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主寫作”就是學生用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用心靈去感受周圍的世界,然后將觀察感受所得形諸于語言文字。一句話,寫作是個人情感、靈性的外化。學生既然是寫作的主體,寫作教學自應以學生為本位,學生的寫作活動自應是自主性寫作。
〓〓一、感受生活——創新的活源泉
〓〓葉圣陶先生語:“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學生要寫出新鮮的文章,就要豐富學生生活,讓學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師必須十分注重學生感受生活的過程,讓他們情緒飽滿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設計黑板報,組織班隊活動,編輯手抄報,參加文體表演,語數英競賽,參觀學習,實踐活動。實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腦——讓學生思維,解放雙手——讓學生動手,解放眼睛——讓學生觀察,解放嘴巴——讓學生發言,解放時間——讓學生自由,解放空間——讓學生活動。當學生在一起創造感受充滿激情的學校生活時,生活也饋贈給寫作的素材和靈感。劉玉定同學的《難忘師生情》,葉熠熠同學的《調皮王變乖了》,鄭日錚同學《我成功了》……這些文章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同樣,家庭、社會紛繁復雜場景也在他們內心世界蕩起漣漪。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自主寫作的欲望,那么寫作的素材——創新作文的土壤,就會越積越肥沃,創作熱情必然高漲。
〓〓二、激發興趣——創新的源動力
〓〓1. 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寫作,就得使寫作成為學生快樂的活動。“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寫作是學生“情動而辭發”,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想寫啥就寫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寫我心。”學生寫作興趣一旦被激發起來,他們的寫作熱情便會迸發出來,不可遏止。
〓〓2. 嘗試成功。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老師的建議》中指出:“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學習的欲望。”如果學生能品嘗到作文成功的喜悅,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也會產生對下一次成功的期待。為此,可以展開作文競賽,辦手抄報,發表學生習作,優秀習作巡回展等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在評價作文時,應用放大鏡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要放過一字、一詞、一句的肯定機會,真誠而不吝嗇地激勵學生,讓賞識給學生送去快樂,滋生興趣,增強自信,通過尊重、關心和激勵,讓學生人人都能享受、體驗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潛能的發揮,個性的張揚,人人都能快樂而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三、大膽想象——創新的翅膀
〓〓1. 教材拓展延伸,進行想象練筆。教材中許多地方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學中可結合閱讀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想象練筆。如學習《凡卡》一文,讓學生展開想象,推測可能產生的種種結局。學生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啟發,拓展思路,編寫了許多故事結局,這樣的練習,既能夠訓練學生自主作文的權利,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想象。
〓〓2. 借助插圖,觀察想象形象生動的課文插圖,具有情節濃縮性的特點。如果就圖講圖,學生的想象就會受到插圖內容的局限,使插圖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羈絆,因此,我們必須設法引導學生去推想插圖中未曾出現的內容,把插圖作為想象的發端,為學生開辟想象的廣闊空間。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發展了想象力。
〓〓3. 大膽假設,虛構幻想。小學生最喜歡聽童話、讀童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引導學生自主選材,大膽豐富合理的想象,將所見所聞所感用童話形式表達出來,學生興趣盎然,盡情地在想象空間自由馳騁。學生寫出了《粉筆與鋼筆》、《標點符號的爭吵》、《五官的對話》等有趣的文章。另外,我也以《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聯合國主席》、《凡卡來到我班》為題引導學生大膽假設,插上想象翅膀,寫出了充滿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來。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