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是對實施實踐教學的必要性進行討論,探索如何培養學生政治素質的方法,從實踐教學和學生政治素質培養的關系,來闡述實踐教學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實踐教學 政治素質 高校
前言
對大學生政治素質的培養是我國歷來重點關注的問題。大學生在思想上對于理想信念的意識較為薄弱,更注重于個人價值的體現和個人利益的得失。若僅僅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傳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進行是刻不容緩的。力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工作要求和方式上進行創新,有所突破。
一、討論實施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一)用于培養學生政治素質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存在弊端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太過落后。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基本都是中學時期所學過的,而且僅限于書本內容,沒有引進學生所感興趣的熱點新聞。因而,導致大多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興趣。雖然,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大對這門課程的改革,利用多媒體設備來講解,但基于這門課程本身的特點,仍然難以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而這種教學方式已無法適用于對當代高校學生的培養中。
(二)當代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新變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學生了解世界的方法也不同往日。傳統的認識方式被媒體和網絡所取代。當代高校生對新事物的了解速度越來越快,網絡是高校生重要的學習工具。面對這樣一個新的時代,如今的高校生不可能滿足于只坐在課堂里聽老師授課,他們更傾向于自我實踐。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方式只能導致學生與其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因而,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實現實踐教學的方式。
(三)社會迫切需要具有政治素養的高校生
目前,高校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還急需提高,其不了解自己的國家政治現狀,也不愿主動或是想要去了解,這對于高校生和社會來說都是一個不好的現象。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有責任感的人,而連自己國家政治制度都不愿去了解的人又何來責任感。這種狀況,要求我們思考如何培養當代高校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使其成為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
(一)采用適應當代高校生特點的新的教學方式
對學生的政治素質的培養,要融入其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境中,要根據當代高校生自身特點來制定方針。當代高校生思維獨立,樂于自身實踐,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但其責任感不強,意志比較薄弱,因而,對于高校生的培養應該將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踐教學二者結合起來,從而進行教育方式的創新,推動實踐教學的改革。除了對高校生進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還可以通過開展校園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從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
(二)采用實踐教學的方式
突破傳統的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方式,以開展討論,進行演講和模擬情景的形式作為新的培養方式,結合教學要求和社會實踐,以求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并進行討論。此教學方式是圍繞問題而展開的,可直接運用思想政治理論來進行講解分析。這樣的教學方式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營造新的校園環境,進行校園實踐教學
高校的校園環境和校風影響著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能將切合實際,積極向上的理念傳遞給學生,形成一種文化熏陶。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其政治素質,對國家和社會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蓪嵤┬@實踐教學,圍繞校園文化建設來開展,通過社團形式來組織有關于思想政治素質的研討會或相關活動,從而延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素質。
(四)增加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社會實踐教學
為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校需要增加實踐教學的課程。除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授方式和開展校園活動外,還應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并將社會實踐成績記錄在案。例如,在培養醫學專業的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時,可結合其專業特點,開展以醫學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深入群眾中進行有關醫療事業的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有利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社會實踐的形式,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透徹理解思想政治理論,從而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
三、實施實踐教學有何重要意義
實施實踐教學是高校培養學生政治素質必不可少的環節。實踐教學是學校帶有目的性地有計劃地設定情景,圍繞與社會生活有關的話題,采用不同的活動形式,靈活運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組織以高校生為主體的具有自主性和創造性的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靈活運用思想政治理論的能力,促進高校生政治素質的提高。因而,實施實踐教學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實施實踐教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要求
無產階級革命的斗爭實踐和科學理論家探索客觀世界內在規律的科學實踐造就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形成。隨后,我國的國家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同志都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實踐,創造出符合我國自身特點的新理論。顯然,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新問題的時候,是離不開實踐的。因而,實施實踐教學也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需要。從而,使其更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性,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
(二)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需要加入實踐教學的內容
高校中,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傳統方式依舊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而思想政治理論是純理論性的東西,顯得有些枯燥,學生難以接受。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并無有用之處,而且學習的內容在高中就已經接觸過,缺乏探究的興趣。因而,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一定要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增強思想政治理論的實用性。
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是新時代下社會的要求,為滿足此要求,我們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不僅限于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還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從課堂外的校園和社會中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實施實踐教學,以求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培養其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邱云慧,楊亞萍.淺析高校實踐教學與學生政治素質的培養[J].絲綢之路,2012,(22)
[2]姜德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6):
[3]張玉蘭.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3):
[4]鄭秀紅,黃俊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理性思考[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