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宇鐸++陳思思
摘 要:“走出去”戰略是遼寧省完成“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計劃的必然選擇,是遼寧省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走向國際的必由之路。“走出去”戰略的良好實施必須有法制法規的保障。在目前我國關于“走出去”法律不完善的背景下,各地方結合本地實際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對推動企業“走出去”就尤為重要。在分析遼寧省“走出去”地方性法規現狀的基礎上,指出其缺乏系統性管理規定等不足,并從完善支持體系和服務體系兩方面提出完善建議。
關鍵詞:“走出去”;法律法規;遼寧省
中圖分類號:F27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5-0054-02
遼寧省作為中國東北經濟區的重要省份之一,以其特有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產業構成,成為東北通向世界、連接歐亞大陸的前沿地帶和重要門戶。國家實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更是為遼寧省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企業“走出去”要面臨著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巨大的商業風險和政治風險。一般而言,世界各國都會為本國企業在國際法的基礎之上提供國內法的保護,但我國在立法方面嚴重落后于企業“走出去”的步伐,目前尚沒有一部完整的法律來保障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1]。所以,作為省級政府部門,出臺一些建設性的法規條例來完善地方性法規,以保障“走出去”戰略更好的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遼寧“走出去”地方性法規立法現狀及不足
雖然,近年來遼寧省政府在“走出去”法規制定方面做出了努力,陸續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等法規意見,但與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廣東、福建等全國“走出去”先進省市的“走出去”法規規章制定相比,尚未形成完整有效、適合當地情況的法規體系[2]。
(一)“走出去”尚未形成宏觀指導體系
關于“走出去”宏觀指導,遼寧省主要是是在相關的法規規章中作為一條或一部分進行規定,也沒有相應的“走出去”戰略規劃。政府有關部門在推進“走出去”工作方面由于對其重要意義尚未形成共識,在沒有法規指導約束的情況下其在加快推進工作中,步調不一,很難形成強勁的合力。而企業在缺乏宏觀指導法規的情況下,在進行“走出去”各項活動時,很可能會因為缺乏政府的宏觀指導,影響“走出去”的進程。遼寧省雖制定了《遼寧省境外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和《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但只是從審批上加以規定并且存在審批管理不合理,審批程序相對反復的問題,缺乏一個整體性的管理辦法。目前,遼寧省的海外投資管理政策基本上都是針對投資的審批,并且其出臺之間較早,未根據國家2009年最新出臺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做出調整,尤其在工程承包、勞務輸出方面缺乏相應的管理規定和意見。
(二)“走出去”政策支持缺乏力度
目前,遼寧省尚未針對“走出去”設立專項基金,財政支持力度不大。商務部出臺的《關于做好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外貿發展轉向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只是針對境外資源開發、工程承包與勞務合作項目,其支持面較窄。遼寧省針對自身情況制定的《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和《遼寧身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中關于“走出去”的資金和優惠制度門檻過高,限制過嚴,只適用于生產加工型項目和技術合作項目技術,而對國家發展和企業發展具有長遠利益的研發型投資、市場開拓型卻不在支持范圍之內,且支持力度不夠。企業缺乏資金、信息和人才支撐,融資困難,再加上國家外匯管理還比較嚴格,企業難以突破資金瓶頸使企業無法適應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3]。稅收、外匯、金融配套措施實施也沒有出臺相應的管理規定,致使國家相關政策落實不盡人意,影響了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
(三)未建立應急機制,保險制度不完善
國際市場風云變幻,企業“走出去”難免會遇見一些突發事件,更面臨著貿易壁壘、投資壁壘所造成的風險。目前,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作為政策性保險公司為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活動提供政治風險保障,但其目前提供的服務來看,主要還是側重于與出口業務有關的保險,企業應對風險的成本仍然很高。這就要求各地在實施“走出去”各項支持政策的支持的同時結合當地實際,建立適合本地企業的應急機制和保險制度。而目前遼寧省并未在國家政策之外制定自己的應急機制和保險制度,影響企業“走出去”的信心。
二、完善地方法規,促進遼寧省企業走出去
(一)不斷充實完善“走出去”的促進和支持體系
1.出臺實施“走出去”戰略指導性文件
遼寧省作為東北重要的工業基地,在國家實行“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和“走出去”戰略的雙重要求下,應該先行先試,研究制定指導文件,解決當前迫切的法律保障和宏觀指導問題。可以根據國務院及所屬部委的規范及指導意見,結合遼寧省實際情況,出臺《境外投資(促進)條例》,就境外投資管理以及財政信貸、稅收、境外投資保險、企業人員出入境等做出具體規定,便利企業“走出去”,并給予良好支持。
2.推出扶持政策,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走出去”配套政策,加快建立“走出去”專項基金的意見,并出臺一系列相關辦法保證其實施。擴大企業“走出去”扶助資金總量,并在其中對單列境外資源開發利用、研發型投資專項資金子項,對“走出去”企業進行這兩種活動前期費用和銀行貸款利息方面給予財政補貼,鼓勵企業積極開發利用境外資源,推動企業進行研發投入,促進企業產品升級,加快企業的轉型。此外,遼寧省應研究制定新時期管理、突破當前管理局限,制定《遼寧省境外投資管理辦法》。針對其中的審批機關混亂,審批程序繁復的問題,可以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簡政放權,將境外投資開辦企業的審批權限下放到副省級城市,明確審批管理機構和職能,減少審批環節,簡化核準手續。
(二)構建“走出去”服務體系
1.完善金融、外匯、稅收服務支持
融資難是遼寧省企業乃至全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對于民營企業更是如此 [4]。遼寧省可以設立“海外投資公司”并定期與遼寧省海外華人建立聯系,致力簽署一些合作意見,為境外投資項目融資提供支持。制定《遼寧省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就管理的部門、要求、程序等做出科學的規定,改革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中與市場經濟和"走出去"開放戰略不相適應的部分,給予企業海外投資外匯使用和結匯方面更多的自由和方便。
2.建立健全對境外投資企業的保護機制
政府可以按照國際慣例建立和完善對境外投資的政治風險擔保制度和構建境外投資風險“預警”機制。加快制定《遼寧省境外商務活動突發事件處理意見》和《遼寧省“走出去”風險防范和預警機制的辦法》,對企業境外投資中常常遇到的外匯匯兌、東道國政府征收以及戰爭等政治風險提供保險保障。對于企業在中東等高風險國家的經營活動應專門制定《遼寧省企業赴高風險國家實施“走出去”項目的人員安全防范指導意見》,強化外派人員的安全教育,落實遼寧“走出去”項目和人員的風險防范措施和善后處置措施。
結語
“走出去”是全球化經濟條件下的必然選擇,有利于企業在國際分工中占據有利地位,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但是,現階段遼寧省在“走出去”上仍存在缺乏力度等問題,政府部門應充實完善“走出去”的促進和支持體系并且構建服務體系,促進遼寧省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走出去。
參考文獻:
[1] 王加春.國際金融危機下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支持研究[J].商務觀察,2011,(6).
[2] 郭生富,安江,洪英.遼寧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布局、方式與政策設計思考[J].遼寧經濟,2008,(1).
[3] 孫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政策障礙及對策[J].改革與開放,2009,(10).
[4] 郝新蓉.浙江促進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的政策評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7).
[責任編輯 高惠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