床總有效率達93.33%(42/45)。兩組療效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029,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對比分析
由表1可知,兩組治療前后FPG、2hPG、Scr、GHbA1、UAER水平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治療后FPG、2hPG、Scr及UAER水平差異也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分析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x2=1.973,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因此該病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7]。糖尿病對患者產生的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該病具有多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嚴重地威脅了人類的健康。對早期DN患者進行診斷與采取及時的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臨床價值,由于早期DN多無癥狀或者癥狀并不顯著,很容易漏診。如果及時地對其加以治療,那么能夠有效地延緩病程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如果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將會使得病情加重,而逐漸發展成為腎衰竭,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應該對DN患者進行早期診斷[8]。
DN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消渴病日久出現的水腫、脹滿、吐逆、腎消以及關格等病癥與DN的臨床表現非常類似[9]。如《圣濟總錄》中有記載“消渴……此病久不愈,能為水腫癰疽之病。”《仁齋直指方》中有記載“消渴……甚而水氣浸漬,溢于肌膚,則脹為腫滿。”《雜病源流犀燭》中有記載“有消渴后身腫者,有消渴面目足膝腫而小便少者。”上述記載均指出消渴病日久會出現水腫及脹滿等癥。對于該病的發病機制,歷代名醫名家各有論述,現在已統一認為是“本虛標實”。本研究主要采用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DN患者,一般情況下,該病初始多數以燥熱為主,病程長者,陰虛與燥熱互見,病久則以陰虛為主。按照中醫辨證治療的原則,早期DN是以腎虛為本,燥熱以及血盛為目標,自擬的滋腎固精涼血保腎藥方恰恰是針對其發病特征,下消日久,陰損而腎虛,因此以滋補腎陰以及固精縮尿治其本,佐以涼血清熱。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FPG、2hPG、Scr、GHbA1、UAER水平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與許漢明等[9]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顯著,與西醫基礎治療方法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郭家安,王紅燕.益氣養陰補腎活血方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3,28(9):1348-1349.
[2] 瞿偉,李靖.中醫為主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26例[J].河南中醫,2009,29(9):880-881.
[3] 李春桂,苗桂珍,朱學敏.益氣養陰清熱活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33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9,31(8):1133-1135.
[4] 劉秀萍,李建民.糖尿病腎病病機演變規律初探[J].中醫學報,2010,25(4):672-673.
[5] 劉瑞杰,周麗麗.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52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31(7):26-27.
[6] 馬健,張麗麗,李永華.中醫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進展[J].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8,25(1):16-18.
[7] 燕經堂.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2):36-37.
[8] 李淑彥,宋維明,楊露梅.中醫滋腎固精涼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0,8(7):77-78.
[9] 許漢明.滋腎固精涼血方聯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2):68-70.
(收稿日期:2013-1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