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鮮艷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應用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應用做出指導。方法 選擇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需行乳腺癌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完全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負面心理狀態的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結果 (1)觀察組患者負面心理狀態的發生率為17.02%(8/47),明顯低于對照組46.81%(22/47),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觀察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74%(45/47),明顯高于對照組80.85%(38/47),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應用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降低患者負面心理狀態的出現,增進醫患關系,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 乳腺癌;手術;心理護理;抑郁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128-03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婦科常見的惡心腫瘤之一[1],其發病率較高,據調查研究顯示,全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以及乳腺癌篩查工作的展開,其死亡率近年來呈下降趨勢[2-3]。本次研究為了探討心理護理應用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對我院收治的94例需行乳腺癌手術的患者在其護理工作中加強心理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需行乳腺癌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完全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7例,年齡37~56歲,平均年齡(50.8±4.7)歲,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18例、高中學歷16例、初中及以下學歷13例;對照組47例,年齡36~58歲,平均年齡(51.3±4.7)歲,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20例、高中學歷15例、初中及以下學歷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故兩組病例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4]
(1)所有患者均行彩超、MRI、病理活檢等檢查,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確診為乳腺癌[5];(2)所有患者均已婚;(3)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等嚴重疾病,亦無精神方面疾病;(4)所有患者均無手術及麻醉禁忌證;(5)遵循自愿原則。
1.3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相應檢查,根據實際情況行乳腺癌根治術,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詳細護理措施如下。(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積極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舒適的住院環境,微笑面對患者,迅速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為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該病的相關知識,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引用大量治愈的病例來降低患者對疾病的恐懼程度,鼓勵患者,增強其克服疾病的信心,時刻關心患者,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同時嚴格為患者保密;(2)術中護理:積極配合麻醉醫生進行麻醉工作,同時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情況,若有異常,及時向醫生反應并給與相應的處理措施;(3)術后護理:患者術后回到病房后,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患者清醒后對其告知本次手術的具體情況以及陪護的注意事項,由于手術需要大部分患者會切除乳腺,對患者心理造成較大的落差,因此要對患者進行言語上的鼓勵,同時也要逐步對患者的術后康復進行指導,督促其進行康復訓練。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負面心理狀態的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1.4 判定標準
(1)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參考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6],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將結果分為4個等級重度抑郁、中度抑郁、輕度抑郁、正常。負面心理狀態發生率=(重度抑郁例數+中度抑郁例數+輕度抑郁例數)/總例數×100%;(2)出院前患者對本次護理工作的評價[7],將其分為滿意、尚可、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處理與分析,患者負面心理狀態發生率以及滿意度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設定0.05,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負面心理狀態的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負面心理狀態的發生率為17.02%(8/47),明顯低于對照組46.81%(22/47),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74%(45/47),明顯高于對照組80.85%(38/47),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由于乳腺本身并未在人體生命活動的維持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因此原位乳腺癌對患者沒有致命性的影響,但是由于癌細胞容易脫落,隨著血液及淋巴液進行擴散,一旦癌細胞脫落后,形成轉移,將會對患者生命帶來巨大的危害[8]。乳腺癌的治療主要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同時輔以化療、放療,其手術方法分為保乳術和全乳切除術,由于保乳術需要嚴格的手術適應證,對未能達到保乳要求的患者需行全乳切除,對患者的心理將會帶來巨大的打擊[9]。護理工作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需要護理工作人員熟練的掌握護理操作要求,同時也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護理[10]。由于乳房作為女性最為重要的特征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手術切除后患者的心理會帶來巨大的落差,同時由于癌癥在大部分人群中造成的恐懼心理,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后依然會陷入一種恐懼、焦慮、抑郁的負面心理狀態[11],這時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讓患者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疏通將會事半功倍,同時家屬對患者的鼓勵也非常重要,因此護理工作人員要協同其家屬對患者進行溝通交流[12]。從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出現負面心理狀態的發生率為17.02%,明顯低于對照組46.81%,說明心理護理對患者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使其擺脫了負面心理的影響;同時從護理滿意度的調查情況來看,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了患者對本次住院治療的護理工作給予了肯定的答復,同時由于醫患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兩者的關系十分融洽,與護理工作人員的努力息息相關[13]。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應用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降低患者負面心理狀態的出現,增進醫患關系,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Goldhirsch A,Wood WC,Coates AS,et al.Strategies for subtypes-dealing with the diversity of breast cancer:highlights of the St Galle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Primary Therapy of Early Breast Cancer 2011[J].Annals of Oncology,2011,22(8):1736-1747.
[2] 曾穎,何文山,王唯,等.75490 例婦女乳腺疾病篩查及流行病學因素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1):1465-1467.
[3] 鄭瑩,吳春曉,吳凡.中國女性乳腺癌死亡現況和發展趨勢[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1,45(2):150-154.
[4] 張學敏,王翠,王書華.乳腺癌術后患者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4):16-18.
[5] Tang J,Rangayyan RM,Xu J,et al.Computer-aide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with mammography:recent advanc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IEEE Transactions on,2009,13(2):236-251.
[6] 康紅英,張軼杰.心身疾病與抑郁癥患者的述情障礙特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2):167-169.
[7] 張會芝,姬萍,葉芳.出院患者護理滿意度問卷初步編制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2):31-34.
[8] 楊錢,陳潔,李宏江,等.不同分子亞型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11,33(1):42-46.
[9] 孫軒,曹旭晨.乳腺癌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J].天津醫藥,2011,39(1):90-92.
[10] 劉美玲,袁秋影,黃松彬.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J].護理學報,2011,18(8):38-41.
[11] 黎彩紅.動機性訪談對乳腺癌手術患者術前心身狀況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6-7.
[12] 生桂靜.乳腺癌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0,27(1):52-53.
[13] 姚堅.建立良好醫患溝通 推進和諧醫患關系[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1):28-29.
(收稿日期: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