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也出現了極大的改變。對于朗讀來講,其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文學素養,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增強學生們的語言,從而為學生們的以后成長夯實基礎,所以,作為教職人員,需要對朗讀教學予以高度重視。本文簡要探討了在職業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期間,朗讀教學的相關內容,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關鍵詞]:職業高中 語文朗讀 課程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曾指出: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期間全面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對于朗讀來講,其是人們掌握語言、使用語言的關鍵途徑之一,在職業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教學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然而,在當前的語文教學期間,朗讀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對教學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作為老師,就需要深入對其進行研究。以下簡要論述了職業高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并探討了相應的改進方法,僅供參考。
一、職業高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
現今,在職業高中語文朗讀教學期間,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其一,學生對朗讀學習沒有興趣。很多學生在小時候就被父母、親朋要求背誦古詩詞,學習漢字,從而使學生在內心深入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再加之職業高中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弱,接受語文內容的能力較低,感覺學習十分困哪,長時間以后,就會對語文產生恐懼心理,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嚴重的甚至生成厭惡情緒,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其二,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很多職業高中里的語文老師對是由普通高中步入師范院校學習后從事該工作的,教學的方法依舊嚴重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在預讀教學期間,多以講解為主,學生機械性的記錄筆記。教師將課文內容拆分開來,變得十分繁瑣、學生對其感覺厭煩,一些課文還需要進行背誦,從而無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降低教學質量。
二、優化朗讀教學的策略
面對現今的朗讀教學現狀,教師想要提高朗讀的教學質量,就需要改進以往的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朗讀積極性,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一)學生互相點評,增強朗讀能力
在進行朗讀教學期間,互相點評是提高學生們朗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并且同教師的點評形成呼應。學生互相點評不僅能夠評價出朗讀過程中的優缺點,然后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最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更加深入的體會課文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再別康橋》一文時,教師可以先讓一名學生進行朗讀,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然后讓這名朗讀的學生根據點評的內容進行相應改正,再次朗讀。教師應多采用鼓勵、表揚的方法,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朗讀能力。
(二)反復朗讀,提高朗讀效率
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期間,應基于學生理解字詞含義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然而,在這期間,學生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理解可能出現錯誤,教師應及時幫助學生糾正思想,讓學生反復進行朗讀,提高朗讀效率,進而增強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聲聲慢》課程時,需要學生們體會李清照那種“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情感,就需要讓學生反復進行朗讀,自行思考文章的曲調,從而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為后續學習夯實基礎。
(三)體會文章的含義
對于朗讀教學來講,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感悟文章的內涵。面對一篇文章,學生們不但需要調動自身的發散性思維及想象力,還需要從文章自身格局進行理解。例如:文章的結構、語句的風格等。所以,教師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朗讀能力。由于職業高中的學生涉及到的知識量是有限的,老師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補充一些知識,不但豐富學生們的知識儲備,同時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講解《將進酒》課程時,其中“陳王昔時宴平樂”詩句,教師就可以針對這句備注對曹植進行分析,為學生講解一些歷史典故,進而加深學生對該句的印象,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再例如:教師在講解《詩經·無衣》課程時,就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兵器的知識點,如矛、戟、戈等。這些可以吸引男生們的注意力,同時再講解一些古代衣著服飾的習慣,吸引女生們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領悟文章意境
在文章中,很多都包含充足的意境,教師想要提高教學重量,就需要幫助學生領悟文章意境。伴隨著現今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并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職業高中進行語文朗讀教學期間,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色彩艷麗的圖畫、優美動聽的音樂、靈活生動的動畫等為學生創建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領悟文章已經。例如:教師在講解《春江花月夜》課程時,就可以先為學生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進行朗讀示范,然后讓學生跟隨音樂進行小組分組朗讀,之后選出小組代表進行展示,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五)利用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們的朗讀熱情
常言道: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在進行職業高中語文朗讀教學期間,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朗讀的競賽活動,如:詩朗誦、故事比賽等,激發學生們的朗讀熱情,指導學生們一些朗讀的技巧,從而不僅使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了課文內容,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審美才能,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夯實基礎。
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作為職業高中的語文老師,應培養學生們的朗讀能力,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教職人員需要轉變自身觀念,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對朗讀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成長與發展夯實基礎。因此,對職業高中語文朗讀教學進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值得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禚洪洋.誦讀性策略在高中文言文中的實施探析[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
[2]王從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05).
[3]姚娟.高中語文朗讀能力的教學對策探討——以內蒙古臨河地區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