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前提,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要素,科學的學法指導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保障,精講精練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講學稿 師生關系 課堂氛圍 學法指導
前幾年,感覺時間不夠用,總是搶課,趁假期補課。自從我校使用“講學稿”之后,感覺課時不是那么緊張了。這才使我想到課堂教學效率問題,結合自己的做法談幾點體會。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基礎
備課是上課的第一步,在課前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情況是高效教學的立足點,只有了解學情,才能以學定教,教學才有針對性,才有實效。教師則必須深入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整合課程資源,把握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對課堂教學的程序進行精心的設計,在備課中重視新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注重新課標背景下教學策略的研究,比如,東盧中學的講學稿,教師上課前一天將“講學稿”發給學生,學生利用“講學稿”進行自學。第二天上課前,教師必須抽批部分“講學稿”,以了解學情,并再次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在組內交流或打破小組進行交流,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前提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老師無私的愛和師生平等基礎上的。老師應該嚴而有度,而不是高高在上,應當關心愛護每一位同學,真心和他們交朋友,這樣他們才會真心喜歡你,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教師對學生正確、公正的評價和良好的期待,易于贏得學生對教師的肯定與認可,從而加倍努力,不讓老師失望,而這又可以進一步強化教師的看法,增強工作熱情。利用師生情緒體驗的相互可感性特點,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配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比如說,在課堂上,有一名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在趴桌子,可能在睡覺,有這樣幾種處置方法,一是推醒后,大聲呵斥,挖苦。容易產生對抗情緒,學生不易接受教師的言傳身教。二是叫醒學生,繼續上課,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關注。三是詢問哪里不舒服,問明情況再處理,既不會冤枉孩子,又體現出教師的關心,容易與孩子產生共鳴,使孩子在心理上親近你。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與師生之間的情緒波動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老師心情愉快,面帶微笑,學生也會自然地笑起來,使整個的教學活動變得輕松和諧,其樂融融。如果學生放開了,他們就不會有膽怯的心理,也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課堂效率也會相應地提高。否則會拉開師生之間和距離,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使課堂活動成為教師的獨角戲。
三、 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要素
通過演示實驗、生動的舉例和類比、提出富有啟發性或聯系實際的問題,以及運用多媒體等等,可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對激發學習動機,喚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講“重力”之前引出“飛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等,講《機械效率》時,可設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用水桶打水時,都對誰做了功?對誰做的功是有用功?當撈水桶時,對誰做的功是有用功?這樣的引入,能迅速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在課堂中以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促進三維目標的全面達成。在學習《慣性》時可講一個笑話導課。在公共汽車上,急剎車時某人撞到前面的女士,此女回頭便罵:“哎哎,瞧你那德行?!蹦侨粟s緊說:“對不起,但你也說的不對,我撞了你,是因為汽車的慣性,而不是德行?!苯處熞獣r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要精心設計,注重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
四、科學的學法指導是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保障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先生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所以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茖W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1、提前預習。預習能夠聯系以前的知識,發現新問題,思考怎樣解決問題,遇到困難,可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這樣既能培養自學能力,又能提高聽講的興趣和效果。2、課后復習。因為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后就較緩慢。要鞏固所學知識,必須及時復習。所以,要在最初幾小時內復習,并在兩天內再次復習。3、整理筆記。隨著課程內容的增多和復雜化,并不是所有的東西上課動能掌握。重點的東西要記在筆記上,已備課后復習。如果因時間限制,課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么課后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不但加強記憶,而且還能鍛煉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4、學會觀察、勤于思考。每門學科都要求自己具備觀察力。語文的寫作訓練就不用說了;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對自然界數量關系與圖形關系的觀察為基礎;物理的實驗和化學的實驗都離不開精確的觀察;生物則要求對生命現象和動植物進行持久的觀察。這些觀察不僅要求要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還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于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5、獨立解決問題。學習上有困難應盡量自己解決。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可在小組中討論,仍無法解決的,可查閱資料、借助網絡或請教師長。6、及時改錯。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自己練習本、試卷上面的錯誤。把仍然弄不懂或以后有必要看的題記在本子上,便于復習。7、主動學習。要訂計劃訂要求,勤檢查嚴督促,直到養成習慣。8、有條理。學習用具的擺放要有規律,做作業講條理按順序,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9、學習時要全神貫注。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并用。
五、精講精練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重視課堂教學內容的少而精,強調要抓住教學內容中主要的和基本的知識,以最少的精力換取最大的效率,教師的講解要少而精,學生的作業也要少而精,真正做到精講精練,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