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向忠
摘要: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梯技術學院以人才培養工作為核心,以實施生本理念為突破口,積極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新路徑。通過實施以德立院戰略、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行標內化的課程體系、啟用全程學徒模式和實施高質量就業戰略,取得了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特色發展、社會各界滿意的良好成效。
關鍵詞:高職;以生為本;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3-0028-03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梯技術學院一直致力于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以人才培養工作為核心,以實施生本理念為突破口,通過生本理念與人才培養工作的有機融合,積極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新路徑。
生本理念的內涵及必要性
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要構建人才培養新路徑。之所以要以實施生本理念為突破口,是由該理念的內涵及實施必要性決定的。
(一)內涵
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人們對其內涵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以生為本”是指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使學生獲得全面、主動、有個性的可持續發展。有人認為,“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的成長成人為本,即在處理學生與學校的關系上,要明確學生在學校存在和發展中的主體性地位,關注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人格,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開發,以促進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有人認為,“以生為本”就是要把學生看成學校生存之本,要把促進學生發展看成學校發展之本,要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作為推動學校各項工作改革的動力之本。我們認為,“以生為本”就是把學生作為學校生存的根本和發展的動力,尊重和保護學生的權益;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使學生畢業后成為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優秀員工和社會公民。
(二)實施必要性
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要求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把“以生為本”作為始終堅持的原則和追求的目標,一切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提供的是有償的教育服務,學生的學費和政府生均撥款是高職院校的主要收入。當前乃至未來較長一個時期,由于人口生育周期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等原因,高職院校的生源將不斷減少,高職院校對生源的爭奪必然越來越激烈。高職院校只有贏得學生,才能贏得未來。
學生主體地位的必然要求 在人才培養活動中,學生是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學校或教師的需求,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的辦學條件是外因,學生是內因;辦學條件只有符合學生需求,才能發揮作用。
以生為本的高職人才培養新路徑
我院基于生本理念,從學生需求出發,構建以生為本的高職人才培養新路徑。
(一)實施以德立院戰略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學生自我發展的需求。為此,學院首抓德育,實施以德立院戰略,以生德促師德,以師德帶生德,雙德互育,和諧發展。
堅持生德建設 制定《大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強化建設意識;每個學生都簽訂《生德建設》承諾書。做好日常檢查,規范學生行為;設立專項工作公布欄(含網站),檢查情況當天公布。嚴格實行考核量化,構建獎懲體系;年度表彰建設先進,嚴格懲處后進。對班長進行專題培訓,引導學生干部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加強對后進生的針對性輔導教育。輔導員、班主任對生德建設成效負責,成效差者在年度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狠抓師德建設 制定《師德規范要求》,將師德建設工作列入黨政常規工作,堅持不懈地開展師德學習教育活動;實行“一把手”工程,各級領導對所在部門的師德建設負全責;學院領導帶頭執行師德規范,每位教師嚴格自警自律;定期開展師德標兵和師德建設先進單位評選活動,充分發揮示范、感召、輻射作用。師德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二)開展素質拓展訓練
電梯行業從業人員既需要良好的體能技能,又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為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學院堅持開展素質拓展訓練。
主要內容:一是體能訓練。每天早晨長跑5km,俯臥撐3組共150個,仰臥起坐20個,蛙跳20米,深蹲30個,單雙杠訓練。每天下午俯臥撐3組共150個,仰臥起坐20個,蛙跳20米,深蹲30個,雙節棍練習,跆拳道練習。二是守紀行為訓練。嚴格實施宿舍管理制度(上網、晚歸、熄燈、清潔等)。三是對抗性訓練。經常開展時事、政治、學習、專業等單項活動競賽。四是管理能力訓練。實行班干部、學生會干部輪換制。五是開展學生文明校園行動,成立學院武術隊、舞蹈隊,開展強身健體的興趣活動;成立校園綠色環保天使志愿隊、學生助人解憂愛心志愿隊,開展各項公益活動。
為實施好素質拓展訓練,采取了兩個措施:一是對班主任進行專題培訓,確保班主任能發揮拓展訓練領頭羊的作用。二是院長帶頭做好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讓家長舍得孩子吃“苦”。
(三)建立體現行業標準的課程體系
