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知識,運用知識。但是,我國當前的教學體系主要是側重知識的傳遞,卻忽略了知識的應用。換言之,我國的教學目前是處于一種“紙上談兵”的狀態。所以,在教學的反思中,我們應該更為強調教學的意義和教育的主線。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來講,更要注意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并要以實際應用為主線,盡量地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意義。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學的意義 實際應用
通常來講,人們大都認為小學語文就是教學生識字、朗讀、寫作,似乎跟實際應用沒有什么較大的聯系,且小學語文的教學意義也就被定義為進行簡單的讀和寫。讓小學生在教室里進行讀書,使其成為典型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狀態。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只能夠在語文課堂上應用,并遠遠地脫離了我們的現實實際,讓教學處于了較為封閉的狀態中。但是,我們卻經常強調要學以致用,這就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因此,我們要明白,我們的學習就是為了應用,而小學語文教學更是要培養學生應用他們所學知識的能力。
一.小學語文應以實際應用為主
大多數人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就是讀寫及識字的練習,與我們的實際應用沒有很大的關系。實際上,加強小學語文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語文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的主要體現在“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小學生的求知欲較強,想象力也較為豐富,在現實生活中是十分敏感的,其感悟和感受也是比較多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讀寫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體味人生的道理,并對自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產生較大的影響。此外,小學語文是其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能夠養成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從小就要培養小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不僅能促進其自身發展,對未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該以實際應用為主線。
二.教學意義的探究
既然明確了小學語文教學需要以實際應用為主線,那么教師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就要制定跟實際應用有關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沿著這種主線進行學習。下面將通過兩組具體的例子來做分析,談論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能夠以實際應用作為主線的教學模式的意義。
例如:以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學為例。A班級教師制定了A教學計劃,其中,以寫作描述景色為例,給出了具體的寫作要求,然后花一個課時讓學生去觀察,并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給予學生以實際應用為主的教學主線,并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進行寫作。B班級的教師制定了B教學計劃,其中的寫作內容是一致的。但是,B班級采用按照教師的課堂要求并按照套路進行寫作——即教師教給學生一個描寫景色的作文模板,然后,讓學生開始寫作。
實際操作:A班級的學生在兩個課時內就完成了寫作,完成率達到了100%,并且文章的質量很高,內容也較新穎獨特,文章中都能體現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文章較為通順,銜接也較為流暢,主旨表達明確。B班級的學生在兩個課時內有部分學生沒有完成寫作,其完成率只達到了70%。并且,其中有一半的文章完全按照模板的模式,文章內容比較欠缺,觀察力不夠,使文章整體缺乏色彩。部分學生沒有反映出頭腦中原有的寫作思路,對于所要描寫的事物沒有能夠進行形象化處理。
分析:以上例子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所學的一切知識是來源于生活。A班級的學生雖然利用了一節課時去進行了相關的體驗,但是,在寫作的時候卻是有東西可寫,大腦中充滿了寫作思路和創作靈感,因為是親自去體驗了。B班級的學生雖然是一直都在教室里進行寫作,也有教師給予的“套路”,但是,寫作的是具體的事物,由于脫離了實際而憑空去想象,其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學中,即便是有捷徑可循,但是,由于內容是空洞的,也較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實驗結束的時候,甚至有一些同學還沒有完成寫作。在教學中,我們一直有這種誤區: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我們脫離了生活實際,并忽視了實際應用,只是埋頭于書本進行學習,忘記了知識都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能夠很好地適應生活。語文學習尤其是小學語文的學習,更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就如上面的例子一樣,對于景色的描寫,如果沒有進行實際體驗,是根本無法寫出生動的文字。其真正的教學意義在于通過實際應用為主線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學到知識。語文教學中確實強調了寫作的重要性,但是寫作的內容和感悟確是來源于我們的現實生活。因此,需要以實際應用為主線,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
三.以應用為主線需要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
這里的“人文”是指語文學習的內容是人類的歷史性文化遺產,我們學習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將其發揚光大。語文教學應充滿人性光輝,具有人類燦爛文化的迷人魅力,能夠讓學生愛學、樂學,學會融會貫通,而不是進行內容分析和知識講座。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改進: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體會語言的美,讓語文課堂變得輕松愉快,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其次,語文是與文化緊密相連接的,語言是表情表達的工具,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和有機組成部分,而文化是語言文字的生命。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人類優秀的文化營養;最后,在語文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語文教學的內容較多,包含的知識門類也較多,它們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交流能力等的培養,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建設人才。
總結:
實際應用是語文教學的主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知識的學習是為了能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需要重視對小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要在學生確立自身學習方式的時期給予其正確的指導,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方式??傊?,要培養學以致用的學習理念,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鄭鎏信.認知科學構建主義與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于麗華.走進中小學科學課 構建主義教學方法[M].長春出版設.2008
[3] 曹連坤.以實際應用為主線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意義[J].科學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