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職業教育環境也一直在跟著變化,我們應正視這些變化,我們班主任都希望能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而學校是個大集體,班級是個小集體,人人為集體著想,就能匯成巨大的力量。其中班集體的建設正是教育中軟環境的一個重要環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討論如何建設好這個軟環境。
[關鍵詞]:合作 心理 創造
現代的中國職業教育最需要的是一個優秀的環境。職業學校的教育模式主要以不同的專業為主,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兼班主任,都希望能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而學校是個大集體,班級是個小集體,人人為集體著想,就能匯成巨大的力量。作為一名老班主任,我總結了以下幾個工作經驗:
一、靠合作
一個良好的教與學環境不可能只靠學校或者幾個老師就能形成的,還要依靠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合作。班主任在管理班集體時,第一要與家長保持聯系,讓他們知道學生在校的一舉一動。第二要讓學生多參加各類社會活動,要讓他們與先進的社會理念與時俱進。第三是讓學生給周邊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良好的印象是交往成功、和諧人際關系的開端。我們要教會學生在與同學交往中要:禮貌待人,主動熱情。在學習中要與同學:積極同求,縮短距離。在各項課外活動中要向塑造和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我們培養學生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社會,所以,我提倡讓學生在參加各類社會實踐的活動中“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二、靠自己---學生的心理要健康
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建立良好的班集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關系,這一點每位教師都應注意到。
1、學會傾聽
我們老師要學會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因為傾聽不是被動接受,而是對學生來講是有反饋的引導和鼓勵。學生可以通過語言和表情來告訴你,你通過傾聽能夠理解學生的描述和他們的感受。
2、多用贊揚,善用批評
不管是優等生還是所謂的“差生”,我們都要以贊揚為主,要善用批評。對于“差生”,我們要轉化。使學生整體發展,促進良好班集體的形成。要發現和贊賞“差生”的優點,這樣可以釋放他身上的正能量,調動他的積極性。在教學時,對“差生”要采取一種有效的激勵的教學方法。比如一對一的說教法。
三、心理暗示和換位思考
學習成績差或紀律有問題的學生,心理上多少都會有些陰影,這就要求我們建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調整好“差生”的心態非常有必要。
作為一名職業中學教師,其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紀律有問題的“差生”,他們有時候不能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這就需要我們能利用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去溝通,讓他們理解并能接受我們的合理要求。
其次就是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中職生已經不是小孩了,尤其是信息比較流暢的當今社會,我們更要把民主下放到學生身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如:組建班委,安排勞動、文藝活動、出黑板報等等,只是必要時,才給予他們一定的建議。這樣,對創建良好的班集體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四、教室要有空間感、層次感
教室的布置如果了空間感、層次感,我相信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室的“文化布置”、打掃工具的擺放,桌椅要擺得整齊;課間要文明休息,交流要用普通話等等。這些工作看似很細小,但是相當重要,是教室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做好了這些細小的工作,班集體的良好環境才能得到保障。細節決定一切。
教育中的“軟環境”是培養良好班集體的方法與手段,我希望能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