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人們對高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高中語文課程中會涉及到很多小說的閱讀和分析,在閱讀和賞析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接受美學理論下的研究和分析,重視作品跟讀者之間的關系,將閱讀者作為學習和探究的主體。利用美學的角度來發(fā)現(xiàn)高中語文小說中的美學思想,感悟小說中所要表達的內涵和主旨,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賞析和分析文章的能力。本文主要針對美學視野下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問題的研究和探究,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美學視野 高中語文 小說閱讀 教學研究
高中語文中的小說多半都是出自名家名篇,故事經典、寫作手法高超等,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同時能提升學生的文學素質,啟迪其思想。所以在進行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時,不但要領悟小說中的內容,學習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透過作者的描寫和敘述,在美學視野下,發(fā)現(xiàn)小說中所涵蓋的美學思想,感悟小說中表達的思想和內涵,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
一、美學思想
美學思想起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作是姚斯和伊瑟爾的現(xiàn)象學和解釋學,其內容是指讀者在進行閱讀時注重實踐,強調讀者以美學理論為基礎,在閱讀中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特點。他們人文作品真正的意義在于讀者和作品相互作用的結果,必須通過讀者閱讀后才會體現(xiàn)出其價值和意義。
1.強調讀者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
美學思想認為每一個文學作品本身是相對的、未定的,本身不存在實際的意義。只用當讀者閱讀過后,讀者在分析文章的認知結構和文學的思想的過程中,才會領悟到文章作品的內涵和精神,這時文章作品才有了思想和生命力,為讀者提供價值和功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
2.視野的期待
學生在閱讀和學習文章作品之前,本身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理解框架和認知結構等,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通過利用自身的認知結構和框架來分析和研究文章的內容和主旨等,這樣的結構形式也叫做“期待視野”。學生在進行作品鑒賞之前,本身所存在的審美體驗、文學素養(yǎng)和生活體驗等要素會將讀者帶入到作品的心理體驗中。期待視野分為定向的期待和創(chuàng)新期待等。1)定向的期待主要是指通過自身已有的思想、知識和經驗等來闡釋和概括文章作品,例如在學習《紅樓夢》的閱讀過程中,不同的讀者會采用不同的認知結構和框架來分析文章,結果在經濟學家的眼中會看到“易”,在才子的眼中會發(fā)現(xiàn)“纏綿”,在流言家看來這些都是“宮闈秘事”等。所以說讀者的期待視野決定了作品欣賞和閱讀后的效果。2)若讀者的固定結構和框架不能同化文本,就需要讀者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重新調整自身的認知結構惡化框架等,滿足新作品的需要等,也就是所說的創(chuàng)新期待。
通過期待視野的方式來閱讀作品,讀者本身具有一定認知結構和思想,所以作品中的內涵或者思想會喚起讀者的意識和共鳴,作品的內容和信息也就會被讀者所接受。
3.召喚結構
召喚結構指的是讀者在閱讀作品時,作品中不但會豐富每個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脈絡,還會留有一定空間,讓讀者在閱讀時可以自主性的去探索。作品中為讀者提供的“意義未定”和“空白點”,也就是所說的“召喚結構”。一部很出色的作品通常都可以利用召喚結構來填充或者補充一些內容和思想,通過讀者的閱讀,利用自己的想象和思維來對作品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想象其中沒有涉及到的情節(jié)和思想。因此召喚結構也具有了導向性和指導性,可以將讀者導入到做作品的思想中,為其提供一個思維和發(fā)展的平臺,開始生動和形象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
二、在美學視野下,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1.在閱讀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
傳統(tǒng)的語文小說學習中,教師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重點在講解,缺少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所以在美學視野下,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的閱讀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其對小說的熱愛。學生在進行語文小說閱讀時,從知覺、想象、聯(lián)想和綜合分析等過程中來探索文章的內涵和思想,品位、感知和體驗作品中升華的素養(yǎng)和精神,學習優(yōu)秀的寫作手法。教師在指導學生時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填補、升華和完善文章作品中的空白點和未定義因素,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作”,發(fā)揮出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一味的學習解題和答題技巧等,限制了自己的思維。
2.利用期待視野來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小說學習的興趣
要想提高小說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質量,首先要提高學生對小說的興趣,培養(yǎng)閱讀興趣需要形成閱讀期待,包括定向期待和創(chuàng)新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深入的思考,跟著故事的脈絡走,積極地對文章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在期待閱讀中體現(xiàn)小說作品中的審美體驗、文學素養(yǎng)和生活體驗等,在創(chuàng)新期待中可以自由的想象和發(fā)揮,深入透徹的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主旨,感受文章中的美學價值所在。
3.采用召喚結構來還原作品
小說中“意義未定”和“空白點”等可以作為學生對文章意識的橋梁,促進對文章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小說閱讀過程中,學生憑借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彌補文章中的缺憾,通過自身的聯(lián)想力、知識經驗和情感等來對文章加以整合和概括,提煉出文章中最美的一面,也就是作者想要表達思想。例如在學習《阿Q正傳》時,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等來加以改造文章,摒棄原有的思想主旨,設想阿Q未來的發(fā)展到底是怎樣的,利用現(xiàn)代人的思想來假想阿Q的精神是否可取,能否適應于現(xiàn)代人的思想發(fā)展。
結束語
隨著現(xiàn)代新課程教育制度的改革,高中語文學習逐漸向素質教育邁進,人們對高中語文科目的小說學習越來越重視。高中語文小說大都出自名家名篇,具有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在美學思想的影響下,提高學生對語文小說的閱讀積極性,改善閱讀方式,給予其發(fā)揮和想象的空間,有利于提高其閱讀水平和閱讀質量。
參考文獻:
[1]楊荔. 論接受美學視野下的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金婷婷.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研究(人教版)[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鄧雄魁. 基于接受美學理論的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探析[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3:86-87.
[4]袁春平,范蔚. 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創(chuàng)生及其策略——一種接受美學視野下的考察[J]. 教育科學研究,2008,01:43-47.
[5]李佳雨. 現(xiàn)代敘事學理論視野下高中小說教學內容的建構[D].山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