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作文教學,對于小學語文而言一直是難點和重點,怎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很多語文老師都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寫作文的時候,學生也往往會無從下手,大都采取應付的態度,寫出來的作文也沒有什么新意。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中的作文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找出了幾種作文教學的方法,希望能夠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方法 創新
大多數的語文老師都會覺得作文教學比較難,教學的時候,老師無從下手,學生也沒有學習作文寫作的興趣,并且學生平時也很少注意寫作素材的積累,寫作文的時候,經常會存在無話可寫的情況,并且寫出來的東西也不貼近生活。小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只是注重怎樣去教學生,卻忽略了學生喜歡寫一些什么內容,喜歡聽什么樣的課。而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時間長了學生容易失去興趣。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必須知道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有感情的。
一、現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文寫作的時候沒有真情實感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自身的思想和心智還不成熟,思維能力也比較差,但是小學生有其天真活潑的一面,所以寫作文的時候應該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其進行表達。但是現在小學作文往往沒有真情實感,并且一般一個班級的作文只有一個模式,字詞對堆砌的情況比較嚴重,表達的時候方式比較少,沒有屬于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作文模式化情況嚴重
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老師往往讓學生先模仿,然后再獨立的進行寫作,這個階段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老師的引導方式不合理,學生作文就很容易出現嚴重的模式化情況?,F在網絡非常的發達,小學生往往會在網絡上找一些作文模板,雖然增加了其詞匯的積累,但是很容易出現嚴重的抄襲情況,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不但模式化嚴重,而且也缺乏創新和情感。
(三)教師的示范性達不到要求
小學生自身的模仿能力比較強,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最喜模仿的是自己老師。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小學生自身的視野會比較廣闊,并且其獨立的意識和思想更強,比如說一些學生在寫了作文之后,會產生想要了解老師作文水平的情況。面臨這種情況,老師便非常有必要進行示范,讓學生信服自己,在教學的時候,老師還不應該嫌學生的作文進步比較慢,而是應該先在自己身上尋找問題。
(四)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沒有做到貼近生活
作文寫作就是將積累的素材寫成比較流暢和完整的句子。素材往往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的,若是和生活實際沒有關系,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升級?,F在作文寫作的時候,學生只能在教室里面寫,并沒有真正的去了解觀察生活,寫出來的東西也往往是到處拼湊、堆砌了一些詞語,真情實感嚴重缺乏,沒有將小學生的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怎樣更好的進行小學作文教學
(一)合理的將多媒體利用到教學中,提高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作文教學而言,想要真正的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必須提高其對于作文的興趣。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小學生對作文興趣的培養。老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多媒體的先進手段利用起來,讓作文教學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從而提高學生關注的興趣,讓他們更加愿意去思考。比如說老師讓學生描寫一種動物的姿態前,可以用多媒體將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寫作的時候興趣也就提高了。
(二)真正教會學生進行生活的觀察,從而不斷積累作文素材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更加愿意去表達,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時候,必須真正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進行真實情感的表達。作文是和人們的生活有直接的關系的,其是來源于生活的。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手段合理,讓學生更好的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素材的提煉,在寫作的時候,用自己的觀點看法更好的描寫生活。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進行觀念的改變。首先有必要打破教室的局限,帶著學生走進公園,讓他們真正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世間萬物的生機和活力,對于小學生而言,花草樹木、鳥獸魚蟲都是其非常好的寫作素材,學生感受自然的同時還能夠進行素材的積累;其次,老師根據教學的需要,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觀看和參與的同時,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學生參與進去,有了真情實感,寫作的時候自然不會無話可說。
(三)鼓勵學生閱讀一些課外的文章,提高作文寫作的水平
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而言,可以進行視野拓寬的同時,做好素材的積累,并且學生還會有意識的學習一些好的寫作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老師在選擇課文閱讀資料的時候,應該選擇那些和小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況符合的東西,這樣他們才會更加有興趣。在作文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其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本身的魅力,并且在閱讀的同時做好素材的積累,在以后的寫作中進行應用。并且,老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閱讀一篇文章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真實看法,講解文章中的優美片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語
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必須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改變思想,按照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教學,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研究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夠在提高老師教學水平的同時真正的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建平.談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0(09)
[2]蔡春玲.新形勢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文教資料,2011(29)
[3]王秀麗.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2(23)
[4]李曉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3(05)
[5]張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3(17)
[6]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