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的基礎,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一直都是小學語文課程重要部分。從小就培養好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領悟能力、加強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的應用能力。現今,我國對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既定的目標有一定的差距,對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已成為我們首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閱讀能力 思考 途徑
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學生對語文學習成果的綜合展現。小學語文的閱讀是集聚了基本語感、語言表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及語言的總結能力為一體的綜合性能力。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擴展視野、釋放心靈、增加知識,更可以通過閱讀來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也與其他科目學習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由此,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我們就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有一下幾點思考。
一、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為起點,逐漸引導學生閱讀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極為重要,只有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制定多種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風格來活躍語文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例如,對不同文體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故事感較強的文章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如果是議論文或散文也何以通過查找一些人物背景或朗讀材料來激發學生對文章的興趣。
其次,教師在于學生一起欣賞文章的過程中也可以把文章的主旨與學生的希望和夢想結合起來,使學生不僅學習了語文知識還釋放了自己的內心情懷。
最后,也可以通過舉行讀書感想的交流活動,例如,定期舉辦讀后感大賽或者是讀書感受交流班會,這樣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文學交流平臺,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盡情的抒發讀書心得。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建立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二、加強基礎閱讀的訓練,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循序漸進逐層深入
閱讀的基礎至關重要,只有把基礎打好才可以逐層的深入和強化閱讀能力。加強閱讀基礎的方式有許多種,例如,多看書、多讀書、還可以通過記讀書筆記,找資料等方法在書中積累詞匯和學習語句運用。教師也要從基礎教起,給學生一個逐漸提高閱讀能力的的過程和空間,也讓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這種成長和進步的過程。
三、因地制宜的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上,教師需要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
例如,在教授相對枯燥乏味的文章時,可以采用投影儀、電腦等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活躍課堂,又能通過聲像結合的多維立體的展示方法,使學生明確的理解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寓意。對于教授文章段落較長或文章內容較復雜的文學作品時,可以教授學生一些分段的閱讀技巧,通過對文章段落進行逐步的分解、歸納,總結出文章每一大段的文意來得出文章的中心主旨。也可以通過故事中的發展情節層層深入的拋出文章的線索問題,讓學生一步一步的找的文章的主要線索。學生在尋找線索的過程中自然就對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從而也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還可以經常與學生們一起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能夠把平時所學的閱讀的技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通過多次的歷練可以達到熟練掌握閱讀技巧的能力,從而使文章越讀越精,逐漸提高閱讀效率。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教師學生的互動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問題,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提出自己的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就證明學生一直都在思考,而教師通過解答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來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如果學生在理解文章的思想上發生了偏離,教師可以及時的幫助學生改正。此外,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和樂趣或是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這樣可以起到一種風向標的作用,帶動學生自主的進行課外閱讀練習。通過加大學生課外書籍的閱讀,不僅可以開闊視野增加許多課外知識,更可以逐漸的培養學生對文章的領會能力,使學生的頭腦時刻保持靈活的狀態。
五、加強教育理念的創新,開辟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事事都離不開創新,只有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事物才會不斷地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年年都在強調要建立新形式的課堂,這種創新性教育理念更加強調“以人為本”,在這樣一個創新型的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感想和言論的權利,并且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都會得到老師的平等對待。教師還要多關懷和多鼓勵成績差的學生,讓他們能夠打起精神繼續努力的學習。在這樣的氛圍下,師生可以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更加放松的學習,并時刻保持著積極愉悅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自然也就可以使學生主動閱讀、積極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也可以編排一些非常規的課程,通過打破課堂上的嚴肅氣氛,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大膽的舉手發言。例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討論賽或是一些文章故事的情景表演,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內容。
六、結束語
語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是國家文化傳承的象征符。而我國在對語言文化的教育上還有很大的欠缺。對于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一直是我國文化教育中主要培養的能力之一,我們應著重深化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逐步的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中的問題,調整教育目標和教育方式,使小學語文教育體系更加合理化。在這條教育改革的中,我們要不斷的前進和探索未來的道路通過這樣一個反復實踐的過程來達成和完善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同時也在不斷促進我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李俊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價值工程.2011,(3)
[2]李建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1,(3)
[3]徐光華.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J].中國民族教育.2011,(4)
[4]郭巧蓮.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3)
[5]王麗梅.淺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J].教育科學.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