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教育一直在不斷改革與深化,新課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現(xiàn)階段的教育應該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筆者主要從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原因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兩大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現(xiàn)狀 策略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更好的實現(xiàn)人文教育。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閱讀教學效果不突出,如何能更好的指導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進行有效地閱讀教學,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思考與探索的道路。
一、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原因分析
(一)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小學時期是學生真正接觸書面知識學習的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進行人文教育的關鍵時期。閱讀過程,一方面,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也能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自我想象,自我思考;另一方面,它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知,學生會進行自我閱讀學習的歸納,進行思考總結;更重要的是,它是語文知識學習好壞的重要工具。“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有效的閱讀能讓學生更深的理解難點知識,更牢固的掌握知識。
(二)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對于學生閱讀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教學課程是以教帶動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決策、指導對學生的閱讀學習起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對閱讀教學的忽視主要體現(xiàn)在:現(xiàn)階段,學生學習課程多,語文學習時間少,教師在語文教學時間分配上不得不進行調整,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對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壓縮;教育大背景的影響,我國教育體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應試化,學生從走進學校,就面臨著日常考試的壓力,小考、中考、高考的壓力。一切學習都是以考試為目標,一切教學都是圍繞著考試來進行,教師更愿意把時間投入到學生考試的指導鍛煉中去,做題、考試成了學生學習的兩大主要模塊。
2、在閱讀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在閱讀教學課程中,教師只是起著引導的作用,而學生的閱讀學習才是關鍵。很多教師還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課程中,老師一字不漏的閱讀課文,讓學生隨老師聽課。
3、教師缺少對于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很多教師由于對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較輕,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導致缺少對學生閱讀技巧的關注。一些教師雖然注意到對于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但是指導方法卻有待改善。
4、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缺乏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教與學充分互動的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教師的教,更注重學生的學,學生才是閱讀教學的主體。目前,學生缺乏對于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主要原因是:首先,教師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少,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體會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帶來的樂趣性;其次,學生自身缺乏對于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知識,更直接的目的是為了能通過考試,怎樣能順利通過考試才是關鍵點。因此,會將精力過多的集中在考試點上,而忽視對于閱讀的學習;最后,學生普遍忽視語文學習,很多學生片面的認為,語文課是自己的母語課,課程學習簡單,語文閱讀對自己來說更不需要。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教師應該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
雖然有教育大背景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影響,但那始終是客觀因素,最重要的是教師的能動性的轉變。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新課改開始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應該順應課改的號召,進行閱讀教學改革。合理分配閱讀教學時間,合理分配學生自我閱讀時間。
(二)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著它延續(xù)至今的優(yōu)點,就是能一步到位的指導學生,讓學生少走誤區(qū),學生跟著老師的方式學習,但它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學生思維模式化,缺乏思維的發(fā)散。在語文閱讀課程中,應該盡可能多的讓學生自我閱讀,讓學生以自己的思維進入課文,感受閱讀過程,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樂。
(三)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
教師肩負著“傳道”的重要職責,應該合理指導學生怎樣閱讀。可以針對閱讀技巧,安排課程進行專項的講解;可以在閱讀教學課中,針對閱讀技巧,進行示范性的講解;最終要的是,要顧及學生的個性。學習技巧不是死板的,也不是固定化的,對于閱讀技巧,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值得老師借鑒推廣,但教師切記不要把閱讀技巧模式單一的、生搬硬套的灌輸給學生。應該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努力針對學生的不同實際情況,個性化的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
(四)培養(yǎng)語文閱讀興趣
1、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采取合作性的閱讀方式。教師可以簡單的選取班上任意一個小組,將組成員分成平均分成兩個小團隊。每個團隊協(xié)作完成閱讀,然后進行團隊的評比。通過這種合作性的閱讀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責任意識,團隊協(xié)作能力。
2、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學生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觀念,重視閱讀學習的重要性。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散思維。學生應該有意識的培養(yǎng)自我閱讀能力,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師的指導,進行有效的課文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敢于提出質疑。善于向自己設問,敢于向教師提問;在課堂外,注重自己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比課堂閱讀,它涉及的范圍更廣,知識點更多,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性的進行閱讀,這種沒有任務限制,沒有時間限制,學生閱讀更輕松。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課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僅需要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進行閱讀教學方式的突破,還需要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閱讀課文教學中去。在現(xiàn)階段,如何能更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社會關心的話題,也是廣大教師需要積極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陳捷娜,吳秋明. 集成管理研究綜述[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08:156-160.
[2]何曉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主討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3]陳淑華.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4]李福海.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誤區(qū)及應對策略[J]. 才智,2013,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