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許多園林公司不一樣,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從成立之初,就肩負著特殊的任務。
作為央企葛洲壩集團唯一的園林綠化壹級資質企業,它既要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又必須承擔許多社會責任。
多年以來,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歷經市場風雨磨礪,公司的生產經營不斷躍上新的臺階,先后在江蘇、山東、青海、福建、貴州、四川、云南、武漢、黃石等十余省市成立分公司,從原有的單一城市園林綠化拓展到水利水電、公路工程、工業企業等領域的配套綠化、生態治理與環境綠化等領域,成為一體化承包服務商,在全國園林界亦屬佼佼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多次被評為“全國五十強”園林企業,承建的“武漢市葛洲壩國際廣場北區景觀工程”、“三峽秋意園工程”、“葛洲壩錦繡天下中心廣場景觀工程”等十多項工程被評為國家、湖北省、宜昌市優質工程。
成長,浪潮與方向
冬日的宜昌,陽光溫暖而和煦,蒼松綠竹掩映下的葛洲壩壩頭公園內,處處都有精神矍鑠的老者們在晨練。游園的人們總是來去匆匆,很少有人注意在郁郁蔥蔥的花木中,安靜地佇立著一所小房子——業內頗負盛名的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辦公地點便設在這里。
“辦公室難免有點陳舊,畢竟是三十多年的老房子了。”公司黨總支張書記微笑著介紹,“不過環境挺好,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挺有做園林的感覺。”
“咱們公司的前身,叫做三三○工程局綠化處,在全中國可謂最早做園林行業,畫圖制圖都是用手工。”總經理胡強紅技術出身,在葛洲壩園林奉獻了20年的青春,“當年的綠化處隸屬于葛洲壩集團,最初的工作就是為葛洲壩水利工程服務。大約在1986年國企改革,園林綠化處開始走向市場,實行公司化運作。”
提起葛洲壩,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它是中國水電史上的金字招牌,是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名字。幾代葛洲壩人,用心血和汗水點亮的萬家燈火,既實現了偉人毛澤東“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夙愿,又給祖國大地源源不斷地增添著更多光明。
葛洲壩水利工程龐雜浩大,其中園林綠化必不可缺。2006年9月,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成立后,承擔了葛洲壩工區方圓近27平方公里綠化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維護與管理。隨著企業轉軌變型,葛洲壩園林不再滿足于眼前的一隅之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家積極開拓新的領域。
雄厚的實力加上進取的精神,葛洲壩園林一路高奏凱歌:
市政綠化方面,公司先后承攬了武漢市江灘、貴陽市第二環城林帶建設、葛洲壩國際廣場、世紀花園、宜昌市歐陽修廣場等城市環境綠化工程;
水利工程綠化方面,公司躋身長江三峽工程、湖北隔河巖水電站、湖北高壩洲水電站、湖北水布埡水電站、云南阿海水電站、梨園水電站等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治理與環境綠化領域;
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方面,公司在京滬高速、京珠高速、湖北襄荊高速、大廣北高速公路、四川內遂高速公路、貴州茅臺高速公路等項目施工中創造佳績,繼而以良好的商譽在貴州省拿到多條高速公路綠化工程的定單;
工業企業環境綠化方面,公司承攬了湖北金三峽印務公司廠技園生產區綠化工程,營造了優美宜人的工作生活環境;
園林古建筑方面,由公司承包施工的武當山“武當園”古建工程,得到了專家學者以及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管理,人才和文化
在葛洲壩園林逐漸壯大的過程中,總經理胡強紅從小兵變成了將軍:大約在1995年,他作為普通的工程師,參與了三峽工程的施工;2000年,他已是京珠高速綠化工程項目經理;2001年,他又被調到貴陽項目部,主管16個項目,大約一萬多畝的工地……
“咱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胡總經理不忘打趣自己。
正是因為公司有許多胡強紅這樣的干才,葛洲壩園林的表現才會如此出類拔萃。在經濟浪潮的沖擊下,很多從國企中分離的部門,在市場上沉浮幾番就消失了,葛洲壩園林一直高掛云帆,乘風破浪。
2014年7月,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機構合并重組,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具實力的施工主力之一——中國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巨資入股,葛洲壩園林成為法人獨資的控股公司。
重組后的葛洲壩園林,底氣更盛,它是中央企業中國葛洲壩集團所屬的大型專業化公司,注冊資本金達到壹億零壹佰萬元,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發的城市園林綠化壹級資質證書、湖北省建設廳頒發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及園林古建筑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資質證書。
