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過重,導致學習質量不高,的確有其復雜的社會因素,但僅從教育內部來看,課堂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從根本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是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減負的根本問題
減輕負擔,絕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減輕學生的作業(yè)量,減負的根本和關鍵是立足課堂教學,提高課堂的實效。因此從課堂做起認真分析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上加大研究力度,梳理方法總結策略,應該成為實施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工作的重要舉措。大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學習,獲得知識、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立足課堂教學落實低耗高效
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減輕學生的負擔?關鍵在于規(guī)范課堂教學的流程,關注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低耗。那么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我認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即明確教學目標;二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三是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做到課堂教學的“四精”“四有效”:一是教學目標精準,圍繞教學目標有效開展課堂教學;二是教學流程精簡,有效落實自主學習任務;三是教學手段精當,有效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四是練習題設計精減,有效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
1.夯實備課,努力實現“四精”“四有效”
有效的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根本,抓住這一根本,對教師備課提出要求。個人備課做到“兩個分析”“兩個細化”。“兩個分析”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兩個細化”即細化教學目標,細化練習設計。這樣的要求目的是引導教師在備課中關注教材、關注學生,盡量達到每位主備教師都能為學年老師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集體備課做到“三個討論”“三個明確”,討論教學目標是否精準,討論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減輕了學生負擔,討論練習設計是否精當。明確本單元教學任務,明確單元教學重難點,明確突破重難點的解決策略。主管領導要針對單元重點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確立進行把關指導。這樣的備課要求目的在于引導老師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研讀課標、教材,分析學情上,進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負擔的減輕。
結合學校基于問題研究的主題“抓實備課管理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各團隊積極開展研究,根據學科特點探索有效的備課環(huán)節(jié),語文團隊研究總結了閱讀教學備課環(huán)節(jié):即尋線→分塊→定點→明法→導學,使大家明確了閱讀課如何依文本思路確定教師的教路和學生的學路。數學團隊研究總結了數學學科備課環(huán)節(jié):四讀,理清“教”點。即讀懂主題圖、讀懂例題、讀懂教材的對話、旁注、留白,讀懂做一做、練習。二連,連點成線。即新知與舊知的聯系,新知與后繼知識點的聯系。 三開發(fā),組線成面。即開發(fā)教材資源,生活資源、課堂生成性資源。有了這樣的備課環(huán)節(jié)做指導,使不同層面教師的備課質量都獲得提高,為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奠定了基礎。
2. 規(guī)范課堂教學,努力實現“四精”“四有效”
有效課堂離不開學生有效的學習,要達到有效學習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民主、寬松、平等的課堂氛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快樂地教,學生快樂地學,變教師的“教”為“導”,變學生的“聽”為“學”,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體現學生自主學習,進而實現減負的前提。因此針對學校教師課堂教學的現狀,規(guī)范了課堂教學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導入——導學——導練——導創(chuàng),以此強化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 通過不斷地摸索實踐,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導入要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點,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導學要抓住新知的關鍵點,讓學習直奔重點,導練要緊扣易錯點,避免機械形式,導創(chuàng)要聯系生活實際以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學以致用。學生這樣有興趣、有方法、有重點的學才會輕松。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徹底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過重的負擔中解放出來。換言之,讓課堂教學走向高效是減負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為了強化教師的減負意識,加強教師間的交流共享,指導反饋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真正達到課堂的減負增效,加強調研跟進尤為重要。學校搭建了“骨干教師精品課”“青年教師跟進課”“學年集體調研課”三個平臺,在聽課中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狀態(tài),關注教師預設的“自學提示單”是否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要求明確了,再加上及時有效的調研指導,教師也就清楚了自己教學的著力點,“四精”“四有效”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學生的負擔才能真正的減輕。抓住典型課例如語文識字教學,詞語教學,閱讀教學,數學的空間與圖形領域概念課等,開展專題研討觀摩,對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在課堂上我們看到了學生自主地學、快樂地學,負擔減輕了,能力提高了。
3.預設有效練習,努力實現“四精”“四有效”
課堂練習的適度精煉是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練習會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練習設計的專題學習與交流,分學科、分學年梳理不同課型練習題的設計尤為重要。例如數學課的常見練習形式有: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變式題(比例題稍有變化)——發(fā)散題(新舊知識的適當整合)——拓展題(僅供學有余力的同學練習)。體現了學生對新知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fā)展”的過程,解決了教師們只重視新授環(huán)節(jié),設計練習盲目,抓不住訓練重點,課堂效率不高的問題。
三、關注學生興趣愛好開設特色課程
課堂教學實效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高了,負擔自然減輕了,自由的時間也就多了,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學校開發(fā)具有育紅特色校本課程。主題是《做儒雅教師 育文雅學生 建風雅課程》,內容是三項必修課程《童謠快板》《經典誦讀》《艦艇世界》,三大類二十多項選修課程,分別是藝術類、傳統文化類、實踐操作類,這些課程的設置與孩子們的興趣緊密結合,如琵琶、腰鼓、魔方、圍棋、茶道等,孩子們非常樂于參加。在校學習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時刻洋溢在學生的臉上,這是一種負擔輕、質量高的體現。
隨著減負工作的不斷推進,學校的管理在原有良好基礎之上更加規(guī)范、更加科學,教師們的課堂教學能力、課程開發(fā)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學生們在輕松的課堂上獲得知識、習得方法。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不僅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目標。我們會循著這一目標,繼續(xù)抓實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利用好每一分鐘,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讓學生的負擔真正輕下來,減負增效的目標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