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高中美術班英語教學現狀與問題
〓〓1. 平均英語水平差,喪失學習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高中美術班的英語成績長期都是不容樂觀的,中國應試教育的壓力和來自家長的壓力,孩子們在選擇美術藝術生這條路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文化課的成績不是很好。普遍來講,這些學生的英語基礎是很薄弱的,主要表現在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而高中英語高考的范圍和內容正是考察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對于英語這樣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只要一個環節跟不上勢必會影響整體的學習進度,這就造成了學生們對英語產生了畏懼的心理,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和熱情。另外,相比于枯燥的文化課來講,他們選擇的美術專業更具吸引力,趣味性也更強,所以學生們都會將學習的重心放在專業課上,對于文化課的學習就是得過且過,沒有真正將心思花在文化課的學習上,普遍出現了“重專業,輕文化”的現象。除此之外,美術班的學生普遍自學的能力較差,自律性這一方面明顯不如其他普通班的學生。
〓〓2. 教材難度系數偏大,學生不易上手
〓〓目前我國的教育還不夠具體細分,高中藝術類的教材和普通全日制學生的學習教材沒有區別,這對于美術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障礙。雖然說文化課成績的比例是削減了,但是課本以大綱的考試任務如果沒有改變的話,學生的學習還是為了應付考試,很難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果難度不降下來,學生的學習基本上很多都是在走彎路,效率并不高。
〓〓3. 教師沒有發揮積極的主動性,教學方式老套
〓〓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處于青春成長期,不想學習或是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是經常有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實現呢,下面就舉一些實際的例子。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每月給定一個主題,各小組圍繞著這個主題開始籌劃和準備繪畫展。在學校范圍內積極推動活動的宣傳,同時還讓全校學生來做評委,每月挑選出最受歡迎的繪畫展主題。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傳統,不能夠吸引學生的關注,長期以往只會讓學生更加討厭上英語課。這種惡性循環自然就造成了美術班英語成績長期上不來。
〓〓二、教師應采取的措施和應對方案
〓〓1. 實行班級間按能力水平進行分組教學的策略
〓〓分組教學又被稱為分層教學。主要是教師根據學生們現在的知識,能力水平把學生們科學地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然后再根據學生的智力測驗情況和學習成績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級,然后教師再根據不同班級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小組內以好帶差,團結協助,共同進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這些策略都是使得學生所在班級的成績水平基本上是相差不大的;這些策略就稱為班級間的能力分組。
〓〓2. 編寫適合美術等藝術專業學生的教材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現在美術專業使用的英語教材主要是與其他普通專業的教材沒有區分,也沒有體現出美術、音樂等藝術專業的特殊性,因此,我們對美術專業的英語教材需要進行重新編寫,運用教導學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體現“高效課堂”,使其更加適合這些專業的學生的學習。
〓〓3. 創新教學方式,堅決落實好教學目標
〓〓在高中美術課程的改革浪潮之下,高中的教育應該要學會將美術與生活、與周遭的社會聯系起來,我們說藝術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社會的資源,加大學生對于美術的重新認識,讓他們學會思考美術存在的社會價值。讓他們明白美術是屬于文化的一種,對于美術的探求是無止境的,對英語的學習也是不能松懈的。幫助學生們重新樹立學習英語的目標,同時教師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盡量在教學上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思想方法,同時讓學生們走出課堂,以增強社會性和實踐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綜合應對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在基礎的日常教學中逐漸產生興趣,并且在專修課程中不斷鞏固自己的專長,這樣才是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式。另外,高中的教學應該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將課外活動不斷融進教學實踐中來。美術欣賞之類的課程不應該是坐在教室里,聽老師給你灌輸的他自己的想法,而應該多到美術館、博物館真切體驗藝術的美感,從中發現藝術的美、生活的美。學校和教師應該提供這樣的機會和平臺,成立美術實踐工作室來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的課程同時也以選修課的學時加入到學生的課程中去。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