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創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能力;靈活設計教學過程,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追求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并保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正確處理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轉變學習態度,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真正地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課堂學習 實效性 激情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陣地,如果忽視課堂上的有效吸收與消化,就等于放棄了最佳的學習時間,也難以收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在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要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實效性,可從以下幾點實施:
一、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組織能力,盡量創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鼓勵都能傳遞出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關愛,使學生感受到溫暖,獲得了自信。于是他們樂于開口了,敢于表達了,從而興趣十足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形體語言對活躍氣氛、創建和諧氛圍、激發學生情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記得一位教育家曾說過:“適當的比喻,幽默、風趣的語句可使課堂氣氛活躍。”為此,教師還可以用生動的口頭語言營造良好學習氣氛。如上課時,師生互相用英語問好,或唱首歌Good morning to you;結束時我們用英語互相道別或唱首Good bye歌。要善于用自己的優勢——如純正的語音,清晰洪亮的聲音,和藹可親的態度,風趣幽默的言談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運用充滿藝術性的語言,把深奧難懂的問題由淺入深地講清楚,耐心地啟發和誘導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自我表現意識,促使他們主動地開口表達。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和信任,要體現在日常教學和學生的對話中,如:very good, well done, great, interesting, excellent. That’s a good idea. I’m glad to hear that. I think you are very good!等這樣的鼓勵性語言要成為習慣性用語,從而建立一種輕松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使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并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活動,感受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有效地提高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靈活設計教學過程,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一堂課的教學設計,關鍵在于讓每個學生都以最大的興趣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因此,我經常采用情境教學法。上課之前組織學生唱首英文歌曲,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一段輕快的歌謠、一首歡快的歌曲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可能把課本內容創設成真實的生活情景,或者改編成小話劇,或者改寫成小故事,讓學生在“生活化”的狀態下感知語言,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語言,把“死知識”變成“活語言”,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與運用能力。要重視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敢于放手,學生敢于動手, 讓教與學協調統一。盡可能地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教師設計的各種課堂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必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千萬不能過高看重自己的水平,試圖把每個學生都教育成自己理想的人才。這么做的后果,不僅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會創傷一部分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保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紀小,好動,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針對這一特征,在日常教學中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和英語交朋友,與英語做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在平常教學中,我常利用編寫的歌謠,進行教學。如我在教學服裝時,編了歌謠:“socks襪子穿里邊,shoes鞋子真美觀; pants褲子最常見,jeans牛仔不一般; shorts短褲人人穿.”“sweater毛衣真保暖,jacket夾克擋風寒;shirt、shirt男襯衫,dress連衣裙子女人穿;skirt短裙很好看。”這樣,就使學生很容易記住單詞的讀音及意思。
在學習詢問方位的句子“Where is …?”時,我在教室里設置方位,并標上方位詞:left、right、under、behind、in front of、next等等及地名park、 supermarket、zoo、store …讓學生自己嘗試按路線走,親自感知 left、right、 under、behind、in front of、next等方位詞。學生親身感知后再要求將所走的路線用英語表達出來,再進行情境表演“A: Where is the park? B: It’s behind the supermarket. 然后變換角色,讓學生在情境中不斷重復使用所學的實物單詞,枯燥乏味的句型也因為有了情景而變得生動具體,其樂無窮,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從無知到有知的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中犯一些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寬容的微笑,不僅傳達了一份關愛,還表達了一種尊重、信任和激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作業或試卷中所出現的錯誤應多幫其分析原因并講解清楚。對于粗心大意而出現的失誤在指出的同時應給予原諒,并提醒以后多加注意。在階段測試后,教師應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而對成績退步的學生要找其談話,分析原因,找出改進方法,從而增強其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自信心。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他們的學習意志,使他們能夠準確的認識自己、合理的評價自己,同時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讓他們轉變學習態度,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真正地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