對一個公司來說,領導者的氣魄會直接影響核心團隊的精神風貌。在葛洲壩園林,公司上上下下對總經理胡強紅的評價基本一致:“正直果敢,勇于擔當。”公平和公正,是企業內部穩定的基石,敢想敢干,是企業對外發展的動力源泉。內部穩定、外部開拓,正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長久保障。
宜昌市修建磨基山公園,其中最難做的項目就是美國SWA公司設計的鄉土石作景觀。在今年召開的第六屆城市與景觀“U+L新思維”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專家Charles Waldheim就提到:“中國人總喜歡搞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鄉土石景觀,卻鮮有人觸及,很多人可能忽略了本民族的精華和特色,是非常可惜的。”很多園林公司不愿意做鄉土石景觀工程,并不是沒有經濟效益,而是難度系數太大,稍有不慎,工程質量就可能無法達標。
“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咱們也是擔心啊,不是一般的難!”磨基山公園項目主管、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軍介紹,“先要把各種石材通過人工敲打,形成各種凸凹不平的面,然后再拼成一塊塊天衣無縫的整體,而且美國人的要求非常苛刻,一點點瑕疵就得返工!”
“當時大家都很擔心,老邱的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他說,即便再難咱們也要試試,有發展的機會,就不該放棄。當然不只是老邱,集團領導的信任,張書記的支持,加上各位同事齊心協力,公司最終接下了這個重任。”胡總經理對他的團隊非常信任,“咱這兒辦公條件看起來不怎樣,人才可是滿滿當當,做技術指導的劉工程師,各部門的負責人,都是頂梁柱。”
副總經理邱軍的一席話,更是讓人很感慨:“想想我都四十多歲了,人到中年都希望做些穩妥的事,如果去挑戰,失敗的話,就是對自己的否認。但是,公司需要挑戰和創新,我就有責任去做,不去考慮個人得失。”
值得慶賀的是,在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所有人的努力下,磨基山公園鄉土石景觀的推進異常順利,美國設計公司對他們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葛洲壩園林的能工巧匠,超乎我們的想象!”
實力,內功與秘籍
一個良好的公司既要有老成穩重者掌舵,也要有新鮮的血液加入。對園林綠化行業而言,隨著全社會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以及建設美麗中國概念的提出,機遇因素已經不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人才因素的制約效果將越來越明顯。
在葛洲壩集團,有著極具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對人才十分重視。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緊緊圍繞著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提煉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本企業文化。公司里,年輕員工的比例相對比較大,最近幾年分配過來的大學畢業生很多,這些員工的成長環境跟老一輩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個性更強,對個人目標的訴求更加明確。針對這種情況,公司內部主要推行以目標管理為核心的績效考核制度,在實現考核目標的基礎上,盡量營造寬松的工作環境,允許員工個性的發展。
在管理層,葛洲壩園林公司通過不定期的學習來提高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每年年初,公司人事部門都會擬定培訓計劃,聘請集團內部外部的專家進行相關方面的專題培訓。另外,公司還鼓勵全體員工參與第二專業的學習,努力將員工培養成為復合型的人才。
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園林行業的競爭也如火如荼,不僅僅是人才儲備和培養,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還有著許多優勢。
硬件方面,公司現有職工200余人,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人員80多名;有近200余臺(套)城市園林綠化、園林古建筑工程施工機械及專用機械設備,公司總資產達2億余元;并擁有近600畝成型苗木基地。
技術方面,多年來的生產經營實踐,葛洲壩園林不斷增強創新意識,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研發了巖面客土噴播、FN柔性鋼絲網邊坡主動防護、格賓網邊坡防護、邊坡立體生態美化等項目,提升工程質量,創立自己的品牌。
管理方面,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在貫徹ISO9001:2000標準的同時,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科學管理制度體系。
榮譽方面,公司在城市環境綠化、水利水電工程、高速公路等環境綠化工程建設中,創立了幾十項優質工程和優質樣板工程。
總體而言,公司不僅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具備全面的施工能力,依托集團的大平臺,培養了作風強勁的項目管理團隊。
面對輝煌,葛洲壩人并沒有驕傲,公司的宣傳冊頁上,幾句樸質的話,彰顯著葛洲壩園林的精神:用園林藝術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妝扮我們的美好家園,是公司全體員工永無止境的追求。公司愿同社會各界朋友真誠合作,共同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事業而竭誠努力!
