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是一種特殊的寫作。在整個寫作過程當中,謀篇布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作文的謀篇布局可以說是文章的骨架,能夠吸引人的謀篇布局貴在巧設計、妙安排,關鍵的是在“巧妙”上做文章。巧妙不是離奇古怪,也不是異想天開,真正的巧妙是來源于對生活的真正體驗、深切感悟,來源于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概括或濃縮,來源于人人心中都有但個個筆下卻無的獨特和新穎。 〓〓一、鏡頭組合法 〓〓審題立意以后,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選擇幾個典型生動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組合成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鏡頭組合法”。 〓〓運用鏡頭組合法構思文章時,主要由兩種組合法:一是橫向排列組合,一般以空間的變化為主。例如以“屋子”為題,可以寫家鄉的老屋,城市里的高樓大廈,農村里的低矮木屋,等等。二是縱向排列組合,一般以時間的變化為主。仍然以“屋子”為題,可以選擇如下鏡頭為主來寫:遠古時期的洞穴,奴隸社會的木屋,封建社會的宮廷,社會主義時期的人民大會堂,等等。 〓〓這是一種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構思法,它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形式簡潔,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聯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內容豐富多彩。鏡頭組合法在結構形式上一般有兩種方法,或者用“一”“二”“三”將文章分為三到五個部分,或者給各部分加上一個簡明醒目的小標題,對各部分內容進行簡要概括。議論文是說理的,但意象可以增強說理的形象性,用意象來說理可以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有一考生以“天地一浮游”為題目來寫,作者對“獨”的看法認識,得到閱卷老師的肯定,得了較高分。如果用一組意象來說理更能使議論氣勢充沛,形象生動。意象組合法,其實就是鏡頭組合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靈活自由,變而不亂,視感強烈。如一篇《中學生活的節奏》選擇中學生活的幾個典型畫面:“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不再孤寂”“閃光的珍珠”“朋友啊,請你干一杯”“青春曲”,反映了精彩紛呈的中學生活,最后以“我們將回到這里”作結,既表達了同窗之間的友愛之情,又謳歌了學生朝氣蓬勃的光輝群像。 〓〓鏡頭式是考場作文中運用頻率很高的一種布局方法。常與總分結構法配合使用。在總分式中,各個分論點或論據一般采用并列方式。使用時要注意,圍繞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得到幾個分論點。各個分論點之間不可交叉,亦不可語意重復,用語句式要一致,字數要基本相同且放在每段的開頭或單獨成段。 〓〓二、懸念解疑法 〓〓所謂懸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開頭,也可以在中間)設置一個懸念,讓興趣不斷地向前延伸并產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懸念設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讀者始終懷著緊張情緒或關切地讀下去的藝術效果。在作品中設置懸念,一是可以使敘事避免平鋪直敘,使文章波瀾起伏,增強生動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讀者,牢牢抓住讀者的心。 〓〓懸念解疑法的基本模式為:設置懸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懸念的設置一般有三種方式。第一種,一個懸念的提出、破譯、完成,往往是一個獨立事件的完滿收結,是對主題的一次較為完整的表現。此類懸念,不但是一種敘事方式,也是一種構思方法。因此,這類懸念從設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長度。就一篇作文來說,懸念不宜設置過多,一般有一兩個就行了。第二種,在敘事的過程中不斷地制造懸念,使敘述本身追求一種懸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藝術效果。第三種,我們不妨把它稱作懸而未決的懸念,它可以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文章意味無窮。 〓〓因果推理是警察、法官嘗用的思維方式。作文時仿用司法機關的偵破案件的程序,經過“設疑——取證——推理——結論”的思維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推理,能很好地達到論證自己觀點的目的。所謂追問,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這在說理文中特別有用。任何想象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開分析;有因必然導致果,會出現什么結果呢?可以展開分析;呈現出的現象是什么樣子呢?可以展開分析;怎樣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開分析。即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去設置問題,展開議論思路。另外正面可以設問,反面也可以設問,多問幾個為什么,思路便會開闊起來;或從現象到本質,或從原因到結果,或從一般到特殊等。它的實質是對事理做縱深剖析,以顯示思維的深刻性。這種方法,往往先言本質,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再析原因,揭危害,說后果,解決為什么的問題;最后提對策,解決怎么辦的問題。 〓〓此外,還有夢憶穿插法、倒敘懸念法、抑揚鋪墊法、蓄勢襯托法等布局謀篇的輔助方法。這些方法多用于布局,可使考場作文構思更精巧。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