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語文課程教學來講,其具備良好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知識講解期間,教職人員應重點培養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及創新能力,讓學生敢想、敢表達、樂于探索。本文簡要論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活躍課堂氛圍的措施,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氣氛 活躍 經驗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期間,如果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想要睡覺。而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氛圍較為嚴肅,則學生不敢表述自身觀點。相反,如果課堂氛圍較為活躍,這樣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就很濃厚,學習質量相對較高。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講解課程知識時,需要為學生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以下簡要針對其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活躍課堂氣氛的意義
對于學生來講,知識學習的重要場所是課堂,而課堂中的主體為老師與學生。在教學期間,老師作為知識的講解者,學生通過思考、提問等方法掌握知識。課堂氣氛指的是在學習期間形成的情調與氣息,能夠良好的帶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就需要為學生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具有以下幾方面意義:
(一)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帶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常言道: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缺乏熱情,則教學質量相對較差,相反,如果學生能夠對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則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相對較高。活躍的教學氣氛能夠良好的帶動學生們的興趣愛好。
(二)帶動學生進行思考,為學生拓寬學習思路
優良的課堂氛圍能夠促使學生更主動的進行知識探索,進而培養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及創新能力,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奠定扎實基礎。
(三)可以幫助學生深入記憶知識,更好完成教學任務
對于老師來講,教學的主旨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點,進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通過相關調查發現,如果學生們的心情愉悅,則學習效果良好。而良好的課堂氛圍就能夠放松學生們的內心,讓學生感覺學習的快樂,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
(一)創建學習情景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擁有較強的好奇心,活潑好動,而作為小學老師,就需要結合學生這些特點,幫助學生發揮自身潛能,在教學期間為學生創建學習情景,讓學生在玩耍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掌握相應知識。一般來講,創造課堂氣氛的方法有很多,教師應有所選擇,并使用適當的方法體現出來,使學生感悟到其中的快樂。例如:教師在講解“我們去旅游”課程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個模擬郊游的 游戲,讓一名學生當導游,其他學生當旅行者,介紹旅游地的特色。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會被充分調動起來,不僅更加深入的記憶了相應知識,同時讓學生發覺了語文的樂趣,促使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學習活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二)將微笑帶入課堂
對于情緒來講,其具備較強的感染能力,在教學活動期間,教職人員的情緒對學生會造成直接影響,同時老師的情緒同課堂的氣氛之間也存在密切的關聯。如果教師面帶微笑進入課堂,則整節課的教學氛圍就會處在一種輕松、歡快的模式中,并且以教師的優良情緒引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就需要滿懷激情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進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三)與學生進行互動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是學習的主體,而僅是配合老師完成家教學任務。然而,新課程標準中需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助燃,那么,教師就需要與學生進行互動,使教學氛圍緩和起來,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壁虎借尾巴”課程時,就可以先讓學生自行朗讀課文,然后同學生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并給予學生肯定,從而帶動教學氛圍進入高潮,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為學生以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四)關注朗讀的方法
朗讀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利用朗讀,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課文含義與思想。因此,小學語文老師需要更加關注朗讀的方法。然而,當前小學語文老師在朗讀課文時,除了讓學生一起朗讀、單獨朗讀等方法,缺少其他的朗讀形式。盡管課堂氣氛在表面上具有活力,但是學生本身卻很少有朗讀的熱情,教學質量相對較低。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就需要轉變以往的朗讀方法,不僅采用以往的朗讀模式,同時還可以應用小組朗讀、男女學生朗讀等方法,從而帶動學生們自主參與朗讀活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小蝌蚪找媽媽”課程時,就可以事先為學生進行提問“小蝌蚪,你要去干什么啊?”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帶動學生更主動的參與朗讀,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伴隨著當前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并發揮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老師在講解課程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片、聲音、動畫等結合起來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并且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丑小鴨”課程時,就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動畫,吸引學生們的目光,然后再具體講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每節課開始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進而營造學習氛圍,為后續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速率的不斷加快,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也需要同步轉變,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就需要更新自身教學思想,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發展夯實基礎。因此,對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相關內容進行探討是值得教職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徐玉秀.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J].成功(教育),2011(09).
[2]劉云豐.小學語文課堂因“情境”而美麗[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03).
[3]王雪瓊.讓朗讀之花綻開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J].小學時代(教師),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