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學生基本素質來看,職業高中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薄弱。職業高中主要是為社會輸送各種應用性人才,因此在課程教學培養上更為注重專業課程的教學,而語文基礎課程往往會被忽視。這也是導致學生對于語文教學課程形成漫不經心的態度的原因。要促進職業高中語文學習,就要在教學上實施改革,以促進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高度重視。本論文主要探討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實踐。
[關鍵詞]:職業高中 語文教學改革 實踐
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基本素質存在著普遍意義上的定位,即學習成績較差,自我約束力不夠。職業高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學生畢業之后,就要步入社會中從事相應的工作。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文字解讀能力,以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但是重視技能而忽視語文知識的培養職業高中教育,需要對于語文教學實施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
一、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參照普通高中語文教學模式
目前職業高中在基礎知識教育上,依然參照普通高中的教育模式,為的是希望更多的職業高中學生能夠有機會步入大學進一步深造。語文是大學入學考試的主科,因此在職業高中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語文成績格外重視。對于職業高于語文課程教育出現了向普通高中轉移的態勢,語文教師講課會對于考試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反復強調,并加強了習題訓練。由于職業高中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于知識的理解也存在著局限性,那么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僅僅浮于表面而沒有能力深入理解。
(二)忽視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
職業高中語文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職業高中學生的職業素養,使他們在畢業離開學校之后,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基本生存能力,以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然而從目前職業高中的語文課堂狀況來看,學生并沒有對于語文教學產生興趣,雖然作為一門基礎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對于文本的領悟力,但是,由于語文對于未來的職業生涯不存在直接的關聯,因此在職業高中學生來講,語文的學習是可有可無的。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上依然固守著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教學創新意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不夠重視,這就導致語文教師與學生之間并沒有形成師生互動,沒有達成語文教學和學習的一致性。另外,學生進入職業高中后,其知識起點低,因此對于知識的領悟力明顯欠缺,加之升學壓力小,多數學生更多地需要面對就業壓力,就造成了重視專業技能而忽視了基礎教育的現象。語文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其對于未來的職業生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二、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課堂實踐
(一)職業高中語文教材的改革
職業高中的語文教材要體現基礎知識教學,同時還要使其成為文化熏陶的載體。職業高中的學生學習語文是要提高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文化道德修養。那么,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要通俗、直觀而且還要具有感悟力。無論是文言文,還是詩歌,要選擇可以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的篇章,還要有情節感染力,以吸引學生樂于閱讀。《詩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的空中樓閣》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項鏈》的解讀更會給人以深刻的反省。各種傳世精品用精美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深入其中則更具有啟發意義。鑒于此,在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對于語文教材內容要精心挑選,而且教材的形式也不可忽視,雅俗共賞而富于趣味的教材形式更具有趣味性,采用這種形式會令學生感到有興趣。
(二)職業高中語文教法的改革
在進行語文教學中,可以輔助多媒體,將語文的教學轉變成為文學欣賞課,將一些較為抽象的語言以畫面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更為直觀的、動態的圖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莎士比亞的名著《威尼斯商人》的時候,可以將一些油印的精彩圖片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出來。通過讓學生欣賞畫面,對于相關文本的解讀會產生一種沖動感,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內容局限而將《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節配合課件講解出來。
三、實施語文教學改革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
職業教育除了專業教育之外,更為注重道德情操的培養,因此在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改革中,就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的內涵,將道德教育滲入其中。進入到職業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生成績會逐漸地被淡化,主要強調學生的技術能力,因此人格素質的培養就顯得更為重要。對于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一般都會與確立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于語文閱讀文章的解讀,讓學生從文章內容中更多感受到的是思想內涵和文學價值,從而實現對于自我身心的塑造。比如在古詩詞的講解上,將詩歌的莊嚴和詞的媚氣凸顯出來,充分地理解詩詞的創作背景以及創作者的思想內涵,而弱化對于詩歌具體文本的解讀。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下,感受到李白的浪漫、蘇軾的奔放與豪邁,將中國的文學光彩充分地綻放出來,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美感,不知不覺地深入其中。
(二)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職業高中教育的特殊性在于,讓學生能夠更為適應社會的需要。職業高中學生在校園中生活和學習,與社會接觸有限,語文教師就有必要將教學形式轉向社會性,將各種與學生專業有關的社會信息融入到語文教學當中,將語文教學以本學科為基礎,無限地延展,以培養學生能夠將各個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另外,采用多媒體語文教學,可以不拘泥課堂教學,而采用網絡教學的形式。在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把語文教學大綱內容傳送到校園網絡空間當中,讓學生提前查找相關信息。在培養學生搜索信息能力的同時,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高中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將社會適應性融入其中,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語文教學是基礎知識教學,但是在教學中,要將語文教學有所延伸,并與其他學科知識相互融通,以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綜合駕馭能力。在語文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職業目標,并配合教學環境,使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形式更為生動。
參考文獻:
[1]鄧傳洪.新課程標準下農村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課改探微,2012(01).
[2]賀慧.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32).
[3]劉百勝.淺談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考試,2013(04).
[4]楊碧連.淺談中等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改革[J].新課程(教師),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