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主要部分,也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難題,它的教學實效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體現,但卻是不容忽視的。在新課標下,為了使初中作文教學不斷完善,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對傳統作文教學進行適當的改革。將多元化教學理念應用于初中作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水平。本文從多元化作文教學的解讀入手,來分析多元化作文教學實現的有效措施。
一、解讀多元化作文教學
多元化教學是從學生個性發展角度出發,對教育的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等進行一定調整,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具體到初中作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的應用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得到激發,在教師引導下來提高其寫作水平。
當我們解讀多元化作文教學時,首先要明確作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及其本質。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因為作文在中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所以作文教學成為一個長提的話題。就作文教學的目標而言,在使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自身的魅力的同時,使其以語言文字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而初中階段的作文寫作上,記敘文要求對于內容的記述應具體,而說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議論文的寫作應保證有理有據。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便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素材,不斷的拓寬其對素材使用的深度,更好的來表達其內心的真實想法。初中語文作文是對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綜合鍛煉,它要求學生將自己想看到的事物及其經歷等經過一定的形象思維以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便要注重學生該種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事物都呈現出多面性,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多元化的意義,并將其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將多元化在初中作文教學中予以應用也是多個方面的:首先,是對學生思維多元化的一種培養,使其能夠以不斷求新和更具開放性和發散性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并且能夠考慮的多層次、多個側面的影響,實現對復雜事物的完美再現。其次,是作文訓練模式的多元化。作文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日常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口頭聯系或者日記等多種形式來實現寫作訓練,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最后,多元化應用于作為教學中還應實現作文評價模式的多元化。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綜合使用學生間相互評價及其家長評價的引入,來實現一種主動、能動的作文評價體系,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揮,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和動力,從而有益于其作文成績的提高。
二、多元化作文教學的策略探究
多元化作文教學的實現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引導其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寫作習慣,從而實現其寫作水平的綜合提升。
首先,改善傳統教學方式,引入競賽機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作文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而這種素養的培養是語文知識積累的結果。在教學中,教師便要為學生創造該種條件,通過閱讀課的開展及其課外閱讀的指導等,為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及其文學素養的培養提供條件。以課外作業的形式等來引導學生積累常用的名言警句或者文章片段,并且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一過程的實現可以用競賽的形式。以班級或者小組為單位,以閱讀量和積累量作為競賽的內容,在比學趕幫的氛圍中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實現其知識積累量的增加。在學生競賽的過程中,還能夠促使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創造,從而激發其對于寫作的興趣,也便提高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其寫作水平的提升。
其次,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是以平常的練習為基礎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該種能力的培養。在多元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改進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資源進行字詞句的寫作練習及其片段寫作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語言表達能力。結合語文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對某一事物或者事件進行思考,將自己看到的東西用文字表達出來。這些片段的練習,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想象思維,使其學會在寫作時理清思路,并以縝密的語言來進行表達,在提高其對事物認知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其寫作水平。
再次,注重生活實踐的作用。作文教學多元化的一個方面是寫作素材的多元化,在初中作文多元化教學中,應充分重視生活實踐對于寫作的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生活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思考,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將學校和家庭及其社會生活有機結合,實現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來思考一些問題,并以此為素材進行寫作,能夠有效的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其提供更為關闊的寫作素材。將生活引入教學中,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其寫作業變得更加輕松,從而激發其性情和寫作的靈感,拓寬其寫作之路。
此外,以多種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作文的教學效果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寫作練習,為到達該種目的,便要使練習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以活動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通過課外活動等的開展,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課堂之外的世界,之后以作文的形式來記錄其內心的感受和體會增強了練習的實踐意義。而班級簡報、校刊選登、作文競賽等活動也能夠激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以這種多元化的活動形式來引導學生來進行寫作,提高其寫作水平。
最后,改變傳統的作文評改方式。多元化教學下,對于作文的評改也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在學生完成作文寫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改,使其在這個過程中對于自己使用文字和語言進行一定的調整或者修改,然后通過小組同學的交流互改,獲取同學的修改意見及其對于作文的評價,再通過教師對作文一定必要的評析。這樣一個過程,通過不同人評改,能夠使學生從更多的側面來審視自己的作文,從而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為其以后的寫作提供借鑒。
三、總結
新課改下,學生的主體性更多的被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重要部分之一,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也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初中作文多元化教學的應用,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帶來的諸多弊端,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綜合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適用。
參考文獻:
[1]王福光.農村初中作文多元化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現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2(2)
[2]雷雪梅.初中作文多元化評改方式的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2(8)
[3]王潔.試論初中語文教學的多元化[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3(7)
[4]程梅.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初探[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4)
[5]汪輝.論初中作文多元化評改[J].科學時代,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