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高中體育教材進行主要內容、教材特點和教學作用方面的概述,然后對建國至今的高中體育教材內容演變進行分段的介紹,最后闡述了高中體育教材內容發展背后的教育思想變革,并推測以后的體育教材在內容方面應該是能夠反應全面教育目的的,希望本研究的結果能夠為體育教材內容改革和教師教學提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高中體育 體育教材 內容演變
高中體育課為高中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負責,教材的內容指導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也限定了高中體育教學的內容,影響著體育教學有效性。因此,應該對高中體育教材的發展進行探究,以便體育教師和教學研究者能夠把握體育教學發展的實際情況。
一、高中體育教材概述
高中體育教材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學生體育訓練的項目、項目的實際內容和項目各項指標的具體描述等;很少有高中對學生下發體育教材,因為體育是室外課程、是運動課程,因此,體育教材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指導性強,而對學生的學習不具有實際的意義,這是高中體育教材與其他科目的教材相比的基本特點;高中體育教材不僅為體育教學提供基本的教學內容指導,教材的教學內容制定和相應的教學大綱的頒布和使用,還影響著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并間接影響了高中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說,高中體育教材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是有著重要影響的。
二、建國以來高中體育教材內容的演變
(一)1980年以前的教材內容演變
從建國到改革開放開始,我國高中體育教材共經歷過四次教材內容改革。第一次教材內容改革在1950年,教材僅對教學內容進行描述和規定,將體育課基本的教學內容分為游戲、舞蹈、整隊和步伐、體操、技巧運動、田徑運動和球類運動七個大類,田徑、體操和球類教學內容被認為是必修課,每個單元設計了20課時的教學內容,其他教學內容均沒有嚴格的課時要求;第二次教材內容改革在1956年,在這次教材改革中,整隊和步伐的內容被刪除,游戲的比重加大到18%,并補充了滑雪、滑冰和游泳三項內容。同時,教材還根據學生性別進行了教學內容區分,雖然體操、田徑、游戲三項在男女生教學內容中所占比例相同,但教材規定女生每周體育課學時比男生多1小時;第三次教材內容改革在1961年,在這次教材改革中,加入了武術和體育基礎知識教學內容,并首次出現了選用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從這次教材內容改革開始,出現了教材選編原則說明;第四次教材內容改革在1978年,在這次教材改革中,將高中各年級的體育學時加到100學時,并確定選用教學內容為游泳、滑冰、爬山、越野和游戲。
(二)1980年至1999年的教材內容演變
改革開放后至上世紀結束,我國高中體育教材進行了兩次教材內容變革,第一次是在1987年,此次教材內容改革對高中各年級的體育課時比重進行了嚴格的劃分,并明確了武術課女生不設、舞蹈與韻律體操男生不設,而且明確規定每個年級的男女生在每項教學內容中應完成的課時數;第二次改革在1996年,在教學內容方面增加了“民族傳統體育”一項,并作為必選內容,而球類運動成為了限選內容。教材取消了對體育的男女生課時比例的要求,但仍保留著各年級的體育課不同比例要求。
(三)21世紀以來的教材內容演變
進入21世紀至今,體育教材內容經過兩次變革,第一次在2000年,也就是我國教育系統對高中體育教材的第七次改革,這次改革明確規定了各年級的體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課時比例,將選修分為限制選修和任意選修兩種,將前次教材改革的新添內容——民族傳統體育改為任選內容,并添加了現代科學健身方法和新興體育項目兩項;最近的一次體育教材內容改革在2003年進行,是我國第八次體育教材改革,本次教材內容改革的最明顯特征就是實施體育學分制,將田徑、體育健康知識作為必修內容,各1學分,其它9學分均為選修課,學生可以從球類、體操類、冰雪類、民族類和新興體育五大類中任意選擇內容進行學習。
三、高中體育教材的發展及趨勢分析
(一)體育教材展示出教學思想的發展
八次高中體育教材內容改革展示了我國體育教學思想的發展,第一和第二次教材并不存在選編原則,可見我國體育教學思想還未成體系,第三次教材改革之后,每次的教材選編原則都體現了時代的教學思想特征,如第三次教材改革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學生品德教育;第四次教材改革重視到民族體育特殊性;第五次教材改革重視體現教學的統一性和靈活性;第六次到第八次教材改革則分別體現體育教學的人本性、科學性、實用性,這與現代教育的人本教育思想、全面教育思想不謀而合。
(二)體育教材注意到體育教學的效果評價
縱觀八次體育教材改革,不難發現,幾乎每次的教材內容改革都涉及到體育課時的分配,分別體現在注重學生性別不同的課時分配、年級不同的課時分配和選修及必修的課時分配等,到第八次教材改革,必修只剩下兩個學分的內容,體育課究竟要學什么,實際上是由學生自己選擇的。這體現不同階段體育教學效果評價的不同側重點和方法,從評價課時,到評價教學內容,再到將學生做為教學評價的主體,高中體育教材內容變化體現了體育教學效果評價的變化。
(三)體育教材變化與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相契合
教育是會隨著社會經濟變化和文化環境變化而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體育教材作為體育教學的指導性書籍,也一定會隨著教育環境和教育理念的變化再次進行改革。按照現代教育的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的推行力度和社會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未來的體育教材變化將更重視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的全面鍛煉,為學生設計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需求,是體育教材改革的方向。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材的內容對高中體育教學具有指導作用。自建國到現在,我國高中體育教材內容改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教材改革都具有相當明顯的時代特點。高中體育教材內容的變革和發展體現出我國教育思想發展的情況,未來的體育教材內容,必將是與全面發展理念教育相契合的、更能夠滿足學生和教師需求的教材。
參考文獻:
[1]李啟迪,劉忠武,邵偉德.建國以來我國高中體育教材內容的演變脈絡與展望[J].體育與科學,2012(03).
[2]靜石宇.大中小學體育教材內容的分析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5月.
[3]溫浩峰.中學體育教材內容與體系改革[J].新課程學習(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