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濤
安徽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口譯是一個復雜的交際過程,包括理解、分析和表達三步。其中,理解源語是口譯過程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1]。如果無法理解說話人的意思,口譯就不能進行。根據Gile口譯理解公式,即C=KL+ELK+A,他認為,口譯理解(comprehension)是語言知識(konwledge of language)、非語言知識(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和分析(analysis)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2]。語調知識作為語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譯員的理解,因此應受到足夠的重視。各種語言的語音結構都包括音段結構和超音段結構,在實際語言交際中,這兩種結構是并存的。超音段結構,即語調系統,生成語言的超音段音位,主要包括重音、聲調、語調、音渡等。超音段的表達手段是音高、音強和音長,其中音高的變化在語言中的運動統稱為旋律。以音節或詞作為基本載體單位的旋律稱為聲調,以短語或小句作為基本載體單位的旋律稱為語調[3]。英漢語調主要在表態功能、語法功能和強調功能三個方面存在異同。
說話時,語調可以讓說話者表達情感和態度,故具有表態功能。說話者通過語調的變化,用同樣的句子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態度,不同的語調可以賦予喜怒哀樂不同的含義。語調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具有普遍意義的表態功能:降調表示結束和肯定,升調表示一般疑問、列舉和鼓勵,先降后升表示不確定、疑問,先升后降表示吃驚[4]。英漢語表態功能的對比主要從順序要素和韻律要素兩個方面得以體現。
英語語調的順序要素包括調冠、調頭、調核和調核位置四個層次,英語語調的表態功能在每一個層次上都有體現,但調核是表現情感狀態的最重要手段。如:
(3)Is it ^there?(表示無法忍受)
前三句的調頭相同,調核位置決定了不同的表態;而后三句調頭和調核位置各不相同,表態的差異也非常明顯。英漢口譯時,譯員必須要分清英語語調順序要素的每個層次,才能正確理解說話者要表達的意義。
漢語中,通過不同的語調也可以讓相同的句子產生不同的態度和情感,但是漢語中表態功能的實現往往是通過句首或句尾的語調變化來實現的。如:
(3)你來啦∧。(表示不耐煩)
(6)啊∨,他跑了! (表示超出預料)
前三句主要通過句尾語調變化來實現不同的表態功能,而后三句則是通過句首語調變化來實現。漢英口譯時,譯員必須要注意到漢語中句首和句尾語調的變化,正確地理解說話者的意思。
韻律要素主要指音域、調型、節奏、音強和音質等。音高的變化在英漢兩種語言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就音高特征來說,漢語中的四個聲調分別是平調、升調、曲折調和降調;根據O'Connor和Arnold的研究,英語有7種語調調型:低降、高降、低升、高升、降升、升降和中平[5]。從調型上看,英語語調遠比漢語復雜。音高在一個相對狹窄的音域變化,稱為窄音域;音高的變化發生在高低之間,則稱為寬音域。窄音域往往表達平靜、不耐煩的態度,而寬音域則表達興奮、活潑的態度。如:
The cooperation is?pretty? good.(表達平淡的態度)
The cooperation is?pretty? good.(表達高興、興奮的態度)
英語句子節奏的快慢也可實現表態的功能,快的句子節奏往往表達興奮、不耐煩和急切的心情,而慢的句子節奏則表達放松、遲疑、疑慮、無聊、同情和鼓勵的心情。如:
What is he doing?
本句朗讀的節奏快可以表達急切的態度,朗讀的節奏慢則表達遲疑的態度。
Are you going to do it?
本句朗讀的節奏快可以表達興奮、急切的心情,朗讀的節奏慢則表達鼓勵的心情。
英語中,較高的聲音強度可以表達吃驚、擔憂、興奮的態度,較弱的音強則傳遞或友好或痛苦的態度[6]。如:
Gently, dear.
此短句若讀得音強高,可以表達生氣的態度;若讀得音強低,則可表達友好的態度。
不同的音質在英語中同樣可以表達不同的態度,如氣喘的音質可以體現出敬畏和震驚;而嘶啞的音質則可體現出生氣或興奮。
Marvelous!
此句如用氣喘的語氣讀可以表現出震驚,如用嘶啞的語氣讀則表現出興奮。
與英語通過各個具體的韻律要素實現表態功能不同,漢語主要通過調型的變化來傳達不同的意義,其中很多調型是與英語重合的。如:
每當想念祖國的時候→。Whenever I miss motherland→.(表示陳述沒有結束)
通過對比英漢語調的表態功能發現,英漢語調的順序要素和韻律要素都可以用來表達情感,并且音域、節奏、音強、音質等所起的作用基本一致。但在英語中,調核在表現情感功能時起到主要作用,而漢語則是通過句首、句尾的語調變化來實現。作為語調語言,英語語調的突出特點在于其音域寬大、調型豐富,語調成為其表情達意的主要手段;而作為聲調語言,漢語的語調不像英語如此復雜,漢語的表態功能需要借助復雜的句法結構來實現。在口譯訓練中,譯員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熟悉英漢語調表態功能的特點,這是做好英漢口譯的基礎之一。
Peter Roach認為,聽話者必須要理解所聽語言語調表達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識別語法和句法結構[7]。英漢語調的語法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語調和句型的相互關系以及調核位置的確定和句法結構的關系。
2.1.1 陳述句
英漢語陳述句中的降調均表示陳述,升調表示疑問,升降調表示意思的保留。如:
He can `sing.他會唱歌`。(表陳述)
He can 'sing.他會唱歌'。(表疑問)
He canˇsing.他會唱歌ˇ。(表意義保留)
2.1.2 疑問句
(1)一般疑問句。升調在英漢語的一般疑問句中表示疑問;降調如果出現在一般疑問句中,意味著說話者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語法功能是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表示驚嘆。如:
`Do you en'joy it?(表示一般疑問)
那他也是領導?(表示一般疑問)
`Do you en`joy it?(表示驚嘆)
那他也是領導?(表示驚嘆)
(2)特殊疑問句。英語中的特殊疑問句一般使用降調,而漢語則使用升調。如果升調被用在英語的特殊疑問句中,說話者想傳達感興趣、吃驚或不滿的意義,與先降后升調所起的作用一致[8]。如果降調被用在漢語的特殊疑問句中,則要表達驚嘆的意思。如:
`What's your 'name?(表示疑問)
多少錢買的`?(表示疑問)
`What's your `name?(表示感興趣)
多少錢買的?(表示驚嘆)
(3)選擇疑問句。英語中,選擇疑問句的語調通常是前升后降,而漢語中則用升調。如:
`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
合同是您簽呢?還是他簽?
