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美術專業的教學不同于普通的美術課程教學,也不同于一般的美術興趣班教學。美術專業教學是應用型的專業課程教育。在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上都要有獨立的體系,才能保證專業教學的獨特性和專門性,培養專業人才。本著這一目標,在高中美術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對美術專業的指導思想、課程設置和教學評價、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等進行一體化的、科學化的建設。
[關鍵詞]:高中美術專業 教學體系 構建分析
高中美術專業的教學既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獨立的具有專業特點的特色教學。所以對美術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首先要認清美術專業教學的定位與教學的目標。在學社的課程設計中既要體現出其基礎性和整體性,還要適應美術專業的獨特性、超前性和適應性。美術專業教學屬于藝術教育的范疇,美術專業是一個感性的專業,教學活動室感性教育的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拘泥于程式化的教學和最終的教學評價方式,而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最大程度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教學活動,并能再此過程中提高專業水平。
一、高中美術專業教學的指導思想
高中美術專業教學的重點在于其“專業”二字,美術教育的教學方向在于專業水平的提高。美術專業的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受到這一階段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其對美術專業的知識結構的掌握,藝術規律的探索與駕馭,對美術作品的認識深度等都要在高中美術專業教學打下基礎。
在職業高中,美術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有兩個,一個是美術教育方向,選擇這個方向的學生在教學中的首要目標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另一個美術方向,這個方向的學生是將美術作為一種未來的職業技能,會應用于工作的各個方面,這樣的學生教育的重點則在于專業技能的提升。
一般,美術專業的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即開始接收美術繪畫方面的訓練和教學,事實上,這個階段的學習多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相關,那么,高中階段美術專業的教學則是對美術精神如理解和美術專業技法的提高。
所以,高中階段美術專業課程的教學指導方向應該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做到人盡其才、各盡所長。
二、高中美術專業教學的課程設計和專業技能培養
(一)專業技能培養目標
要構建科學合理的高中美術專業教學體系,首先要明確美術教育教學循序發展的過程。
在美術專業教學中,素描是基礎;色彩的應用是美術專業教學的關鍵;藝術綜合素養的提高是目標。
素描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了解美術相關基本理論,還能在學習中獲得基本的美術構圖與造型能力。因為學生在素描學習中,能對物體、光線的構圖繪畫工程中培養觀察能力,還能在不斷的描摹與實踐過程中對影響繪圖整體性與畫面協調性的因素得到有效的認識。通常認為,素描是最能體現繪畫水平的畫種,所以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保持好心態,踏實練習。
色彩的應用是教學的關鍵主要體現在色彩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畫作表現力的提升。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習作習慣。對于美術基礎不太扎實或者初學的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重點在于色彩繪畫的一般程序的講授,更重要的是畫作示范與臨摹的體驗性教學過程,多幫學生修改畫作,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繪畫表現力與繪畫的個性。
提升藝術綜合素養的總目標表現在美術專業的感性認識過程中。美術專業課程的學習、實踐與鑒賞都是對作品的感性體會。要對不同層次的作品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會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引導學生去發現和體會畫作的意境與深刻的情感內涵。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發現觀察對象的特征與結構中蘊含的不同意義。所以要求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畫、多改,教師對學生的畫作多看、多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開動思維,投入感情。藝術之間是相通的,提高綜合藝術素養的目標實現還可以借助其他藝術形式的表達來完成,如音樂、書法藝術等的介入,讓學生在音樂中理解情感的變化,在畫作中進行表達。
(二)專業課程設置
通過對美術專業的課程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式的總結,可知,在課程設置過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不斷深入。《素描》和《色彩》兩門課程就是教學的基礎,要打好基礎,同時做好實踐教學工作,突出專業能力的培養和專業水平的提高。《工藝美術》課程的設置就旨在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鑒賞能力。
所以在實踐教學中,要構建以專業發展為重點的必修課與以提高藝術感悟能力的選修實習課程、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改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
(一)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要做到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學校首先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一方面,多組織一些專家名人的教學講座,或者多舉辦一些美術作品的展覽,提高學校的藝術氛圍;另一方面,可以多收集學生中的優秀畫作進行展示盒點評,讓學生提高競爭意識,既能不定期檢驗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改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
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學校應對其美術專業的水平進行整體的評估,以便于學習課程的安排和學習進度的合理設置。課程開展之后,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不能局限于最終的考試成績或者一些硬性的評價指標。要結合學生的發展階段,對學生課堂內外的表現進行綜合性過程性評價。給學生設置合理的目標,多肯定學生畫作中的優點和取得的成績,鼓勵學生大膽實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小結
美術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要以學生的發展目標為中心,以學生的美術功底為基礎,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建立合適的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因材施教。打好理論基礎,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提升綜合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熊擎宇,熊筱燕.試論職業高中美術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J].現代營銷,2007(10):124.
[2]張永生,楊全經.高中美術專業教學探索之我見[J].美術大觀,2013(4):16.
[3]趙勇.新時期高師美術專業教學改革展望[J].大眾文藝,2013(9):271-273.
[4]李以泰.關于建立和完善中國美術專業教學體系的思考[J].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10(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