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在西太平洋舉行大規模演習
美軍于9月17日向媒體展示了在西太平洋美屬關島海域舉行的“勇敢之盾”大規模演習過程。據透露,此次演習的目的之一是磨練應對近海防御戰略的能力,提高美軍的綜合應對能力,顯示美軍在太平洋的影響力。此次軍演于9月15日拉開帷幕,動用了19艘艦船、200多架軍用機,動員約1.8萬名士兵,是美軍單獨實施的最大規模演習。
俄羅斯和印度在俄境內舉行聯合反恐演習
據報道,俄羅斯和印度于9月23日~10月2日在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州普魯德勃伊靶場舉行聯合反恐演習,演習代號“因德拉-2014”。參演軍人們需要擊中約300個目標,其中100個是移動目標。此外,演習參與者應該在林區消滅假想匪幫,演練后方行動,組織伏擊和觀察哨。在演習中,還在專門建成的居民點采取了消滅假想敵的行動。
印度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印度的首顆火星軌道任務探測器(MOM)于2014年9月24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由此進入外空探測“精英俱樂部”,成為亞洲第一個具備火星軌道探測能力的國家。探測器重1350公斤,攜帶照相機、成像光譜儀、甲烷感應器等設備,預計在火星軌道運行至少6個月,主要研究火星表面狀況,同時掃描火星大氣層,以探測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演化過程中關鍵的物質甲烷。
法國售俄首艘“西北風”級兩棲艦完成海試
據報道,9月13日“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符拉迪沃斯托克”號離開法國圣納澤爾港口進行海試。9月22日上午,“符拉迪沃斯托克”號搭載首批200名俄羅斯水兵,完成了一系列的測試。2011年6月,俄羅斯與法國DCNS造船廠簽署了購買2艘直升機航母的合
同,合同總額為12億美元。1號艦“符拉迪沃斯托克”號應于2014年在俄海軍列裝,而2號艦“塞瓦斯托波爾”號將在2015年入列。
日本自衛隊收回一枚誤墜海中導彈
據日本《產經新聞》9月10日報道,日前日本自衛隊在北海道新日高町的“靜內對空射擊場”訓練時發射的地對空導彈,未爆炸便落入海中。這枚導彈是“93式”近距離地對空導彈,根據指揮部的消息,導彈原本瞄準數公里外的目標,但是卻在距離發射地點數百米外的海面落下。日本陸上自衛隊北部方面指揮部(札幌市)10日發布消息,已經收回了這枚導彈,未造成實際性的損失。
俄羅斯正在制造新式重型導彈系統
據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戈津9月21日在電視節目里表示,俄羅斯正以超前的速度形成戰略核力量技術基礎,能夠100%更新俄國戰略核力量。羅戈津稱,俄已全面展開研究制造新式重型導彈系統,用來取代現在服役的導彈系統。這些導彈的電子設備、推進器、火藥彈頭等都將由俄羅斯生產。
埃及購俄35億美元武器或包括S-400防空導彈
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亞歷山大·福明9月17日表示,俄羅斯已和埃及草簽了35億美元的武器出口合同。這些合同規定俄將為埃及提供小型武器、防空系統和火炮。俄羅斯紅星電視新聞網報道稱,最終的合同項目將包括米格-25戰機,目前尚不能明確型號的潛艇,以及S-300、S-400、“山毛櫸”導彈等各種防空系統。
韓國決定購買40架F-35A戰斗機
據報道,韓國防衛事業廳9月24日在第83次防衛事業推進委員會會議上匯報了有關下一代戰斗機(F-X)項目的談判結果。防衛事業廳表示,決定以12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98億元)的單價購買40架洛·馬公司制造的F-35A,而洛·馬公司將向韓國型戰斗機(KF-X)研發項目轉移17個領域技術。
德制潛艇交付以色列
當地時間2014年9月23日,以色列“塔寧”號慣導系統(INS)新型潛艇抵達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出席交付儀式。據悉,該潛艇在德國制造,INS“塔寧”號屬于以色列“海豚”級潛艇,是公認的世界上最經典、最強大的潛艇,將提高以色列海軍能力,使以色列國防軍能面對更多的海上挑戰。
美巨型無人機橫跨北美大陸飛行
據報道,一架由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研制的MQ-4C無人機于9月17日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姆代爾起飛,完成首次橫跨美國的飛行,飛行高度最高超過1.5萬米。據悉,這架代號為MQ-4CTriton的無人機體型超過波音737客機,續航時間超過28小時。本次橫跨北美大陸之旅花費11個小時。該款無人機有望與美國海軍的P-8反潛巡邏機形成互補,用于進行廣域海上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