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隨著教育程度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取得了極大的成果,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讓小學數學走進生活,貼近生活。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和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生活化 策略
數學源于我們的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小學數學中的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從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設計數學教學問題,努力做到貼近生活。
一、小學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和必要性
(一)小學生特有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小學生一般是處于6—12周歲的年齡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形象具體,抽象思維漸漸形成,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是從形象思維漸漸過渡到抽象思維。因此,在編排小學數學教材時,應該多采用卡通形象、圖片等能夠讓學生具體認知的事物。這樣就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也說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直觀形象感受,將教學知識融化于生活之中,同時再將教學內容生活化的呈現出來。
(二)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但是與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低年級的加減乘除法等,這些內容都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常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這些知識也比較容易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另外.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教會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處處留意數學問題,發現數學問題,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極大的好處。
(三)“學以致用”思想的要求
眾所周知,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使用知識,小學數學更是如此。小學生正處于接受新知識和興趣初步形成的重要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鞏固和理解,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和應用能力。
二、小學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使小學教學內容更生動形象的呈現出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便于學生的理解,從而更好的學到數學知識。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策略有很多,下面主要介紹幾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常用方法。
(一)用生活化的學習態度對待小學數學學習
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是由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后天教育等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生活態度又反作用于學習態度。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復雜的形式和流程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由于數學經常跟數字打交道,在學生眼里難免有點枯燥,這也是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的原因。因此,數學老師要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和形式來表達數學教學的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
(二)創造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認知、性格各方面發展還不成熟,對抽象、陌生的事物他們總是處于被動狀態,而只有對于他們認為比較熟悉的事物,才有更主動、更樂意參與的意愿。當前,新課程標準也提出:小學數學教學要從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設計出更加生活化的小學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中領略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學到數學知識。因此,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創造設計學生比較熟悉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舉例來講:當數學老師在講解“平均數”這一概念時,老師可以設立一個“分糖果”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了解平均數的概念。老師將一包糖果打開,把全班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組挑選一個小組長,讓每個組的小組長上來領取每個組要分的糖果,然后分別分到每個小組成員的手中,并且在分發糖果的時候老師要求“公平分配”,即每個人分得的糖塊一樣多。通過這樣的情境設置,把抽象的事物用簡單、易于理解的生活中地形式表達出來,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形象、具體的理解“平均數”的概念,還能加深學生對平均數的記憶,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
(三)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
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形式多種多樣,涉及到各個方面,因此應該擴大小學數學教學的視野,不能只局限于數學課堂上的教學,還要延伸到課余或課外。數學老師在完成某個課堂的教學后,還可以聯系生活的實際問題,為了鞏固、強化學生所學的知識,來布置一些充滿生活化的數學作業,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能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舉例來講:當老師在講完“最大公約數”這一內容后,可以給學生們設置這樣一個題型:讓同學們放學回家測量一下家里客廳的長和寬,算出客廳的面積,然后根據30cm*30cm和50cm*50cm兩種瓷磚標準設計出兩種鋪設瓷磚的方案,這兩種瓷磚的價格分別是50元、80元,題目要求這兩種瓷磚分別需要買多少塊,并從中找出既經濟又美觀的一種瓷磚鋪設方案來。這種形式的作業,需要學生們親自動手去做、去研究,更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印象,又能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可行、有效的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源于生活,鼓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將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貼近,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存在,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空間。因此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學習、鞏固數學知識。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出和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從而更好的為數學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鄭道林.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上旬),2013(5)
[2]鄭道林.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7)
[3]曹躍.鏈接生活數學 打造魅力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舉隅[J].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13(6)
[4]王英軍.讓生活走進課堂——也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課外閱讀(中),2013(5)
[5]蔡靜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