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隨著教育程度的不斷發展,小學美術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取得了極大的成果,但是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改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去,本文主要闡述了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美術 問題 應用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合作學習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和重視并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合作學習能夠能發揚學生的個性、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隨意分組、設計題目陳舊導致合作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我們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合作學習模式,不斷創新合作學習的方式,從而更好的發揮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一、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分組隨意簡單。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一起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眾所周知,合作學習的第一步,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有序進行的基礎。然而在實際小學教學個過程中,存在著分組隨意不合理的現象。有的小學班級人數眾多,老師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家庭環境的了解極少,不注重學生的差異性,為了省事,總是采用就近原則來分組,即某一排是第一組,某一排是第二組等,這樣的分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還有老師甚至只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分組,將學生按學習成績的等級分為不同的組,學習成績優秀的人為一組,成績中等的為一組等,只考慮學習成績這一個因素來分組,嚴重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公平原則,也是老師歧視學習成績差的一種表現。因此不合理、隨意的分組嚴重影響了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二)忽視合作過程,對學生合作學習缺乏指導。由于現代人們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和計劃生育的實施,現在的小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因而獲得與同齡人交流、玩耍的機會比較少,而小學生的年齡段大部分是6-12歲的兒童,由于這一時期,他們剛接觸社會生活和學校教育,性格特點、思維習慣還沒有完全形成,社會認知體系尚且處于萌芽狀態,對社會上的一切都缺乏正確的認識,因此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小學生這種特殊成長階段的特點,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加以引導和建議。然而很多老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時,并不清楚自己的重要作用,從而忽視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往往是給學生設立了課題后,放任自流,不再過問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狀況。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老師的相應指導,而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又受到限制,給學生一種比較泛化的感覺,容易讓學生摸不著頭腦感到迷惑。因此,老師忽視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作學習作用的發揮,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學習。
(三)過分注重結果。合作學習是一個過程,老師通過設立問題,讓學生自主討論、研究,從而得出最終結論。但是很多老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過分的關注最后的結果,而忽視了學生在討論、研究過程中出現的知識不足、疑惑解答、交流障礙以及課后評價等問題。新課程改革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老師應該更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經過合作學習學生是否擴大了自己的視野,是否提高了自主探討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注重合作學習得到的結果。合作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只有認真做好每一步,才會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妙處。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小學美術課不同于其他課程,需要的上課工具比較多,比如:畫板、顏料、畫布等。充分的課前準備是上好美術課的基礎,學生如果沒有充分好上美術課的工具,有可能就會在課堂上無事可做,從而不能很好的參與到大家的相互合作學習中來。然后再對小組進行合理的分組,一般4-6人一組最好,這樣學生認真準備了美術課中需要的各種工具材料,才能為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展開做鋪墊。
(二)課堂中積極討論、協調分工。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參與討論,分工合作。舉例來講:以20年后的學校來講,首先,老師先說一下這幅畫的基本要領,對學生在整體上起個指導作用;然后讓小組分別進行討論,20年后學校會變成什么樣子,小組成員可以自由想象,任意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經過一番討論后最終確定下來大家比較認同的答案,最后由小組組長領導各成員之間進行分工協作,共同來完成這幅畫的創作。在這樣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重視課后評價。當每個小組都完成這幅畫后,老師要對本節合作學習的課程做一個總結,對每個小組創作的畫都要進行點評,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和值得表揚的地方,并最終選出一個勝出的小組。在小組評價的過程中,老師既要注重學生美術繪畫技能的掌握,還要注重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還要注重學生間的自我評價,這樣,學生們才能在相互評價,相互欣賞的過程中獲得進步。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促進了學生間的交流、溝通,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順應時代要求的新型學習形式,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合作學習模式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空間,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增強實踐能力。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改進合作學習模式中的不足,不斷提出和創新小學教學合作學習模式,從而更好的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亞楠.小學合作學習實施的問題與改進[J].教育觀察,2013,2(4)
[2]蔣朝霞.讓合作學習之花絢麗綻放——試論小學合作學習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2(32)
[3]遲艷敏.小學合作學習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2009(2)
[4]韓靜.美國中小學合作學習勝過競爭學習、個人學習原因初探[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6)
[5]紀艷娜.合作學習之淺見——淺議小學合作學習低段學生的分組[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