確立“行業標準課程化,課程標準能力化”的原則,根據原則認真設計每門課程。專業課程以能力為本、以學生為本,使工作能力與學習內容合一,使崗位與教室融通,有助于學生認識電梯行業及規劃學習階梯,清楚地認識電梯行業的能力要求及標準。
根據教育規律和學生特點,按照電梯行業的要求、標準、規范、原理等,將電梯行業能力分解為6個課程模塊(基本素質與能力、職業基礎與能力、核心職業能力與考證、綜合職業素質與能力、職業技能拓展、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共47門課程,其中核心職業能力模塊即為電梯專業課程,包括電梯結構與工作、電梯控制技術、電梯安裝工藝、電梯檢測與維護等14門課程。
組織電梯行業的資深專家編寫了電梯專業課程和電梯職業基礎能力課程的全部教材。編寫教材時不墨守成規。如在編寫《電梯專業英語及口語》時,果斷放棄我國英語教學注重語法的傳統做法,提倡學生利用孩童時期學語言的習慣、方法,不受條條框框限制地學會專業英語。
(四)啟用全程學徒模式
廠院合一 與學校合作的瑞士迅達(中國)電梯有限公司出資在學院建立了該公司廣州區域培訓中心和電梯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并免費進行電梯設備更新。依托培訓中心和鑒定站的勞動場所和世界上最先進的各種類型電梯設備,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完成電梯專業課程。
學生就是學徒 新生就開始學徒生涯,學中做,做中學,循環反復地進行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具體包括:綜合理論培訓,膨脹螺栓練習,腳手架安裝,開箱點件,校導尺制作,導軌安裝,工具清點,廳門安裝,轎廂安裝,門機調整。概括地說,就是將箱里的配件裝成整梯,再把整梯拆件進箱。當學徒生涯告一個段落,學生就被安排到全國各地的迅達電梯公司,進入電梯安裝現場,開始“全薪的職業生涯”。安裝工作按工藝和工序分成十個模塊,按進度每月安排一至二個模塊進行單項技能競賽,同時進行績效考核,評出單項技能標兵并有相應獎勵。學生通過每月的單項競賽,將十個模塊化整為零,然后化零為整,徹底掌握并逐步提高技能技巧。
進行項目效率績效考核 設定電梯安裝項目的盈虧點(3人一組成功安裝1臺梯的天數);在盈虧點內,一次性完成安裝、調試、檢測、維護、驗收并交付使用,每個組除頂崗實習費外,將按提前天數獲得數以千元計的獎勵。
(五)實施高質量就業戰略
高質量就業是畢業生就業的需求。為實現這一要求,學院實施高質量就業戰略,將每個學生打造成準優秀員工。
學生完成理論培訓科目后,必須全部取得電梯安裝、維修操作上崗實習證,然后才可以進入學期實習、操作、頂崗實習。頂崗實習要完成:電梯綜合理論培訓;每人10臺以上整梯的現場真實井道安裝、調試、檢測、維護、驗收、交付使用;現場安全管理、有效溝通、客戶導向,電梯項目管理專題答辯;現場項目管理系統培訓,現場土建、場地、管理、安全實際勘察、SASI檢查。系統、全面、扎實的職業訓練,造就了學生專業知識與實際技能的深度結合,真正與專業、行業、企業的實際需要接軌。
學院注重平時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成就感,訓練學生認真、負責任地做好每件事;德、智、技、體、美全面訓練,智商、情商培養并重。具體措施:定期開展活動,包括守時訓練、誠信訓練、目標實現訓練、社會責任訓練、關心度訓練、價值觀培養等;嚴格進行考核。
成效與影響
(一)學生全面發展
不管是省級還是國家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我院學生都取得了好成績。2011年,廣州白云機場對十幾個院校的實習生進行了理論、技能考核,我院學生獲得全優。
全面發展直接推動學生高質量就業和快速走向成功。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100%,大部分學生都到外企、國企工作。40%的2012屆畢業生被迅達福建分公司錄用;有些被技術監督局(電梯檢測)和政府部門破格錄用。很多畢業生走出校門僅兩三年時間,就以出色的工作業績和優秀品質獲得電梯企業重用,分別擔任隊長、經理、區域總監等領導職務。
(二)學校特色發展
沿著“以生為本”的高職人才培養路徑,學院把一批批學生培養成高質量的電梯專業人才,受到社會各界好評,為學校贏得了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顯示出了學校的三大特色,即校企一體特色、專業品牌特色和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特色;還隱含著學校的三大創新,即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人才培養的新路徑、人才質量的新標準。
以特色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謀求跨越式發展。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校內其他教學機構從實際出發,借鑒電梯學院的經驗做法,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以生為本”人才培養路徑,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學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連續多年達98%以上,就業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學校正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精心打造國內唯一的就業式校園。
(三)社會各界滿意
考生青睞 越來越多的省內外考生報考電梯學院,學院新生人數每年都大幅增長。
家長滿意 家長贊同學院的培養計劃和主要舉措。平時,家長樂于與班主任、輔導員電話溝通并共同開展工作。家長的支持配合有利于學院培養人才,學院的成功育才讓家長放心滿意。
單位搶用學生 國內知名電梯公司、廣州白云機場等每年都要求學院派出盡可能多的實習生,并與所有愿意留下的實習生提前簽訂就業協議。用人單位認為,電梯學院學生在實習期間的理論、技能考核和工作表現較其他學校的學生出色得多。
各界高度認同 國內其他高職院校紛紛來交流學習電梯學院“以生為本”人才培養的經驗做法;廣東省教育廳認為學院在高質量電梯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領頭羊”作用,將其主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電梯賽項交給學校承辦,支持學校組建電梯專業職教集團;國家電梯行業協會熱情邀請學院參與制定行業標準,積極支持學院專業課程改革。
參與文獻:
[1]邵曉楓,廖其發.“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內涵的解讀[J].中國教育學刊,2006(3):3.
[2]何祥林,林更茂.堅持以學生為本培養高素質人才[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2):76.
[3]董澤芳.“以生為本”是大學辦學的第一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02(12):31.
(責任編輯:楊在良)