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新課標下對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語文口語教學,語文口語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做事能力,因此,本文首先對初中語文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語文 口語教學 問題 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語文文化素養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管在什么行業領域中,每個人都會涉及到語文知識的運用,尤其是語文口語交際,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化素養的高低,在當今社會人才缺乏的時代,加強語文口語教學,進而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一、當前我國初中語文口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個人口語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社會交際能力的強弱,良好的社會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在應聘中獲得面試官的認可,雖然初中學生出入社會尚早,但是初中語文的口語教學為今后的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改革,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強烈的競爭機制,只有不斷的學習和口語技能的訓練,人才能從競爭機制中脫穎而出,因此,語文口語教學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現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仍然存在重知識、輕口語的現象,教師只注重講解教材中的知識,卻對口語教學未引起高度重視,嚴重影響學生口語交際的學習,由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會用語文知識進行交流,由于學生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強,久而久之,大多數學生在表達能力方面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當學生遇到陌生人時,或遇到突發情況,學生說話就會存在表達不清楚、說話吞吞吐吐等現象,因此,加強語文口語教學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前教師的首要任務,只有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學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同時也可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當前我國初中學生存在社會交際能力弱、口語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機制的影響,由于傳統教學模式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課標要求不相符合,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方式,教師幾乎占用了整個課程的時間,導致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教學中,學生被動式的接受教育,同時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導致學生沒有機會加強口語交際的訓練,因此,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口語教學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另外,新課標下,要求教師注重實踐能力的操作,雖然大部分中等學校開設了語文口語課程,但是語文口語教學只是流于形式,卻沒有落到實處,甚至有的教師把語文口語課程作為語文考試試題的講解,忽略了語文口語教學的重要性。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口語教學對策
(一)營造良好的語文口語教學環境
由于中學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愛表現的階段,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心理特點的優勢,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并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大膽發言,積極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只有學生心理放開了,學生才能大膽的說、大膽的交際。例如在開學初期的語文課堂上,首先,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上臺發言,要求學生講講在寒假期間的感悟和體會,不管學生演講的好與不好,教師、學生都應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教師就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在上臺演講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存在恐懼心理的現象,心理恐懼會使學生在語言組織上調理不清晰,表達不清楚,這時教師、學生應給予熱烈的掌聲,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使學生消除膽怯、恐懼心理,促進學生更好的演講,學生表達的機會越多,口語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鍛煉了學生在口語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膽量,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演講中發揮自己的潛能。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說話方法和說話技巧,俗話說:“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口語教學也是這個道理,只有學生掌握了交際技巧并合理運用,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學生在說話表達的時候,應注意說話場合、說話對象及身份,這樣學生才不會說錯話、亂說話。另外,學生在說話表達時,應注意語句的流暢性和正確性,在演講的過程中,避免停頓的現象,必要時學生可以利用肢體語言進行語言的表達,例如手的動作、眼神等,同時學生也應注重真實情感的流露,只有表達的真實、生動,別人才能接受。
(二)注重情感的熏陶
情感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對語文知識產生共鳴的潤滑劑,通過情感的熏陶,語文知識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學生才能對語文產生學習興趣,學生才能能主動的開展口語的交流和學習。例如,七年級上冊普希金的作品《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師首先應讓學生大聲朗讀,體會詩中表達的意境,這篇課文是指作者在生活中遭遇艱難困苦,甚至不幸身處逆境,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態度,雖然這首詩都是在述說作者的態度,但是學生可以對這首詩提出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學生在表達時應注重語言的組織,使學生表達清晰、流暢。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在語文口語教學中,教師應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習和交流,并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和發言,若課堂時間比較充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例如,學習七年級下冊的《黃河頌》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找一些關于黃河頌的視頻或圖片,通過播放氣勢宏偉、波濤洶涌的視頻、圖片,學生就可以對所看到的美景進行表達,或表達黃河所具有的魅力和氣勢。另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辯論賽,以《黃河頌》為主題,開展辯論賽活動,學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結束語:
語文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決定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語文教學,尤其是語文口語教學,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和演講,使學生克服恐懼心理和膽怯心理,為學生提供鍛煉口語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劉兆海. 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口語教學[J]. 學周刊,2012,34:129.
[2]季曉紅.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
[3]閆瑞華. 淺論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0,07:76.
[4]楊靜.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 新課程(中學),2013,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