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塑造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教育者所提倡的并一直努力實現的目標。當前,社會形態、價值趨向、審美觀念等人生觀、世界觀都在不斷地發生著客觀的改變。如何才能在如此復雜的社會形態下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者一直研究與探索的問題。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 在數學課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插圖和應用題,教學時可以選擇富有教育意義、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及數學史料等內容,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例如在教學圓周率時,可以介紹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后6位小數的人。并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
〓〓二、在數學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地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
〓〓1. 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好的習慣使人受益一生。在數學課上,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訓練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使學生具備閱讀課本的能力。審題是進行正確計算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審題訓練,可以養成學生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還要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習慣。平時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要求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獨立完成作業是發揮作業應有作用的切實保證,要經常表揚那些能夠克服困難并認真檢查作業的學生,防止和糾正抄襲別人作業的壞習慣。
〓〓2.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時間和空間,把那些思考性極強、開放性極廣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的形式,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那些僅憑個人的力量難以解決的難題。教師在教學中加強討論,合作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補充,相互幫助,還有利于學生學會合作,學會討論,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加強思想交流,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增強整體意識和團隊觀念。在講解練習時也可激發學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講述工程問題時,強調兩個人的工作總量比一個人的要多,體現團結力量大。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充分發揮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小組進行測量周長和直徑,使學生體驗合作的樂趣和事半功倍的喜悅。隨著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各種競爭日益激烈,只有學會合作,學會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
〓〓3. 在數學教學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隨時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在發現了德育因素后,要抓住時機,把握關鍵,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思想品德教育自然而巧妙地滲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如在教學《統計表》一課時,我把“節約用水”的德育因素隱藏在統計表中。通過觀察統計表,計算統計表中的數據,學生發現本地的用水量普遍偏高,節約用水應該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在教學《利率》一課時,教育學生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教學《納稅》時,使學生明白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納稅是用來支援國家建設,從小培養納稅意識。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