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直接關系到我國基礎教育水平的提升,是教育的前沿陣地。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應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自主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自身也要樹立良好的學習意識,提升專業水平,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是我國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奠定了全民教育的發展基礎,在全面提倡素質教育的基本國情下,如果高效的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知識水平上的可持續進步與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三個面
(一)面向全體學生
教學活動首先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然而實際情況是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往往會更為關注,從而忽略了對其他學生的教學。小學生本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一旦覺得自己缺乏關注,就很容易產生松懈心理,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這就造成了課堂上出現多數學生不專心聽講的狀況,這是課堂教學的一大誤區,嚴重阻礙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針對這一現象,解決的方案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備課時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保證課堂上不同的學生都能解決他們會解答的問題;二是在課堂教學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的調動課堂上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三是創造同等的學習機會,不論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學困生都能充分體驗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從解答問題等教學活動中找到成功的喜悅,增加他們的自信心,盡可能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提升,還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它不是考卷上簡單數字的概括,而是包含了多種多樣的內容:可以是擅于觀察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勤于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該入到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在課堂教學時,可以依照教學內容設定擴展性的提問,引導學生活躍思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可以是由教學內容衍生出的任何思維方向,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結合畫面聲音等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發散式思維的能力,學會舉一反三,深入思考和探究,在開闊視野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事物的能力。
(三)面對教學實際
我國各地每年都有很多學校在推廣不同的教學經驗,然而教學活動本身應該是立足于實際的。不同的學校、班級、學生有不同的特點,甚至教師本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帶有不同的風格印記。因此,先進經驗的學習應當注意與教學實際想結合,明確教學目標、充分了解學生特點、結合自身優勢加以利用,不能照搬照用,否則不但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能帶來反效果,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二、提高教學效率需要三個體
(一)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有意識的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發揮的教學氛圍,可以利用靈活的教學手法,擴展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性質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積極思考和發問,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搜集、整理信息,訓練學生自主尋求解決問題途徑的能力,學會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學生厭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學習缺乏自信心,小學生更是如此,由于年齡以及心理上的不成熟,很容易產生膽怯、恐慌心理。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該注意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采取激勵式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做錯題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對學生給予鼓勵,不要用言語、行為指責甚至攻擊學生。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應當給予贊揚和肯定,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充滿熱情的迎接新的學習挑戰。
(三)讓教師體會到研究的魅力
教師能力與教學效率息息相關,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中發現問題,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探討,不斷觀察、發現問題,思考和尋求解決途徑,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學習和總結教學經驗,最終成為一位具備擁有更高學習能力、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的研究型教師。
三、提高效率的三個本質基礎
(一)以知識求技能
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然而“知識”是無盡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語文只是他們所有學習內容中的基礎部分,學習“獲取知識的技能”才是教學的重要目的。
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還應盡可能擴展其獲取信息的渠道,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奠定結實的技能基礎。
(二)以參與求體驗
在當今社會,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要求,素質教育基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學習,還應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活動機會。
教師可以開展具有啟發智力特征的教學活動,給學生帶來理智的挑戰,利用游戲等靈活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內容上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更深層次的學習體驗。
(三)以創新求發展
任何事物都是向前發展的,教學亦是如此。教師的目光應該放長遠,不能僅僅局限于方寸之間。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創新,求新求變,教學思維活躍話,教學方法多樣,教學模式力求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夠發揮教師的自身優勢,為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和全面素質的發展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結論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直接關系到我國基礎教育水平的提升,是教育的前沿陣地。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應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自主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自身也要樹立良好的學習意識,提升專業水平,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 [J] 《教育探索》 ;方展畫;龐紅衛;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