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現今新課程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具有較好的可塑性,因此,對于小學老師來講,有責任也有義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本文簡要探討了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期間,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模式 構建
對于小學語文課程來講,其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科目,是學好各科內容的基礎。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不斷轉變自身觀念,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發展夯實基礎。以下簡要針對小學語文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進行分析,供相關人士參考。
一、歸還學生主體地位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過于強調自身的權威性,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從而導致教學過于死板、生硬,學生們機械性的記憶課程知識,不利于培養學生們的自主觀念及創新才能,消除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嚴重的甚至使學生們產生厭煩心理,降低教學質量。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就需要轉變自身觀念,歸還學生們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們創建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僅發揮引導、啟發的作用,全面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就明確的表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唯有歸還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放低自身的權威性,多采用引導、鼓勵等方法,為學生們提供服務,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二、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如果在教學期間,學生們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更扎實的記憶相關內容,而相反,如果學生們缺乏學習積極性,則教學質量會嚴重降低。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講,應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利用故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都喜歡聽故事,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依據學生這一愛好,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雪孩子》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將課本合上,用平和的語言為學生們講述課文內容,從而吸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為學生們講故事期間,應先將自己帶入角色,將課文中的情感轉變成自身的真實情感,從而打動學生,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在講故事期間,應多同學生們進行互動,從而增進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利用講故事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比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來講,更為高效,容易讓學生接受。
(二)利用游戲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課程講解期間,教師可以引入游戲的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把枯燥的課程內容同游戲結合在一起,吸引學生們的目光。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參與、在潛移默化中扎實的掌握課程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手捧花盆的孩子》課程時,就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改變成一個模擬小短劇,為每個學生分配好角色,進行表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你畫我猜”、“猜字謎”、“造句接力”等游戲,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害羞等情緒,豐富學生們的知識體會,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積極性。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伴隨著現今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使用到各個領域中,并發揮了良好的效果。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憑借其色彩艷麗的圖片、優美動聽的音樂及生動靈活的動畫牢牢抓住學生們的目光。例如:教師在講解《小白兔與小灰兔》課程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Flash為學生制作動畫,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然后再進行課程內容講解,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例如:教師在講解《找春天》課程時,可以先為學生們放映一些歡快的歌曲,讓學生們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然后將學生們劃分成若干小組,互相討論春天有哪些特點,選出小組代表進行總結發言,進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注意的是,教師應為學生留存充分的討論時間,進而全面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多采用表揚、鼓勵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當學生們產生一些較為新奇的想法時,教師不應立刻否定,而需要待學生表達結束后,同學生一同針對這一想法進行驗證,獲取結果。通過這樣的方法不但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及創新能力。
三、從生活出發,多方合作展開語文教學
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教學時,應同學生們的生活密切關聯在一起,從而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認真設計課程內容,從而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雷雨》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在夏季觀察一下生活中雷雨的場面,寫出自己看見的情境,天空的樣子、街道上行人的樣子、房屋的樣子等。從而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深入的記憶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豐富學生們的知識儲備。另外,還需要與學生們的家庭生活關聯在一起,多方共同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常言道:父母是孩子們第一任老師。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家庭的特點,進行語文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衣服的,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則廣告;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各種水果等。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總結
總而言之,想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教學模式,教職人員就需要轉變自身觀念,緊跟時代步伐,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措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夏菁華.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以小學語文《題西林壁》為例[J].文教資料,2010(11).
[2]簡婕.支持高階思維發展的數字化學習環境構建及其實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