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小學創建于1963年,原名十二甫西小學,2005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學校地處著名的“鐵路之父”詹天佑故居旁,故更名為詹天佑小學。
〓〓一、以人為本,狠抓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1. 建設團結協作、務實創新的領導班子
〓〓領導班子是辦好學校的關鍵。一個和諧的領導群體,才能帶出和諧的教師隊伍,也才能有學校的和諧發展。我校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帶頭講政治、樹正氣,認真學習,更新觀念,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帶領教職工朝著高質量、有特色的優質學校方向發展。黨政領導團結協作,發揮黨支部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堅持校務公開制度、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實施層級目標管理,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做到職責明確、崗位到人,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全體行政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以良好的形象、團結務實的作風、開拓進取的精神,贏得教職工的信任,增強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2. 建設師德優、師能強的教師隊伍
〓〓一是鑄師德。學校堅持把教師的師德建設放在首位,以詹天佑“愛國奉獻,求實創新”精神和“沉穩堅毅,務實進取”的“鐵”色文化引領,以“愛生、敬業、求實、創新”為教風建設目標,組織教師深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優秀教師事跡等,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發揮激勵機制作用,建立重貢獻、重實績的激勵機制,制定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考評制度,對教師師德、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使教師進有目標、行有規范。以詹天佑為榜樣,愛崗愛生,無私奉獻已成為教師們的良好師風。
〓〓二是強師能。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有比較淵博的知識;研究教育科學,懂得教育規律,有比較強的教書育人的能力,這是師能的精要所在。為此學校大力鼓勵教師深造,選送教師外出學習培訓,邀請市區教育教學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廣開渠道培養教師。抓好教師自學制度,每月撰寫一篇讀書筆記或教學隨筆,使教師養成勤學善思好習慣。認真抓好學科教科研工作,形成以研促教、互學互促的良好局面。加強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培養力度,發揮其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許多教師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十多位教師被評為區品牌教師。
〓〓二、以質興校,全力提高學校綜合競爭力
〓〓1. 樹立質量意識,狠抓教學質量
〓〓我們視教學質量為學校的生命線,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集中精力抓好教學工作。學校向全體教師提出“教學質量從我做起,教學質量由我創造”,每學期舉行提高教學質量工作會議,深入開展新課程學習實踐,狠抓課堂教學質量。嚴格按照省市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規定,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加強對教學流程的管理,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 開展教學研究,實現科研興校
〓〓學校確立以“科研興校”的方針,以科研求發展,向科研要質量,以科研統領全校教育、教學的工作。我們強調“教育者即研究者”,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行動研究。學校落實“學校—科組—老師”三級課題管理制度,構建實用性的科研模式。語數英等學科都有區級研究課題。德育課題“以詹天佑精神促進學生良好學習品質養成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使詹天佑精神進一步得到弘揚,促進了學生、教師和學校共同發展。“小學科技教育基地創建實踐探索”研究也促進了學校科技特色的形成。
〓〓三、特色強校,鑄造特色教育品牌
〓〓詹天佑精神是一份珍貴的歷史底蘊和精神財富。我們充分利用學校歷史名人優勢,把弘揚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作為學校的核心文化,精心營造獨具一格的“鐵”色文化:詹天佑故居、塑像、事跡、名言,長城,鐵路,火車,“科技先驅引領我們前進”的浮雕組畫等,構成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教學樓外墻的“崇尚科學、勇于探索”大型主題浮雕,故居旁毛澤東、鄧小平等四代領導人的寄語,圍墻的“中華英杰廊”,校訓、校徽、校歌宣傳畫,各樓層的文化長廊、科普長廊、學生作品等,學校的每處地方都賦予教育功能,學生在獨特的文化氛圍中得到熏陶感染。我們還挖掘詹天佑精神的內涵,編寫了《天佑精神伴我成長》校本教材,開展“弘揚詹天佑精神,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課題研究,開展“知名人,學名人,走名人成長路”活動,如“知名人,學名人,走名人成長路”系列讀書活動,“尋找詹天佑足跡,走名人成長路”主題活動等,激發學生以詹天佑為榜樣,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勤奮學習的情感和傳承科技先驅精神的決心。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