“咱們是國企,不能只講經濟效益,還得講社會責任。有些項目確實沒什么利潤點,咱還是得認真地去做。”四十多歲的胡總經理眉目英朗,眼神中透著剛毅干練,憶及往事,頗有幾份“遙想公瑾當年”的范兒。
記者:據悉,您是做技術出身,整整二十年的園林生涯,可謂從小兵到將軍。您這些年來,最自豪的功績是什么?您覺得您最大的性格特點又是什么呢?
胡總(微笑):哪里談得上什么功績,只能說下最難忘的一項工程吧。那是2001年在貴州貴陽,我先后負責貴陽第二環城林帶大約十六個項目、一萬多畝地、一百余萬株樹的植樹造林建設,用了三年才完成了任務,值得欣慰的是,工程獲得了貴州市優質工程一等獎。
至于性格特點,我這人比較率性,不喜歡彎彎繞繞。有人說正直、敢于擔當是好事,也有人說耿直不夠圓潤不妥當,我都接受,總之路是自己走的。
記者:作為央企中唯一的園林綠化施工一級資質企業,咱們葛洲壩風景園林有限公司企業文化的內容有哪些,核心是什么?
胡總:咱們公司是葛洲壩集團的子公司,集團有著極具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其核心內容為“強企富民”的企業宗旨和“創世界品牌,鑄世紀豐碑”的企業精神。作為集團的下屬企業,我們緊緊圍繞著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提煉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本企業文化。以服務社會、員工發展為企業發展的基礎與核心,以員工自身價值的提高作為員工個人發展以及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
記者:在企業管理中,公司是如何將企業文化滲透到方方面面的呢?
胡總:在推進基層文化建設方面,重點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一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強化品牌意識,營造“全員建設企業良好品牌形象”的文化氛圍。二是著力構建文化網絡。通過企業圖書室、讀書會以及建立各項團體等活動,構成貼近工作又開放互動的文化網絡,實現員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展示和自我發展。
在加強核心層文化建設方面,重點倡導良好行為。一是堅持培訓與考核相結合。新員工一進入公司,就系統接受歷史、文化積淀及文化特色等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二是堅持以先進典型引路。將公司內部一些先進人物樹立為榜樣,通過經驗交流介紹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技術質量和工作效率,實現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戰略的有效支撐。三是堅持履行社會責任,奉獻社會,堅持組織員工參與各類公益活動。
記者:在兩天的采訪中,您經常提到團隊,葛洲壩風景園林在團隊建設上有什么妙招么?
胡總:這樣說吧,咱們團隊的核心成員,個個都能當頂梁柱。公司一直堅持專業分工、復合培養的團隊建設理念,在個人專業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著力提高其管理知識、社會科學知識。通過適時輪崗、分工調整等方式,加快每位員工對本專業外管理崗位工作流程的熟悉。通過這些方式,無論是直接參與項目管理的員工,還是后方職能部門的員工,基本都具備了兩到三個管理崗位的工作能力。
記者:公司在目前的發展中,遇到什么困難沒有,對未來您有什么展望?