(4)反義疑問句。降調通常用在反義疑問句句尾,表示說話者想從聽話者那里獲得確認;而升調用在句尾,則表示說話者想從聽話者那里獲得回答。如:
You `have `finished the `project, `haven't you? 你完成計劃了`,不是嗎`?
2.1.3 祈使句
英語和漢語都在祈使句中使用降調來表示命令、禁止和威脅的意義。如:
`No smoking`.(表示禁止) 不許動`!(表示禁止)
英語祈使句的升調聽起來語氣會更加溫和,表示鼓勵;而漢語則使用陰平調來表示溫和、真誠的請求。如:
`Have a good `time.(表示鼓勵) 坐下來說吧`。坐-,坐-!(表示委婉請求)
2.1.4 感嘆句
英語和漢語都用降調來表示強烈的情感。如:
How beautiful it is`! (多美啊`!)
調核位置的確定與句法結構直接相關,調核位置的改變會引起整個語句結構的變化而產生完全不同的意義[9]。在口譯的視譯過程中,譯員可以使用恰當的語調來消除歧義。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這樣的例子。如:
合同延長,不得簽約。
合同延長不得,簽約。
This is my `manager, John.(約翰,這是我經理)
This is my `manager, `John.(這是我的經理約翰)
以上例子充分說明調核位置的劃分會直接導致語句結構變化而產生不同意義。
通過對比英漢語調的語法功能,可以發現,英漢語不同的句型在語調選擇上基本一致,但在特殊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的語調選擇上則有差異;兩種語言調核位置的確定都和意義表達有直接關系。了解以上異同,譯員可以在口譯聽辨中注意區分英漢句型的語調差異,明確源語言要表達的正確含義。同時,在口譯的視譯過程中,要通過正確調核位置的確定來理解源語言的意義。
調核是語調組最重要的部分,調核位置具有標示語句信息焦點的作用。人們說話時往往利用調核提示所要傳遞信息的核心,調核在語句中的不同位置可以標示不同類型的信息焦點,如常規焦點、有標記焦點、對比焦點等。在口頭語中,句子的信息編排遵循從舊到新的原則,越靠近句尾,信息越新。因此,句尾位置的調核稱為常規調核,其標示的信息焦點稱為常規焦點。英語和漢語中一般都將信息焦點放在句尾。如:
The contract was finally `signed.
這個決定很`正確。
在口語交際中,說話者為了特別強調話語中的某個部分,有時會調整調核的位置,將其提前或者把它放在一般不出現的位置,這種調核稱為有標記調核,其標示的焦點稱為有標記信息焦點。如:
He `also trans `lated the `contract.(強調他不僅讀了合同,還翻譯了合同)
`He `also trans `lated the `contract. (強調其他人翻譯了合同,他也翻譯了)
他`明天去北京。 (強調他離開的日子是明天,不是其他時間)
在表達連貫意義過程中,說話人有時使用有標記調核,不是為了加強語句的某個成分,而是出于對比目的而有意突出這一部分,就形成對比焦點。如:
I don't care where he's travelling `from.
I do care where he's travelling `to.
`這本書我不看了,`那本書借我看看。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英漢語中,說話人都是根據自己的意圖,利用不同類型的調核作為聚焦手段,達到傳遞重要信息的目的。因此,英語和漢語在語調的強調功能上基本一致。譯員在口譯過程中,只需注意調核的位置,就可以有效理解信息焦點,明確說話者要表達的意義。
英漢兩種語言在語調的表態功能、語法功能和強調功能上有很多異同之處,如漢語的語調不如英語復雜,表態功能要借助句法結構來實現;英漢語在特殊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的語調選擇上有差異等。在口譯過程中,譯員要通過對英漢語調功能差異的把握,更好地理解說話者要表達的意圖,在理解時對其意義進行處理,同時,要根據目標語的語調特點合理地選擇語調,最終實現成功的口譯。
[1]雷天放,陳菁.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6
[2]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5:140
[3]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33
[4]黃斗,楊震.英語超音段音位對口譯聽解能力的影響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3):127-128
[5]O'Connor,Arnold.Intonation of Colloquial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3:86
[6]張萍.英漢語調比較及英語語調的語義語用功能[J].外語研究,2000(3):33-36
[7]Roach,Peter.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A Practical Cour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20
[8]陳瑩.超音段特征在英漢歧義句中的辨義功能[J].集美大學學報,2006(6):67-72
[9]梁春媚.英漢語語調的比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6(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