胡總:困難不大,也有一些,有待于慢慢解決。一是咱們的產業鏈還不夠完善,比如現在是園林一級資質,古建暫時屬于二級,有些方面需要提高;二是在設計方面,集團有設計院,咱們園林公司暫時沒有,將來有必要成立獨立的設計機構;三是新一代人才的引進,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士。至于對未來的展望,咱們還是從實際出發,秉承客戶利益最大化的服務理念,以最低的建設與維護成本,為客戶創造最大的項目價值!
從成立至今,十余年來,湖北富苑科技生態有限公司的實力和規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由初期五十幾畝的小苗圃,發展為一家集苗木花卉產銷、園林設計施工、綠植租擺管護、竹木制品產銷、水產養殖垂釣于一體的湖北省林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國家城市園林綠化一級資質企業。
創業,從夢想出發
2001年,湖北富苑科技生態有限公司成立。此時還不能稱為“董事長”的章建華,剛辭去國企高管的職務,舉債收購一個連年虧損的雪松基地——也就是富苑的前身。
創業之初,沒有棲身之所,章建華以泥巴砌墻,茅草蓋頂,與員工同吃同住;技術力量薄弱,他上北京去武漢,找科研院所拜師學藝,外聘10余位教授、專家任顧問:沒有市場,他跑浙江、下湖南、去江西、到安徽,四處考察知名苗鄉,積極調整產品結構。
上天總是眷顧肯用心思的人,2002年秋,章建華購得從澳洲引進的金合歡樹種籽,按相關技術資料應是開春播種。章建華琢磨,在華中地區即使春季種籽培育成功,樹苗出圃定植時會遇梅雨季節,不利植物的生長,于是決定在秋季播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一個冬春,章建華摸索出從種子前期處理、浸種、催芽到溫控、施肥、管理、定植等一套獨特的方法,繁育的澳洲金合歡成活率達到95%以上,如今國內業界,談到澳洲金合歡就會想到湖北的富苑。
這件事給了章建華極大的鼓勵,促使他后來在湖北率先繁育紅葉石楠、北美紅櫟、北美馬褂木以及我國瀕危樹種竹柏等20多個新、特、優樹種。
“十余年的酸甜苦辣,成功后的喜悅和歡樂,難以用文字和語言表達。”而今,實至名歸的董事長章建華先生如是說。
成長路上的曲折不用多費筆墨,富苑的成績有目共睹。
企業擴展方面,富苑先后發展了湖北泰格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云夢苑北漁業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子公司,建立孝感、武漢、吉林長春、廣西南寧辦事處。成立覆蓋武漢東西湖、孝南、應城、安陸、孝昌、云夢6個縣市區、成員162家的湖北森泰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成員106家的云夢富明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拓展,在多面開花
章建華是湖北云夢人,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
在富苑科技的帶動下,子公司云夢苑北漁業有限公司在云夢縣義堂鎮成立,注冊資金108萬元,現在云夢境內擁有水產養殖面積1860畝,其中精養魚池220畝,水庫面積1640畝,從業人員32人,具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6人,技術裝備設備30多臺套。云夢苑北漁業堅持“生態立企,科技興業;科學管理,做大做強”的戰略指導思想,嚴格按照水產健康養殖技術標準,先后建成名優魚養殖及漁業休閑基地,2010年被授予“湖北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11年被授予“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科技示范戶”。
富苑科技發起成立的兩個合作社,各自有著不俗的表現。
其中,湖北森泰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是國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面積16000多畝,苗木品種250多種,是湖北省最大的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2009、2010、2011年合作社銷售收入分別為3544萬元、5573萬元和6250萬元。合作社建立之初,在眾多社員的期盼中,章建華被一致推選為理事長。為不負使命,他跑遍6個縣市區,跋山涉水行程上萬里,遍訪百家苗農,現場了解、分析生產經營現狀,有針對性地編印10多萬字的《苗木生產技術指南》,出資并組織社員進行為期3個月的技術培訓,對社員實施統一安排種植品種、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生產經營模式,促進了苗農增產增收,為地方苗木花卉產業健康、協調、有序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云夢縣富明漁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注冊資金580萬元,擁有成員106家。覆蓋云夢縣10個鄉鎮,全社水產養殖面積6436畝,水產養殖品種12個。合作社辦公地位于云夢縣義堂鎮好石橋,本著“服務漁戶,連接市場,溝通政府”的原則,上聯政府,下聯漁戶,外聯市場;始終堅持“社員平等、民主管理、共同經營”的合作理念;以服務社員,謀求社員共同利益為宗旨;以“合作社+基地+社員”的運行模式,為社員提供全程技術服務。
如今的富苑科技公司,集苗木花卉產銷、園林設計施工、綠化租擺管護、竹木制品生產、水產養殖垂釣等業務于一體,先后被評為“全國無檢疫對象苗圃”“全國質量信得過種苗基地”“全國特色種苗基地”“2009年度全國十佳苗圃”“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中國和十大創新型綠化觀賞苗木企業”“湖北省苗木花卉產銷狀元企業”“湖北省觀賞苗木十佳企業”“湖北省林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章建華個人也榮獲“孝感市林業勞動模范”“湖北省基層林業工作先進典型”“2011年度全國十大苗木經紀人”及“2011年度湖北省十大綠化觀賞苗木經紀人”等榮譽稱號,還被選為中國花卉協會綠化觀賞苗木分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花木盆景協會綠化與觀賞苗木分會副會長。
前景,努力中實現
十多年的奮斗,富苑人終于把一個小小苗圃建設成為技術先進、設備精良、人才薈萃、產品優秀的園林綠化一級企業。
“富苑的歷史,就是一部拼搏和奮斗的歷史。富苑人披荊斬棘,辛勤耕耘,勵精圖治,無私奉獻,克服了征途上的一道道難關,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險阻。”董事長章建華先生曾這樣鼓勵自己的團隊。
如今的富苑,從任何標準考核,它都具有雄厚的底氣。
人員和硬件方面,公司現有員工106人,其中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31人,二級項目經理11人,中、高級技術工人31人。技術裝備灑水車、旋耕機、噴灌機等園林機械60多臺(套)。自有苗木基地8處,核心苗木基地1100畝,經營面積16000畝,苗木品種220多個。
品牌和創新上,它是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林科院、孝感學院實驗基地。在湖北省率先成功繁育澳洲金合歡、北美紅櫟、紅葉石楠、金葉挪威槭等20多個新、特、優品種。2006年,富苑順利通過國家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苗木產品注冊“富苑”商標。大規格雪松被選送進北京奧運場館,大規格香樟被選送進上海世博園。先后榮獲省林博會等會展金獎、銀獎、一等獎、暢銷獎、優秀獎等多項獎。
企業文化和優質工程上,公司堅持以“營造綠色世界、構建和諧自然”為己任,始終堅持“建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綠化苗木資源和專業隊伍優勢,先后承建武漢金色港灣(法國風情街)、武漢化工新城八吉府路、省博士后公寓、宜都清江大道、襄陽諸葛亮廣場、襄城游園、春園東路、孝感西湖明珠、孝南經濟開發區316國道、安陸市潮汕路·碧山路、漢丹鐵路復線、云夢曲陽河、祥山博物館等園林綠化工程。
一塊塊獎牌,一個個殊榮,凝聚了富苑人的心血和汗水,傾注了富苑人的真情和厚愛,記載了富苑人的精神和信念。
昨天創造了輝煌,明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公司的發展寄希望于全體員工的努力。章建華先生說:“在公司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基礎上,努力改善員工的工作、生產和生活環境和條件,不斷提高員工的各種福利待遇;不斷營造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環境留人的良好、寬松氛圍。”
有著遠大理想和非凡抱負的富苑人,肯定會同心同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用心血,用智慧,用愛心,將企業描繪得更加絢麗多彩,譜寫富苑燦爛輝煌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